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行(十四)

linux命令行(十四)
继续昨天未说完的挂载设备和查看文件系统
mount 命令主要用于挂载设备及显示系统的挂载情况
格式 mount [-afFnrvw] [-L<标签>] [-o<选项>] [-t<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挂载点]
设备名:需要进行挂载的设备
挂载点:将设备挂载到的目录
-a:加载文件/etc/fstab中的所有设备
-f:不实际加载设备
-n:不将加载信息记录在/etc/mtab文件中
-r:以只读方式加载设备
-v:显示执行的详细过程
--bind:将挂起的设备再次挂起


mount命令是linux系统使用过程中,常用的命令之一,下面看一些例子
1.挂载磁盘分区 挂载点必须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
-a:加载文件/etc/fstab中设置的所有设备
--bind:将已挂载的设备再次挂载

挂载的命令十分繁琐,但又不是特别的常用对菜鸟们来说。所以大家一了解,当使用的时候
查查资料就行。

umount [设备名|挂载点] 卸载设备

查看文件系统
命令df显示分区的使用情况
格式df [-ahT] [-x <文件系统>] [-t <文件系统>] [文件|目录]
-h 使用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a 显示所有已挂载分区的使用情况
-T 显示已挂载分区的文件系统
-t<文件系统> 显示所有指定文件系统的分区
-x<文件系统> 显示所有未指定文件系统的分区
命令du显示文件或目录的占用空间
格式 du [-acDhH] [-L <符号链接文件>] [-X <文件>] [--max-depth <目录层数>] [目录|
文件]
-a 显示目录中个别文件的大小。
-c 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同时也显示所有文件或目录的总和
-D 显示符号来源文件的大小
-L <符号链接文件> 显示选项中指定软链接的大小
-X 忽略指定的文件或目录
[--max-depth <目录层数>] 忽略超过指定层数的目录

建立专用交换分区
这其实就是通过前面讲过的fdisk命令建立一个逻辑分区,然后将分区类型改为swap类型

当系统无法再建立专用交换分区时,可以使用交换文件的方式增加交换分区。
1. 建立一个/swap.file文件

命令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e=1G count=2

2.通过mkswap命令将文件格式为swap格式
mkswap /swap.file

3.使swap分区生效
可以通过swapon<交换文件> 的方式让新建的交换文件生效
可以通过swapoff<交换文件> 的方式让新建的交换文件失效



参考文献 《linux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工业出版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