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基本操作(複製集配置、增刪改查和去除重複記錄等)

MongoDB是一個弱數據結構模型的文件存儲數據庫.主要具有下面四個特性:易安裝、易查詢、弱數據結構模型、JSON結構(易於存儲作業信息)
下面是Mongo複製集的配置步驟,僅供參考.

1,首先啓動至少三個mongodb實例(三個實例可以在不同的機器上,或者是相同機器使用不同的端口號.這裏沒有啓動從庫的可讀).
  
mongod --config mongo.cnf
  //mongo.cnf文件內容
  replSet=rs1//複製集的名稱,隨便起
  logpath=/var/log/mongo_log/mongo.27012.log//mongo日誌輸出目錄 
  dbpath=/data/db/XXX1 //數據文件存放目錄
  bind_ip=172.16.xx.xxx  //mongo綁定的ip
  port=27012 //mongo需要使用的端口號
  fork=true//實例後臺運行
  rest=true//turn on simple rest api

2,
進入mongo:mongo 172.16.xx.xxx:27012


3,執行復制集的初始化操作
  //聲明覆制集配置對象,這裏添加複製集的節點時,指定域名而非ip,有利於以後數據移動是的重新配置,這樣只要在本地host中添加一條映射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修改複製集的配置.
  
conf={"_id":"rs1","members":[{"_id":1,"host":"mongoserver_1.iteye.com:27010"},{"_id":2,"host":"mongoserver_1.iteye.com:27014"},{"_id":3,"host":"mongoserver_2.iteye.com27012"},{"_id":4,"host":"mongoserver_2.iteye.com:27016"}]}

   
//執行復制集初始化
 rs.initiate(conf);

  
4,複製集的其它常用操作:
  
//查詢本機是不是主機
  db.isMaster();
  //查看複製集每個節點的狀態
  Rs.status();
  //刪除一個節點(至少要保留三個)
  Rs.remove(“節點的名稱(host屬性的值)”);
  //添加個新節點(_id的值不可以使用已經存在的節點的值)
  Rs.add({“_id”:XX,”host”:”地址:端口”});


我的另一個關於mongo基本操作的文章地址http://lichuanbao.iteye.com/admin/blogs/168240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