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編輯本段]VIM的歷史   Bram Moolenaar 在 80 年代末購入他的 Amiga 計算機時,Amiga 上還沒有他最常用的編輯器 vi。Bram 從一個開源的 vi 複製 Stevie 開始,開發了 Vim 的 1.0 版本。最初的目標只是完全複製 vi 的功能,那個時候的 Vim 是Vi IMitation(模擬)的簡稱。1991 年 Vim 1.14 版被 "Fred Fish Disk #591" 這個 Amiga 用的免費軟體集所收錄了。1992 年 1.22 版本的 Vim 被移植到了 UNIX 和 MS-DOS 上。從那個時候開始,Vim 的全名就變成 Vi IMproved(改良)了。   在這之後,Vim 加入了不計其數的新功能。做爲第一個里程碑的是 1994 年的 3.0 版本加入了多視窗編輯模式(分割視窗)。從那之後,同一螢幕可以顯示的 Vim 編輯文件數可以不止一個了。1996 年發佈的 Vim 4.0 是第一個利用圖型接口(GUI)的版本。1998 年 5.0 版本的 Vim 加入了 highlight(語法高亮)功能。2001 年的 Vim 6.0 版本加入了代碼摺疊、插件、多國語言支持、垂直分割視窗等功能。2006 年 5 月發佈的 Vim 7.0 版更加入了拼字檢查、上下文相關補完,標籤頁編輯等新功能。現在最新的版本是 2008 年 8 月發佈的 Vim 7.2,該版本合併了 vim 7.1 以來的所有修正補丁,並且加入了腳本的浮點數支持。 [編輯本段]VIM學習方法   Vim目前已經有類Unix版和Windows版,儘管vim較vi已經改良了不少,但是初次使用還是會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操作,所以學習vim要首先過2關。第一關是理解vim的設計思路,vim設計之初就是整個文本編輯都用鍵盤而非鼠標來完成,鍵盤上幾乎每個鍵都有固定的用法,且vim的製作者希望用戶在普通模式(也就是命令模式,只可輸入命令)完成大部分的編輯工作,將此模式設計爲默認模式,初學者打開vim,如果直接輸入單詞,結果就會滴滴亂響,這是因爲vim把用戶輸入的單詞理解爲命令了。第二關是命令關,vim有過百了命令對應編輯的需要,如果能熟練使用vim這些命令,編輯速度確實比鼠標要快很多,但是想全都記住它們也是一件難事,我想記住它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來練習,確實把vim用在日常的文本編輯中去,切遇到難題不要放棄,而是查找解決的方法,每解決一個難題,你的vim技能就上升一級。 [編輯本段]高效使用VIM編輯器    高效率移動   [1]1、在插入模式之外   基本上來說,你應該儘可能少的呆在插入模式裏面,因爲在插入模式裏面 VIM 就像一個“啞巴”編輯器一樣。很多新手都會一直呆在插入模式裏面,因爲這樣易於使用。但 VIM 的強大之處在於他的命令行模式!你會發現,在你越來越瞭解 VIM 之後,你就會花越來越少的時間使用插入模式了。   2、使用 h、j、k、l   使用 VIM 高效率編輯的第一步,就是放棄使用箭頭鍵。使用 VIM,你就不用頻繁的在箭頭鍵和字母鍵之間移來移去了,這會節省你很多時間。當你在命令模式時,你可以用 h、j、k、l 來分別實現左、下、上、右箭頭的功能。一開始可能需要適應一下,但一旦習慣這種方式,你就會發現這樣操作的高效之處了。   在你編輯你的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有段落的文本時,你可能會發現使用方向鍵和你預期的效果不一樣,有時候可能會一次跳過了很多行。這是因爲你的段落在 VIM 看來是一個大的長長的行。這時你可以在按 h、j、k 或者 l 之前鍵入一個 g,這樣 VIM 就會按屏幕上面的行如你所願的移動了。   3、在當前行裏面有效的移動光標   很多編輯器只提供了簡單的命令來控制光標的移動(比如左、上、右、下、到行首/尾等)。VIM 則提供了很多強大的命令來滿足你控制光標的慾望。當光標從一點移動到另外一點,在這兩點之間的文本(包括這兩個點)稱作被“跨過”,這裏的命令也被稱作是 motion。(簡單說明一下,後面會用到這個重要的概念)   4、常用到的一些命令(motion):   fx:移動光標到當前行的下一個 x 處。很明顯,x 可以是任意一個字母,而且你可以使用 ; 來重複你的上一個 f 命令。   tx:和上面的命令類似,但是是移動到 x 的左邊一個位置。(這真的很有用)   Fx:和 fx 類似,不過是往回找。   w:光標往前移動一個詞。   b:光標往後移動一個詞。   0:移動光標到當前行首。   ^:移動光標到當前行的第一個字母位置。   $:移動光標到行尾。   ):移動光標到下一個句子。   ( :移動光標到上一個句子。   5、在整個文件裏面有效移動光標   VIM 有很多命令,可以用來到達文件裏面你想到達的地方。下面是一些在文件裏面移動的命令:   :向下移動一屏。   :向上移動一屏。   G:到文件尾   numG:移動光標到指定的行(num)。(比如 10G 就是到第 10 行)   gg:到文件首   H:移動光標到屏幕上面   M:移動光標到屏幕中間   L:移動光標到屏幕下面   *:讀取光標處的字符串,並且移動光標到它再次出現的地方。   #:和上面的類似,但是是往反方向尋找。   /text:從當前光標處開始搜索字符串 text,並且到達 text 出現的地方。必須使用回車來開始這個搜索命令。如果想重複上次的搜索的話,按 n。   ?text:和上面類似,但是是反方向。   ma:在當前光標的位置標記一個書籤,名字爲 a。書籤名只能是小寫字母。你看不見書籤的存在,但它確實已經在那裏了。   `a:到書籤 a 處。注意這個不是單引號,它一般位於大部分鍵盤的 1 的左邊。   `.:到你上次編輯文件的地方。這個命令很有用,而且你不用自己去標記它。    高效的輸入   1、使用關鍵詞自動完成   VIM 有一個非常漂亮的關鍵詞自動完成系統。這表示,你可以輸入一個長詞的一部分,然後按一下某個鍵,然後 VIM 就替你完成了這個長詞的輸入了。舉個例子:你有一個變量名爲 iAmALongAndAwkwardVarName 在你寫的代碼的某個地方。也許你不想每回都自己一個一個字母的去輸入它。   使用關鍵詞自動完成功能,你只需要輸入開始幾個字母(比如 iAmAL),然後按 (按住 Ctrl,再按 N)或者 。如果 VIM 沒有給出你想要的詞,繼續按,直到你滿意爲止,VIM 會一直循環它找到的匹配的字符串。   2、聰明的進入插入模式   很多新手進入插入模式都只是用 i。這樣當然可以進入插入模式,但通常不是那麼合適,因爲 VIM 提供了很多進入插入模式的命令。下面是最常用的一些:   i:在當前字符的左邊插入   I:在當前行首插入   a:在當前字符的右邊插入   A:在當前行尾插入   o:在當前行下面插入一個新行   O:在當前行上面插入一個新行   c{motion}:刪除 motion 命令跨過的字符,並且進入插入模式。比如:c$,這將會刪除從光標位置到行尾的字符並且進入插入模式。ct!,這會刪除從光標位置到下一個歎號(但不包括),然後進入插入模式。被刪除的字符被存在了剪貼板裏面,並且可以再粘貼出來。   d{motion}:和上面差不多,但是不進入插入模式。   3、有效的移動大段的文本   使用可視選擇(visual selections)和合適的選擇模式   不像最初的 VI,VIM 允許你高亮(選擇)一些文本,並且進行操作。這裏有三種可視選擇模式:   v:按字符選擇。經常使用的模式,所以親自嘗試一下它。   V:按行選擇。這在你想拷貝或者移動很多行的文本的時候特別有用。   :按塊選擇。非常強大,只在很少的編輯器中才有這樣的功能。你可以選擇一個矩形塊,並且在這個矩形裏面的文本會被高亮。   在選擇模式的時候使用上面所述的方向鍵和命令(motion)。比如,vwww,會高亮光標前面的三個詞。Vjj 將會高亮當前行以及下面兩行。   4、在可視選擇模式下剪切和拷貝   一旦你高亮了選區,你或許想進行一些操作:   d:剪貼選擇的內容到剪貼板。   y:拷貝選擇的內容到剪貼板。   c:剪貼選擇的內容到剪貼板並且進入插入模式。   在非可視選擇模式下剪切和拷貝   如果你很清楚的知道你想拷貝或者剪切什麼,那你根本就不需要進入可視選擇模式。這樣也會節省時間:   d{motion}:剪切 motion 命令跨過的字符到剪貼板。比如,dw 會剪切一個詞而 dfS 會將從當前光標到下一個 S 之間的字符剪切至剪貼板。   y{motion}:和上面類似,不過是拷貝。   c{motion}:和 d{motion} 類似,不過最後進入插入模式。   dd:剪切當前行。   yy:拷貝當前行。   cc:剪切當前行並且進入插入模式。   D:剪切從光標位置到行尾到剪貼板。   Y:拷貝當前行。   C:和 D 類似,最後進入插入模式。   x:剪切當前字符到剪貼板。   s:和x類似,不過最後進入插入模式。   5、粘貼   粘貼很簡單,按 p。   6、使用多重剪貼板   很多編輯器都只提供了一個剪貼板。VIM 有很多。剪貼板在 VIM 裏面被稱爲寄存器(Registers)。你可以列出當前定義的所有寄存器名和它們的內容,命令爲“:reg”。最好使用小寫字母來作爲寄存器的名稱,因爲大寫的有些被 VIM 佔用了。   使用寄存器的命令爲雙引號 “。   比如:我們要拷貝當前行到寄存器 k。你應該按 “kyy。(你也可以使用 V”ky。爲什麼這樣也可以呢?)現在當前行應該已經存在了寄存器 k 裏面直到你又拷貝了一些東西進入寄存器 k。現在你可以使用命令 “kp 來粘貼寄存器 k 裏面的內容到你想要的位置。   7、避免重複   令人驚奇的 . 命令   在 VI 裏面,輸入 . (小數點符號),將會重複你輸入的上一個命令。比如,你上個命令爲“dw”(刪除一個詞),VI 將會接着再刪除一個詞。   8、使用數字   使用數字也是 VIM 強大的而且很節省時間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很多 VIM 的命令之前都可以使用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將會告訴 VIM 這個命令需要執行幾次。比如:   3j 將會把光標向下移動三行。   10dd 將會刪除十行。   y3″ 將會拷貝從當前光標到第三個出現的引號之間的內容到剪貼板。   數字是擴展 motion 命令作用域非常有效的方法。 [編輯本段]可變進排氣歧管技術VIM   ( Variable Intake Manifold, VIM )   90年代中期以後,可變進氣歧管技術在汽上越來越流行。這種技術能提高發動機在中低轉速時的扭力輸出,對燃油經濟性和高轉速動力沒有壞的影響,因而能改善發動機的適應性。   通常的固定式進氣歧管,只能按照發動機的具體要求,或者按照高轉速和低轉速時的要求進行最優化的幾何設計,或者採用折中的辦法,但是無論那種設計,都不能兼顧到不同轉速時的需求。可變進氣歧管技術則可以分兩段或更多的級數來適應不同的發動機轉速。   可變進氣歧管技術與可變配氣技術有些類似,但是可變進氣歧管技術更注重的提高低轉速時的扭力輸出(對高轉速時功率的輸出提高效果不是很明顯),因此這種技術被非常廣泛的應用於普通的民用轎車上。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由於它能提供更好的引擎響應性,所以在運動型車上也逐漸開始採用這種技術,例如法拉力的360和575。   與可變配氣技術相比,可變進氣歧管技術成本更低——它只需要一些簡單的電磁閥和進氣管形狀的設計就能夠實現;而可變配氣技術則需要複雜而精確的液壓系統進行驅動,如果改變氣門行程,還需要一些特製的凸輪軸。   目前,有兩種可變進氣歧管技術:可變進氣歧管長度和可變進氣共振,他們都是通過進氣歧管的幾何設計實現的。下面我們就分別討論一下這兩種技術。   可變進氣歧管長度   可變進氣歧管長度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普通民用車的技術,進氣歧管長度大部分被設計成分兩段可調——長的進氣歧管在低轉速時使用,短的進氣歧管在高轉速時使用。爲何在高轉速時要設計爲短進氣歧管?因爲它能使得進氣更順暢,這一點應該很容易理解;但是爲什麼在低轉速時需要長進氣歧管呢,它不會增加進氣阻力嗎?因爲發動機低轉速時發動機進氣的頻率也是低的,長的進氣歧管能聚集更多的空氣,因而非常適合與低轉速時發動機的進氣需求相匹配,從而可以改善扭矩的輸出。另外,長進氣歧管還能降低空氣流速,能讓空氣和燃料更好的混合,燃燒更充分,也可以產生更大的扭矩輸出。車   爲了更好的適應不同轉速的進氣需求,有一些系統採用了分三段可變進氣歧管長度的設計,例如的V8發動機。每列氣缸都有分三段可調的進氣歧管,一共有24個進氣歧管。事實上,奧迪並沒有把進氣歧管分開,它在中央轉子周圍佈置了迴旋的進氣歧管,轉子轉到不同的位置就能獲得不同的進氣歧管長度。整個系統佈置在V型發動機的V型夾角內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