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服務器微軟集羣安裝

硬件需要:
1、IBM X-Series服務器兩臺,原則上要求兩臺硬件配置相近,具體可根據需要切換的應用來決定。
2、 外置磁盤擴展櫃一臺(例如EXP15,EXP200,EXP300......)
3、 ServeRaid 4系列的陣列卡兩塊(4L,4M,4H)
4、 外置SCSI電纜兩條
5、 網絡適配卡各兩塊

  每臺服務器各需要一塊來作爲Private Network,另一塊是作爲對外服務使用。內部網卡是通過一條交叉雙絞線(Crossover Cable,也就是我們平是所說的雙機對等網直連網線,這條線稱爲心跳線(Heartbeat),也可以直接將這兩塊網卡通過Switch或者Hub來連接。
  
軟件需要:
1、 IBM ServeRAID BIOS/Firmware Update Diskette(5.11) 
2、 IBM ServeRAID Cluster Solution (v5.11)   
3、 IBM ServerGuide Setup and Installation CD(版本大於6.30)
4、 IBM ServeRAID Manager (v5.11)
5、 IBM ServeRAID Device Drivers (v5.11)
6、 Windows 2000 ADVANCE Server
7、 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2
8、 其他相關的軟盤(例如網卡驅動等會隨選件購買而帶)
  注意:在安裝CLUSTER情況下不要用IBM SERVERGUARD,直接用2000光盤啓動安裝,否則會有很多異常問題。
  配置RAID卡直接用ServeRaid Support CD(包含上述1、2、4、5)來啓動配置。

硬件安裝步驟:
1、連接好主機,鍵盤,鼠標,顯示器
2、分別插入主機和磁盤擴展櫃的硬盤
3、打開主機箱蓋,依次插入ServeRaid卡 和 網絡適配卡
  注意:插槽分32位和64位,33Mhz和64Mhz,一定要看一下主機隨機手冊和卡的手冊。兩臺機器的相同的設備最好是都插在相同的插槽中。
4、用SCSI電纜將每一臺主機的ServeRaid卡和磁盤擴展櫃後端接口相連 。
最好將磁盤陣列都接在每臺主機的對應Raid卡的相同Channel上。
5、將每臺主機中一塊網卡用直連線連接
6、將每臺主機中的另一塊網卡和網絡連接
7、接好主機以及磁盤擴展櫃的電源
陣列安裝步驟:
升級BIOS
  使用ServeRaid Support CD 5.11來進行配置,在啓動過程中這張光盤可以自動幫你檢測並升級所有必須升級的BIOS以及Firmware。
  注意:將兩臺服務器的BIOS這些可以升級的都升級到最新的版本。這可會幫你解決不少問題的。
配置共享硬盤
1、 打開Server A, 關閉Server B。打開磁盤擴展櫃電源.
2、用ServeRaid Support CD啓動系統,首先會更新BIOS,FIREWIRE,然後進入配置界面。
注意:IBM SERVER RAID啓動時缺省出現WIZARD,按CANCE(一定)
  以下的這些步驟是在ServeRaid Manager中進行的
3、點中“Controller" 圖標按鼠標右鍵,選擇“Restore to Factory Default Setting”
  在這步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應用將Raid卡的Stripe-Unit Size調整到64k,在一些大的數據庫應用下,64k的條帶可以提高磁盤系統的性能。相應的調整ServerB的條帶大小,兩臺服務器的條帶大小一定要一樣的才行。
4、 點中“Controller" 圖標按鼠標右鍵,選擇“Create Array”
5、 選擇“Custome Configuration”,然後按“NEXT”
6、 根據客戶自己的需求創建陣列和邏輯驅動器
   據IBM的資料,我認爲應該是指在每個Cluster中應該至少存在一個共享邏輯磁盤是建立在Raid 1上的。這個Raid 1的邏輯盤是用來在MSCS中作爲Quorum存在的。
a、在配置完ServerA的時候,必須確保所有的磁盤處於Online狀態下。
b、在共享盤中,只能使用Raid 1、Raid 1E、Raid5、Raid5E。
c、在Windows2000中,必須至少有一個共享邏輯盤是採用Raid1以儲存共享資源信息。
d、陣列中的磁盤必須是在同一通道(Chanel)中。
e、熱備盤(Hot-Spare Drives)是不可以在一對Raid控制器中共享的,因此,如果需要使用熱備盤保護,則必須爲每一塊Raid卡在共享通道中定義一個單獨的、獨佔的熱備盤。
f、每一個共享raid中只能定義一個邏輯盤。
g、Cluster可以做到互備份,可以在創建Cluster的時候都將兩個共享邏輯盤都分配給Server A或者Server B,等到Cluster安裝完了以後再通過Cluster Manager將其中一個共享邏輯盤移交給另外一臺服務器。
7、 鼠標右鍵點擊“Controller”,選擇“Cluster Action”,然後選擇“Enable Unattended Mode”
8、 鼠標右鍵點擊“Controller”,選擇“Cluster Action”,然後選擇“Configure for Clustering”
9、 然後會彈出一個窗口
Controller Name : Node_A  
Partner  Name : Node_B
Channel 1    :  6 ****SCSI Initiator Identifiers****
Logical Drive1 : shared, Merge group = 1 (共享盤櫃)
Logical Drive2 : shared, Merge group = 2 (共享盤櫃)
   (注意:如果服務器上的硬盤和共享盤櫃在同一陣列卡上,那麼本地硬盤所在邏輯驅動器選擇 Non-shared 模式;而共享硬盤所在的邏輯驅動器選擇Shared模式)
   如圖所下:
Controller Name : Node_A  
Partner  Name : Node_B
Channel 1    : 6
Logical Drive1 : Non_shared  Merge group = 200 (服務器上的本地硬盤)
Logical Drive2 : shared Merge group = 1 (共享盤櫃)

  如果你在每臺Server上安裝多於一塊的Raid卡,則兩臺Server中的相對應的使用同一個磁盤櫃的Raid卡是作爲一個組(Pair),需要分別設置Controller Name以及Partner Name,注意,這些名字都必須是唯一的,而且是大小寫敏感的。在這裏,Controller Name是指當前配置的Raid控制器,而Partner Name則爲Server B上的與Server A上這塊Raid控制器相對應的Raid控制器。
SCSI控制器ID(SCSI Initiator Identifiers),在默認情況下,控制器上每個Channel的ID是設置爲7,在Cluster模式下要將ServerA上的共享通道(Channel)的ID設置爲6,而ServerB上則不需要更改。
  爲每個共享邏輯盤分配merge group number,merge group number是爲每個Raid Pair中的共享邏輯盤定義唯一的識別號,以備資源切換使用。

a、非共享邏輯盤的有效merge group number是206、207。諸如,可以將所有的ServerA上的非共享邏輯盤定義爲206,然後將所有的ServerB上的非共享邏輯盤定義爲207。
b、在每一個Raid控制器對中,每一個共享邏輯盤的Merge group number必須是唯一的,比方說,將ServerA上的某一個共享邏輯盤定義爲Merge group number 1,則不可以在ServerB上的同一個Raid Pair中定義另一個共享盤爲1。
c、有效的共享邏輯盤的Merge group number範圍是1到8。
  在此處,將這個窗口中的所有信息記錄下來,然後保存起來,以備將來Raid卡失效的時候恢復陣列所需。
  
10、將ServerA上定義的共享陣列共享出來。
a、在ServerA上,右擊有共享資源的Raid控制器,選取View shared drives
b、在窗口中,點選Enable view shared drives,選擇硬盤然後確定
c、在這步完成了以後,現在在ServerA上定義的共享磁盤在ServerB中將會被顯示爲保留(Reserved)。

11、關閉Server A,打開Server B。磁盤擴展櫃保持通電狀態.
注意:開關機順序

在11步之後,我們應該用ServeRaid Support CD將Server B引導起來,然後按照步驟2到步驟11的順b序對Server B進行配置,但是,對Server B的陣列卡的配置步驟和Server A是有一些不同的:
a、配置Server B,在步驟6的時候,只需要對Server B上的本地硬盤進行陣列配置,不需要再對放在共享磁盤櫃上的硬盤陣列進行配置了。因爲在步驟10那個View shared drives的步驟已經可以讓Server B上的Raid卡檢測到共享磁盤了。在Server B中,那些共享資源現在被顯示爲保留(Reserved)。
b、配置Server B,我們只需要設置Controller Name、Parnter Name、Non-Shared Logical Drive 的Merge group number。
12、 關閉Server B,打開Server A,磁盤擴展櫃保持在開機狀態
系統安裝
1、打開SERVER A,B,直接用WIN2000 ADVANCE SERVER安裝CD啓動服務器。
2、兩臺服務器都打開,在兩臺服務器A和B上分別安裝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注意:此時不要安裝IISServer、CLUSTER等任何額外資源。網卡驅動需要安裝。
3、安裝SERVICE PACK 2 FOR WIN2000,重起。
4、服務器A安裝ACTIVE DIRECTOR配置爲域控制器如取域名爲(SXYG.COM)。
5、配置兩塊網卡的 IP地址。內置網卡設爲172.19.16.1;心跳用網卡設爲10.10.10.1
6、將服務器B加入到服務器A的域中,其方法有兩種:
a. 在安裝WINDOWS 2000 ACTIVE DIRECTOR時,計算機會提示是否加入到一個已存在的域中,選擇加入,輸入服務器A的域 ,選擇自定義安裝,配置IP地址:
內置網卡設爲172.19.16.2,DNS 設爲A機內置網卡地址; 心跳用網卡設爲10.10.10.2,即可加入
注意:必須確認兩臺服務器已經連接好了,協議必須配置好。
b. 如果在安裝時選擇不加入一個已存在的域,那麼可以在進入WINDOWS 2000 後用手工可以加入。具體方法:右擊我的電腦,點擊屬性,選擇網絡標識,點擊屬性,輸入要加入的域,按照嚮導,即可完成。
7、 重新啓動服務器A,B。此時兩臺主機都是域控制器模式。
8、添加cluster管理員用戶,權限爲administrator
注意:因爲cluster資源有些服務依賴於用戶,如用administrator,在修改其密碼時就會影響到相應服務,所以建議爲羣集建立單獨用戶。
9、在SERVER A、B上安裝RAID卡DRIVER,SERVER RAID MANAGER
10、在SERVER A上啓動SERVER RAID MANAGER察看RAID、邏輯盤信息是否正確。
啓動磁盤管理器簽名RAID邏輯盤,分區(最好是主分區), Quorum盤容量建議大於100M(爲RAID1),其他盤按功能要求分即可。標識盤符,最好從字母最後分起,如Q、Y、Z等。(不能爲動態硬盤)
11、將SERVER RAID CLUSTER盤SUPPORT裏的IPSHAHTO文件COPY到兩臺機器上
在SERVER B運行 ipshahto synchoff(該命令使本機取得共享盤的控制權,並在切換的時候不進行同步)。將共享盤接管過來,運行磁盤管理器可以看到在server A上分好區的共享盤,修改相應盤符和server A一致。
11、在server A和server B上運行ipshahto synchoff幾次,確保切換正常。
注:此時不要在共享盤上測試寫和讀文件。
12、在server A上運行SeirverRaid Cluster Solution安裝程序,會出現微軟選擇組件,選擇羣集安裝(會自動選擇IIS部分組件,用缺省即可。),自動進入羣集安裝界面,選擇新建羣集,然後出現選擇IP,對於心跳ip選擇Private Network,網絡用ip選擇兩者(public,Private Network),配置公有ip,和網絡用同一網段,public。
注意:cluster name不要與所屬的域名相同。
13、然後出現自動查找用於羣集信息的Quorum盤,對於ibm只有建立在raid1上的盤才能被自動找到。選擇Q盤作爲Quorum盤。然後會自動配置羣集信息,完成。
14、在server B上運行ServerRaid Cluster Solution安裝程序,選擇安裝羣集,選擇加入羣集,鍵入server A上羣集名稱,既可完成安裝。
15、在server A中進入羣集管理器,察看兩個節點羣集是否正常,
注:如果發現names失敗,可修改兩臺機器網絡用網卡ip配置DNS部分的在DNS中註冊此連接的地址去掉即可。

 

DNS一定要正常好用

ORACLE 9i 和MSMQ羣集安裝
安裝配置ORACLE和OFS
1、兩臺主機安裝ORACLE,選擇不建數據庫,企業版。

2、 服務器A建立數據庫,配置數據庫名,空間大小,數據庫建立在共享盤上(磁盤陣列上):
新數據庫不要配置 Net8,即不要配置 listener.ora 和 tnsnames.ora 文件。注意 Control 文件、redo log files 和 data files 必須創建在磁盤櫃的共享分區上.如Y:/iman_ora/

3、 建完庫後在Y:/iman_ora/admin/iman/pfile 下修改文件名init.ora.* 爲init.ora,便於編輯等工作。

4、 安裝ofs軟件包:每臺主機分別安裝,一臺安裝好軟件(第二臺關閉)重起後,第二臺開機再安裝重起。
注意:先安裝和重啓已建庫的主機

5、 在每臺節點機上檢查是否有服務 OracleMSCSServices,並啓動該服務
在每臺節點機上啓動集羣管理器(啓動 -> 程序 -> 管理工具 -> 集羣管理器),在 Cluster Group 檢查是否有 Oracle Services for MSCS 這一項;並檢查 Resource Types 中是否有 Oracle Database 和 Oracle TNS Listener

運行ofs校驗cluster,group
(打開 Oracle Fail Safe Manager Start -> Programs -> OraHome91> -> Oracle Fail Safe Manager
打開後出現 Add Cluster to Tree 對話框,在該對話框裏輸入 CLUSTER 名稱,會
提示輸入在域裏有管理權限的用戶名和密碼;輸入後會出現 Verify Cluster 對話
框,對該集羣各項資源進行有效性驗證;)

6、 在服務器A上修改HOST文件添加IP項(DNS服務好的話就不用),對應數據庫名,啓動OFS,管理菜單中新建資源IP,。

7、 新建組,將上面建的ip資源加入組,在組中新建ORACLE DATABASE資源。在 Oracle Fail Safe Manager 中的Groups 菜單裏選擇 Create;打開 Create Group Wizard 後可以設置 failover 和 failback 策略,並自動打開 Add Resource to Group Wizard 可以向組添加virtual address(選擇Resources,然後Add to Group)。 如果報錯的話用WINDOWS自己的集羣管理器添加新的虛擬IP和虛擬主機名

8、 在OFS中,校驗standalone database,輸入數據庫名、配置參數名.在 Troubleshooting 菜單上選擇 Verify Standalone Database 驗證 Oracle數據庫以及 Oracle Net 配置,該命令確認 Oracle Fail Safe 可以訪問數據庫,並且 standlone 數據庫位於共享分區上(Y:/iman_ora/admin/iman/pfile/init.ora)

 

9、 校驗時注意提示,會有提示配置服務等,仔細查看每一提示,儘量回答yes。如校驗成功會在羣集資源組中出現oracle databse,oracle listener資源。兩邊oracle資源全都配置完成並可啓動oracle database。


10、OFS中
在 Resources 菜單上選擇 Add to Group,然後選擇 Oracle Database打開 Add Resource to Group Wizard,選擇"oracle database",該向導用來將 single-instance Oracle database server 配置爲基於 MSCS 的高可用性數據庫服務器
此時在兩邊系統service裏可以看到添加了listener資源和oracle databse資源,併爲手動啓動方式。


11、在羣集管理器裏切換oracle資源,校驗oracle在兩臺機器上分別啓動正常並可正常使用。
注意:配置完成後校驗兩邊文件:
d:/oracle/ora92/database/pwd文件
d:/oracle/ora92/network/listener.ora
d:/oracle/ora92/network/tnsnames.ora
確認修改initsxygc.ora內remote pwd行參數exclusive->shared

配置MSMQ
1、安裝MSDTC FOR CLUSTER:
2、每臺主機用WIN2000 ADVANCE SERVER 安裝盤 /I386/DTCSETUP.EXE 運行一次,將MSDTC服務資源加入到羣集中
3、 在配置服務器高級選項中添加消息隊列服務
4、 重起兩臺主機
5、 配置MSMQ服務在羣集中
羣集管理器中添加資源—MSDTC,保證羣集聯機正常。
注:羣集資源中消息隊列服務資源添加至羣集中無作用,系統SERVICE中MS QUEING不受控制。需手動啓動資源。

微軟羣集使用注意事項:
1、關機順序是,先關沒有共享資源控制權的那臺電腦,再關有控制權的那臺電腦,然後再關磁盤櫃。

2、開機順序是:先開磁盤櫃、再開有共享資源控制權的那臺電腦,然後再開沒有控制權的那臺電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