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憧憬的大神本質[轉]

此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stay/p/3779709.html 
水文一篇,技術走開。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明智的時代,這是愚昧的時代;這是信任的紀元,這是懷疑的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日,這是失望的冬日;我們面前應有盡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都將直上天堂,我們都將直下地獄。。。狄更斯

原諒我一直不寫技術貼,老是B叨叨的來寫水貼,但是對於Android我實在是沒什麼好寫的了,我不做framework,不做遊戲,就app層那麼點東西,實在是沒必要拿粗來翻來覆去的說,網上能搜到的一大把,你們每次問粗來的奇葩問題我都是google粗來再給你們,沒啥難度。至於我做的培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本身就想培養我需要的一批人出來,以後爲我所用,你是裝逼的大神或者哭窮的屌絲就別來跟我B叨叨了,我沒招你惹你,我的人生也不需要你們來指路。

關於陌生人們問我那些關於如何學習如何面試如何待人處世,我已經寫了很多很多文章了,最後再針對着寫一篇,以後不浪費口舌了。以後只對我的學員們答疑解惑,其他人概不解答,人的精力有限,最近越來越沒有完整的時間留給我自己,我也覺得同時做好幾件事情太累了,而且很可能都做不好。我不是冷血,也不是貪婪,我只是還不夠強大到把我的時間分給每個弱者。

廢話不多說了。說些有用的。

如何學習?最好的學習就是謙卑的模仿(參照康熙來了的陳漢典,國光幫幫忙的張立東),選一個目前你覺得在你心裏是最牛B離你最近的人,模仿他,比如,代碼規範,編碼風格,工作態度,爲人處事。 所有好的壞的照單全收(如果你分辨不了好壞)如果這位有經驗的人就在你身邊,他會及時的發現你跟他是一夥的,對你更加照顧。如果是網上認識的,儘量不要凡事都去問,最好拿幾套解決方案去問選哪個好,這樣他會記住你,適當的時候會來點撥你。當然,不是要讓你去拍馬屁。想要進入一個人的圈子,最笨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跟他的步調一致。你說呢?

我就是這麼過來的,我三年前也是菜鳥,認識了我老大,平時不常聯繫,聯繫了就扯扯淡,聊些技術,後來我去了他所在的公司,我繼承了也擴展了他在android上的技能,以後他自己開公司了肯定也會帶上我,因爲我跟他的步調一致,值得被信任。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寫出來的代碼就是他寫的代碼(包括風格,包括思想)。

當你模仿到一定程度,你應該會到一個瓶頸,人類如果只會模仿,那社會肯定是不會進步的,所以你要有獨立的思想,打破固有的模仿來的思路,做回你自己。這個過程比較難,我也是一年前纔打破(也是因爲累積了一萬個小時突破的)。

如何不迷茫?這麼浮躁的時代,大多數人都會迷茫,80%的碼農都想的是,等再過幾年,我就轉管理。這裏要問你幾個問題,看你是否真的轉得了管理。

     1. 你爲什麼要轉管理,是不是管理就是你唯一的出路?

     2. 你憑什麼能做上管理?

     3. 你對管理的定義是什麼?手下有幾個人供你顯擺裝逼麼?

     3. 等幾年?這幾年你會做些什麼事情來達到目的?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數》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他將此稱爲“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爲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未來有那麼多的不確定性,如果目的太明確,反而把自己禁錮在一個思想裏,要知道,只要你不至於太笨,5年之後(一萬小時定律)基本上都可以做個小管理,這個概率太高了,根本不值得作爲一個目標,你甚至不需要過多努力就可以實現的。所以你說等再過幾年轉管理就是對自己要求太低,想要得過且過罷了。人生很短暫的,你22歲參加工作,40歲人生差不多就要結束了(沒有太多的變數,除非你轉行去做生意了),只有18年的時間供你折騰。就算你改變不了世界,成不了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小齒輪。但你總會影響在你周圍的人啊,你消極的心態只會招惹來更多負面的和你一樣態度的’朋友’。

當你用心去滿足你的‘自我實現需求’時(馬斯洛需求理論),你的人格魅力會讓你更有機會去滿足’生理需求’,你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很容易讓你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你的人格魅力會讓你更有機會去滿足’社交需求’(甚至性需求哦)。你樂觀積極的態度你的待人處世怎麼會不被滿足尊重需求?當你迷茫彷徨的時候,好好想想你到底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而不是當你累的時候想再過幾年,再熬幾年轉個管理,那樣就不是苦逼的碼農屌絲了。

如果你問我有沒有迷茫過,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爲我沒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展望未來上,而是努力的活在當下,做最好的自己。

如何成爲大神?如果你在某領域呆的時間足夠長,大家會將你稱爲“經驗豐富的人”,但這並不能說你就是大神,想想看,你有的三年工作經驗,跟好多人的三年工作經驗沒法比。這是爲什麼?所有的經驗只能表明你在這個領域能夠生存下去,拿着不高不低的薪水,只能表明你花了多少時間而已。我們應該努力的去成爲有能力的人(大神)而不是有經驗的人。怎麼做呢?

我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變化實在太快,如果我們總是依賴過去的經驗來決定現在的方向,恐怕遲早掉坑裏。我們應該有能力去辨識去繞過這些坑,我們做的產品在廣義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建立和鞏固人與人的連結。不要去看過去已有的經驗,而是去看這個互聯網時代要把我們推向哪裏,你搭上這個順風車,錯不了。就算錯了,有整個時代一起埋單。

沒能力的時候學會傾聽,有能力的時候學會閉嘴。

我們都是從菜鳥起步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傾聽,你有許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模仿,別過分暴露自己的無知,用最快的手段讓自己成爲有經驗的人,最快的方法就是傾聽他人的聲音,他們的問題,他們的思路,回答他們問題的人的思路,當然碰到你能解決的問題,不要吝嗇去分享,如果只傾聽,不分享,不會讓你成爲有能力的人。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你需要靜下心來梳理你的經驗,構成自己的認知體系。怎樣驗證你是有能力的人?去分享,去讓大家認同你。

當我們好不容易成爲有能力的人,爲什麼又要學會閉嘴呢?牛逼了逆襲了當然要顯擺吧,人的劣根性。但不要用你的主觀意識去隨意去評判一件事或一個人的好壞。要理性,要客觀的去對待每一件事。有些事情在你的場景下有解,可不代表在他人的場景下就是對的。畢竟,大嘴巴不討喜。當有人來請教你時,別直接加上你的主觀意識,客觀的引導,幫助他自己找到答案,這是最優解。獨善其身,成也自己,敗也自己。



微信公衆號:stay4it,分享更多技術之外的觀點,幫助你更好的學會技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