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生產方式(MTO與MTS爲例)

一、業務概覽

某公司生產的同一種產品正常情況下客戶無特別要求,因此採用按庫存生產的業務模式,但偶爾客戶會有非常細小的改變,這種細小的改變基本不影響BOM和工藝,此時無論是否存在正常的庫存,都需要專門生產符合客戶需要的產品。

二、系統後臺配置實現說明

1、定義需求類型確定的方式(事務代碼: OVZI)

本操作使用系統標準設置:需求類型由物料主數據中的計劃策略確定,本例中也以此爲例。

也可以設置根據項目類別來確定,這樣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項目類別來確定不同的需求類型。

2、新建計劃策略組Z1(事務代碼:OPPT)

策略組包括二個標準的策略

按庫存生產(MTS)選擇系統標準MTS策略中最常見的一種策略40(有最終裝配的計劃)

按訂單生產(MTO)選擇系統標準MTO策略中最常見的一種策略20(按訂單生產)

3、計劃策略的定義(事務代碼OPPS)

本操作使用系統標準設置,從下圖所示

計劃策略40中定義了銷售訂單創建(客戶需求)時的需求類型KSV

計劃策略20中定義了銷售訂單創建(客戶需求)時的需求類型KE

5、需求分類(requirement Class)分配給需求類型(requirement Type)(事務代碼:OVZH)

6、需求分類(Requirement Class)的確定(事務代碼:OVZG)

本操作使用系統標準設置,從下圖所示

需求分類040設置了特殊庫存E(銷售訂單庫存)。

需求分類050爲正常庫存

6、系統後臺配置總結

本例中使用到的二種業務模式具體設置比較如下

業務模式

計劃策略

客戶需求的需求類型(Requirement Type)

需求分類(Requirement Class)

特殊庫存

MTS按庫存生產

40

KSV

050

空白

MTO按訂單生產

20

KE

040

E(按訂單生產)

三、系統操作說明

1、設置物料的計劃策略組爲Z1(事務代碼MM02)

物料ZF100非限制庫存爲1000個.

2、創建銷售訂單,數量10個,執行可用性檢查,確認數量也爲10個。

系統默認的需求類型爲主策略40中定義的需求類型KSV(按庫存生產)

3、創建訂單2,手工修改需求類型爲KE,則儘管有庫存,由於需求類型修改爲MTO模式,其確認數量爲0.

將特殊需求輸入到銷售訂單的行項目的文本"生產記錄"(Production Memo)

4、運行MRP,系統將會產生針對銷售訂單的計劃訂單(事務代碼MD02)

5、將計劃訂單轉爲生產訂單(事務代碼MD04或者CO08)

可以看到銷售訂單中輸入的特殊要求(文本)顯示在生產訂單中的"生產備忘錄"中。

注意:該文本在生產訂單中不可修改,當銷售訂單中後續該文本發生變更時,這裏同步發生變更。

6、在銷售訂單中再次執行可用性檢查,銷售訂單需求數量將被確認

四、總結

1、在SAP中,同一個物料通過在計劃策略組中設置二種(多種)計劃策略來實現不同的業務模式(本例中爲MTO和MTS的組合)。

2、在銷售訂單創建時可以選擇主策略、副策略中定義的需求類型,其中計劃策略組中的主策略將確定銷售訂單中默認的需求類型。

3、系統通過定義需求分類(requirement Class)、計劃策略來共同確定業務模式(MTO、MTS),其中需求分類又是最爲重要的定義。

4、MTO和MTS的生產安排、可用性檢查規則相互獨立,在MTO業務下,即使存在大量的倉庫庫存,仍然需要通過專門生產來滿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