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aze被收購看谷歌與蘋果的地圖領域之戰

文/@最牛傻蛋

社會個體正在不斷的爲互聯網提供數據,這一點充分體現在基於位置的服務上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你搜索點評網站在餐廳吃飯了會提供數據、通過手機優惠券在商店購物了會提供數據,哪怕是你在路上開車也是在不斷提供數據,這幾年,大大小小的公司前赴後繼的參與到LBS的相關應用的開發中,大家的生活不得不和基於位置的應用密切相關。而這些LBS的基礎又一定是地圖服務, 所以像蘋果、谷歌和Facebook這種平臺運營商必須把地圖服務作爲自己發展的一個關鍵點。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谷歌、蘋果和Facebook爭搶收購以色列社交導航和地圖應用商Waze公司事件, 最終在6月以谷歌高價成功買入而落幕。Waze與TomTom, Navteq 和 Google是全球僅有的四家有自繪世界地圖的公司。而谷歌此番競價看重的是Waze的用戶平臺數據提供能力。根據谷歌地理定位部門一個高級經理曾多次提到過的說法:“Waze 的用戶社區是 Waze 的 DNA。因爲 Waze 的核心資產對於 Google 繼繪製互聯網地圖之後的下一個宏偉目標——繪製人類活動地圖至關重要。” 而Waze則更看好谷歌是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王者,Waze不願上市,谷歌承諾將幫助它實現雙方共同的目標,繼續讓Waze獨立運營,儘可能保障其自主權,只需要向谷歌公司提供地圖數據而已。

 

Waze能幹什麼

這是Waze程序的報告界面(下圖),若用戶當時所處地點天氣、路況不佳,發生擁堵或車禍時,用戶能以語音、文字或手機拍攝方式,通過facebook、twitter及foursquere在最快時間內分享給使用waze app的其他用戶,以提醒避險或繞行。若用戶車速過快接近超速時,用戶會被提醒有測速攝像頭。當實際行駛時發現地圖顯示錯誤也可以直接報告給waze,幫助waze改善地圖體驗。

 

還有一個特別方便的功能是,當其中一個用戶向另一用戶發送位置請求時,對方就能在實時地圖上直接看到前者行駛的預計到達時間和線路,十分省時快捷。Waze提供非常詳盡的實時交通信息,包括路面地圖,附近警察局、銀行、郵局、藥房、咖啡館、餐館、夜店、旅館、醫院、名勝古蹟等位置,甚至當日油價信息。這是一款典型的基於用戶數據提供而自動優化升級的程序。Waze的核心優勢在於利用會員智能手機的衛星訊號來產生地圖及交通資訊,然後再將這些資訊與其他用戶分享,提供即時路況訊息,正如它的口號所說:改善交通, 我們齊心(Outsmarting traffic, together)。

 

Waze能給Google帶來什麼

此次Waze被收購完成以後, 將會給 Google 帶來至少兩大關鍵的東西。

第一: Google 終於可以像 Waze 那樣實時維護自己的地圖。Google 花了幾十億美金,僱傭超過7000名員工,每天派其街景車到全球各地去採集道路信息,而 Waze 只是輕鬆地從 5000 萬用戶那裏收集 GPS 數據。每一個開着 Waze 應用駕車的人都在實時地提供數據。有了這些數據 Waze 不但可以知道用戶的位置,還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去向。Navteq, TeleAtlas 和 Google 這些公司已經花錢僱傭數千人來維護其地圖,但他們能做到一年或一個季度更新一次就很不錯了。這種傳統的地圖蒐集模式費時耗力。而Waze 的地圖則是每天更新一次,並將數據儲上傳到亞馬遜的雲端服務器上,數據準確且即時。

第二:利用Waze 對於用戶消費需求的理解能力,從而提供更好的廣告服務。既然我知道你在位置,那麼我就可以根據你的位置給你推送相應的消費信息, 比如你在超市,那麼我就可以給你推送此超市的打折信息,你在街上想吃飯,就可以給你推送附件餐館的團購打折信息,同時這些信息還能夠被分享,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爲用戶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谷歌在通過Android平臺推廣其採集和繪製的地圖,使用戶人數已經達到市場大份額的情況下,其實更需要發展一種全新的觀念:通過用戶的主動分享,來即時、方便、準確地更新地圖資料,這也是是Waze最打動谷歌的地方。在基本繪製完畢靜態世界地圖後,谷歌即將開始着手繪製人類活動地圖,那麼谷歌必將大力發展基於LBS的相關產品,同時LBS對地圖數據的要求更嚴格更具有時效性,根據Waze公司的運營理念,它也同樣能滿足谷歌用戶的嚴苛需求。

 

蘋果的地圖戰略

繼谷歌收購結束後,蘋果公司也緊隨其後收購了加拿大一家小型新興數據公司Locationary和另一家美國數據公司HotStop,至少表明了庫克去年的公開認錯稱”要把地圖服務推倒重來”這一番話應該是認真的。據悉,Locationary 公司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幫助管理位置數據,自動合併重複的地圖數據以及移除過時數據。Locationary 使用的是一個名爲 Saturn 的聯合數據交換平臺來收集、合併,並且持續不斷地核實全球本地商業的數據信息。這家公司的服務解決了地圖服務中最大的一個難題:信息過時的問題。至於位於美國紐約的HopStop公司,根據其網站的資料,該家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地鐵、公車、火車、計程車、單車和步行等等所需要的相關交通諮詢,目前服務涵蓋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以及新西蘭等超過600 城市,也有iOS軟件可供下載。與Waze相比較起來,Locationary和HotStop的名氣要小不少,鑑於蘋果已經收購了不少類似的地圖數據服務公司,這一系列的收購是否能爲蘋果地圖帶來真正長足的進步還有待檢驗。

回顧歷史,谷歌和蘋果這兩家在智能手機行業中最大的企業,曾經是合作無間的好搭檔,比如蘋果向谷歌購買數據內嵌在蘋果產品的地圖相關服務,谷歌給蘋果交納費用以保證將google搜索引擎爲蘋果iOS系統中的默認引擎。但自從谷歌宣佈推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以後,雙方關係就一落千丈,降至冰點,喬布斯甚至多次公開指責谷歌推出Android系統是對iphone的抄襲,對蘋果的背叛,還曾揚言即使耗盡公司的最後一分資金都要與谷歌抗爭到底。他認爲蘋果從未踏足搜索業務,但谷歌卻進軍手機領域意在擊敗蘋果。兩家公司的矛盾就此種下,而雙方矛盾上升到無法調和的原因集中在於谷歌爲iOS系統設計的Google地圖方面。

 

地圖PK:蘋果地圖 vs 谷歌地圖

蘋果御用科技博客DaringFireball的作者JohnGruber曾對外透露,iPhone中的Google地圖是由點陣圖(bitmaps)構建的,因此加載速度要慢些;而谷歌自家的地圖是基於矢量(vector)構建的,使用起來感覺更平滑,加載速度更快。然而,谷歌卻不允許蘋果用谷歌的數據做基於矢量的地圖。所以在蘋果發佈自主 iOS 地圖應用之前,iOS 版本谷歌地圖在用戶體驗上不如 Android 版本谷歌地圖。這並不是因爲谷歌沒有能力開發一款優秀的 iOS 版本谷歌地圖應用,而是他們出於商業保護目的不想爲IOS平臺提供一款優秀的應用;此外,蘋果認爲,Google地圖通過iPhone獲取了大量用戶的私人數據(如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希望能在iPhone中引入Google地圖爲用戶提供的街景、turn-by-turn導航等功能,但卻遭到了Google方面的拒絕,雙方無法就地圖一事達成一致。爲扭轉這種受制於人的情況,儘量避免對谷歌的依賴,蘋果去年停止在iOS系統中使用谷歌地圖,轉而使用自家開發的地圖,結果卻收穫外界一片罵聲,甚至庫克都親自出來向用戶道歉。庫克曾在道歉信中表示,“我們希望爲客戶提供更好的地圖服務,這種更優質的地圖服務應該包括更強大的功能,比如turn-by-turn導航、語音導航、立交橋標示和矢量地圖等。爲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從頭開始開發一款全新版本的地圖服務。”衆所周知,庫克提到的這些都是谷歌在Android系統的地圖中已有的項目,而蘋果的目標就是要在iOS系統地圖中爲用戶提供同樣強大精確的數據功能。

通過從去年至今的收購行爲,可以看出蘋果現在正意欲全面徹底地糾正自家地圖中大量荒謬的數據錯誤,把地圖項目完全推倒重建。而谷歌則已在數據精確度和涵蓋廣闊度方面遠遠領先於蘋果,所以它的新目標是採用Waze公司實行的將社區平臺用戶納入更快速而精確的地圖資料採集更新方式,以達成地圖數據迅速優化更新的目的。即便如此,蘋果公司仍然展示出了它在地圖領域不容小覷的一面:蘋果繪製的3D地圖被贊完勝谷歌3D地圖。2013年5月份谷歌推出了新款3D地圖,同樣出現了衆多道路扭曲和地圖拼合錯誤,被指責說比蘋果地圖剛上線時還要糟糕。蘋果推出的3D地圖是前期收購的C3技術公司通過iOS平臺API繪製的,這家公司在以前就擁有了SAAB軍用級製圖技術。而目前谷歌3D地圖僅能在PC端Web瀏覽器支持WebGL硬件加速設備中使用渲染來繪製3D地圖,因此兩家公司繪出的3D地圖差距很明顯,在色彩和數據清晰度,以及細節提供方面,蘋果3D地圖效果都超越了谷歌3D地 圖效果。這是目前來看,蘋果或許唯一能比谷歌地圖更有自信的方面。現在看來蘋果從去年被批評後對地圖領域做出的一系列修正策略還是正確的,因爲蘋果一開始 推出自家地圖就因爲數據的不夠精確飽受詬病,還曾發生過澳洲用戶因地圖中的位置指向錯誤身陷險境,被困沙漠公園的事件,如果這樣的情況再出現幾次,對蘋果 地圖的聲譽或許將會有毀滅性的影響。除此之外,蘋果地圖缺乏語音導航功能也是很大問題,需要用戶盯着屏幕按照地圖指示一步步執行搜索功能,給用戶造成很大 不便。當然兩者相較之下,解決數據精確度是最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放任數據問題不管,只會威脅到蘋果的良好名聲。在這種局面下,重新快速全面改善地圖數據 精確度,不但可以及時挽回頹勢,還能建立起知錯就改的口碑。

如下圖蘋果3D地圖,在精度和清晰度方面已經開始在某些方面超越谷歌地圖。

 

 

明爭暗鬥:圍繞着地圖的巨頭之爭

對谷歌來說,新的地圖轉型計劃也是恰當的。地圖部門一直是其相當重要的一個部門,有超過7000名以上僱員,其中1100名全職工,6000餘名合同工,谷歌已經花費了數十年時間,每日派出僱員駕駛街景取景車、取景飛機,進行地圖繪製、列表糾正、開發新品的工作。在今年早些時候,谷歌已經把地圖部門併入搜索團隊中,我們可以認爲那是爲後來收購Waze公司做準備,也可以看出它將不再按過去的老方法使用巨大人力物資來開發和維護自己的地圖,原有的團隊或許將來還會有調整,比如轉向開發Google X產品等。總之,谷歌公司的地圖新策略就是,繼續用新的方法保持對蘋果的領先,同時積極開發LBS系列產品以佔有更大領先優勢和市場份額。

而相比谷歌的團隊,蘋果除了零售店的店員,員工總數也只有13000人 左右,並且在流媒體音樂領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已經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積累了大量的優勢。在此情況下,蘋果公司不可能放棄已有的成果,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地圖開發部門。而且即使效仿谷歌當年,花費數年時間逐步積累優勢,一是會浪費時間精力金錢,二也完全不確定在谷歌地圖已經做大,必應等競爭對手在大力發展地圖領域的情況下,市場和競爭對手還能否留給自己留下多少空間。因此要發展自己的地圖,踏踏實實再走谷歌自行研發的舊路就太笨了,憑藉蘋果的資金優 勢,採取收購專業地圖公司發展自己的地圖領域是最方便也是效果最快速顯著的。像最近收購的Locationary和HotStop公司都不僅僅從事地圖數據採集,同時他們也像Waze公司一樣,對數據進行經常的更新和過濾,三家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資料更新的來源迥異而已,蘋果如果能先保證原始數據的正確性,接着保證地圖資料時常保持更新,就能解決地圖類產品最大的難題。

同時未來蘋果也將採取各種手段,無論如何也會在移動平臺競爭中努力保住自己在LBS服務中的品牌地位。即便去年蘋果公司推出自己的地圖時,由於準備不充分, 沒經驗等原因擺出的地圖烏龍,但那也將是蘋果必須邁出的一步,而且早推出好於晚推出。雖然蘋果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很難全面趕上谷歌在地圖方面的成就, 但是儘量縮短與前者的差距,並且讓用戶看到蘋果一直在努力是必須的。蘋果在未來需要盡最大的努力追趕谷歌地圖,不僅讓iOS系統的用戶認可自己地圖服務,同時還要試圖逐漸吸引一部分Android用戶使用蘋果地圖。面對蘋果的全力追趕,谷歌當然不會坐以待斃,這裏必須提到2013年穀歌I/O大會上,谷歌發佈了全新地圖服務,這也是谷歌地圖面世8年來最大服務改版,不僅如此,谷歌還展示包括全新搜索工具、照片編輯軟件、日程安排服務、流媒體音樂服務以及數款Android和Chrome應用。推出這些應用只有一個目的:決勝蘋果!從音樂、照片服務到地圖再到語音控制,谷歌似乎向公衆提供了完全可代替蘋果產品的東西。

 

結語:

在地圖產品開發方面,由於蘋果近期內確實還是無法追趕上谷歌,所以爲了阻止不願使用iOS系統蘋果地圖的用戶陸續轉投入Android系統的懷抱,他別無選擇的重新和谷歌地圖展開了合作,因此在蘋果宣告將全面使用自行開發的地圖後僅3個月,就再次將谷歌地圖納入到App Store的下載中,這暗示了蘋果的退讓,承認了首款地圖產品的失敗。而谷歌早在蘋果宣告終止與其地圖合作時就知道,對方必定很快將被迫再次遞出合作的橄欖枝,因此它抓緊開發出了更好的iOS版Google Maps。此舉動是在谷歌地圖高調回歸後,成功給了蘋果一記火辣的耳光,同時用更好的服務贏得了iOS平臺用戶對谷歌服務的信賴。

但蘋果不會輕易放棄,地圖的戰爭還在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