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自學

一.引子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最近一直在上考研班,回想三年大學生涯,我主觀上實在是不太習慣現在的這種上課方式。但是上考研班這種趨勢確實是可怕的,所以爲了確保不出意外上一下也是無妨的,聽着北大等名校的老師講課就是不一樣啊。

二.接受知識

其實無論以什麼方式學習,最後都是要接受知識的,但是爲了升學,在中國多數是以這種考試的形式來檢驗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的。選出優秀的學生接受更高的教育。升學不是沒有別的辦法,只是我沒有辦法獲得那樣的資格。所以我還是要進入這個環境中去,複習考研。因爲我需要研究生的經歷和學歷。因爲我需要一個更適於我接受知識的環境。對於我現在的發展來說,這個階段還是呆在校園裏比較的不錯,我是要進入社會的,但是我現在的技術還是需要在學校裏面去提升的,這樣將決定我將來的走向,當然這不是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我今天的問題是如何更好的接受各式各樣的知識。
(1)接受名師教學的好處:對於基礎學科,我實在是沒有太好的速成辦法,因爲這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這也就是考研要考的東西,自己去學習實在是太枯燥了。我的性格適合去做一些比較有挑戰的事情,但是有挑戰一般都是富有激情的事情,我在基礎學科這塊真的是很難找到激情,但是名師可以幫助我找到激情,讓枯燥的學習瞬間就變成一個讓人愉悅的事情。這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對於我來說真的是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讓我達到目的。
(2)自學的優勢:當然是自由了。我是一個嚮往精神自由的人,我喜歡讓我的思想暢遊整個宇宙,回顧我之前的人生,我感興趣的東西都是關於那些深奧的東西,我喜歡複雜的自然和簡單的自然。不喜歡複雜的人類社會。所以我回去學習老師和學校根本不要求的東西,當然在小時候這些都是興趣愛好,我比同齡人擁有更加豐富而有意義的愛好。這是我養成自學習慣的開始吧。經過了這些年得中國基礎教育,我幾乎毀掉了我的想象力。到了大學我其實是找回了我的童年。自學真的對於我是有好處的。

三.儲備知識

學習的目的是爲了儲備下來的,儲備下來之後當然是讓知識爲自己所用。所以理性的將知識轉化爲大腦中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過程,這個過程自己可以去摸索,主要還是在學習當中自己去總結出一套適於自己的方法,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這麼多年考試,總有些東西是我們無法逾越的,那就是應試技巧的問題,我真的是厭惡透了這個詞。但是沒辦法,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是要學習應試技巧的,只有掌握了應試的技巧纔會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其實,這真的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在我青春年華的時候我完全可以去多學習一些有用而且本質的東西,但是光有這些確實完全不夠的,我不會再考試中取得勝利。我們就必須去學習“老師”的那一套東西。這些東西如果是一個名師講,他會讓你以爲這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但是要是換做一個普通老師,就會讓你覺得這是一件很齷齪的事情。

四.一切都是爲了自己的目的

這些年學習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爲了讓自己能夠進入更高的學府,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如果不考完,怎麼能知道自己能夠幹什麼呢?真的是很諷刺。其實我現在也不知道我將來會做什麼,雖說我對自己的專業“堅信不移”,但是我本科畢業以後未必會從事我喜歡的事情,到了社會上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原因的制約,所以說爲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還要繼續考學,繼續自己的研究。畢業了,別人就沒什麼義務再去服務你,無論怎樣你都要儘快開始工作。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就要去學習。雖然可能很快就學會,但是你還是沒有辦法再很好的回到你喜歡的東西上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