《國富論》筆記(論分工)

        分工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分工加強了社會上各行業、各個階層、每一個人之間的聯繫,促進了行業的細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增進了勞動生產力,最終加速了財富的積累。這種財富的加速積累反過來又刺激了分工的進一步細化。

        農業時代是個不完全分工的時代,各種農業生產基本上都能有個人或幾個人獨立完成。財富的積累主要是依靠外界的客觀因素:勞動者的數量、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土地的面積、土地的肥沃程度、天氣的影響等等。 而縱觀這個時代的富國、強國,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地大物博、人口衆多、土地富饒。這又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農業時代的君主喜歡拓展疆土、通過祭祀祈求風調雨順的種種行爲,也不難理解爲什麼北方的那些遊牧民族一次次的南下侵掠的行爲。

       到了工業時代,隨着社會的分工的確立,各種新的機械的發明,勞動者專於某項技能成了一個必然的趨勢。正是專於某項技能,增加了勞動者工作熟練程度、減少了在兩種甚至幾中工作間轉換的時間,這樣相同數量的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必然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加速的財富的積聚。在這種情況下,財富的積累更多的依賴於技術的創新、工業化的程度、社會分工的程度這些主觀因素。那些搶先佔領了思想、技術制高點的國家迅速強大起來,社會的財富迅速向他們轉移,表現出強大的“漩渦效應”,強者越強,富者越富。

        分工擴大了市場,分工需要市場,而在因分工形成的產業鏈條上貧富國所處的位置,最終導致社會分工的結果就是窮人窮國出勞動力生產資料、富人富國出資金出技術的局面,我們國家出口幾十萬襪子才換來一架波音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這正是那些富國鼓吹經濟全球化,鼓吹市場自由的根本原因。 而如何避免社會分工給窮國帶來消極的影響必然將引起人們的長期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