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楊瀾訪談錄有感

本來是不打算寫書評的,看書是一種輸入的過程,而碼字是一個輸出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思考,回憶,聯想,總結。是一個腦力活動,但是最近又想到讀書的幾個過程,頗覺我應該在每次看完書後,寫點什麼,就算留點回憶吧,畢竟世上的書籍就如同柳樹飄飛的柳絮,能夠遇見一本書,並耐心的讀完,是我和書的緣分。
每次看楊瀾的文字,都會有一種安寧的感覺,她有一種魅力能夠讓你靜下心來走進她的訪問,感受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前些天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某週刊的大師訪談錄,看了幾篇,實在看不下去了,丟置在牀邊,因爲他的訪問就像是一片葉子浮在水上,浮躁,嚴肅,被採訪者就像是水,但是採訪者卻沒有打開自己,真正的走進被採訪者,所問問題必然是冷冰冰,沒有人情味的。是沒有靈魂的。但是楊瀾的訪問卻不是如此,楊瀾的訪問就像他的微笑一樣讓人覺得溫暖,她就像是一個朋友,在一個秋天的午後,和你在樹下聊天,聆聽着你的故事。訪問者和被採訪者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他們更應該是一種傾聽與訴說的親近關係,採訪者需要引導被採訪者慢慢的打開自己的心扉,述說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在楊瀾的訪問中,我能夠隱隱的瞭解楊瀾對於每件事情的觀點,但是這種觀點是內斂的,不張揚的,或許這就是歲月漸漸賦給楊瀾的通達和善良吧。對於別人的經歷,我們不能夠帶着太多的自我眼光去看,特別是採訪者,因爲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是截然不同的,而對於採訪節目來說就是儘量原汁原味的把採訪者的經歷和想法傳遞給觀衆。採訪者可以去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不能夠太突兀,太耀眼,畢竟嘉賓的故事纔是主角,不能夠宣兵奪主。
或許我們不是主持人,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是傾聽者,對於我來說,看完楊瀾的訪談錄後,我應該逐漸學會去傾聽別人的故事,用心去感受別人的心聲,對於他人的決定或是做法,就算不符合我自己的世界觀,我也應該去學會寬容和理解,不可妄自加以點評,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我想我必須去慢慢學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