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SunlightDB發佈: 當區塊鏈遇到數據庫


2016年6月5日今天,SunlightDB2017正式發佈。幾天前,全球首個開源區塊鏈數據庫巨鏈數據庫BigchainDB,使用Python開發,在柏林發佈了IPDB,一個世界級的互聯網區塊鏈數據庫。IPDB全稱Interplanetary Database,即星際數據庫,是去中心化的世界電腦數據庫,它能提供去中心化的控制,擁有不可變性,同時還能創建和交易數字資產。IPDB基金會宣佈對這個數據庫負責。


作爲一個世界級的數據庫,IPDB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的控制,擁有健全的管理體系,其運行完全依靠來自世界各地的管理員(caretaker),他們能夠管理整個網絡和基金會。因此,無論你在哪裏,都可以使用IPDB。迄今爲止,已經有13家組織確認擔當IPDB的管理員(caretaker),包括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星際文件系統(IPFS)、區塊鏈初創公司Blockstack、以太坊生態公司ConsenSys、 互聯網安全公司OpenMedia、Eris Industries(致力於智能合約和區塊鏈軟件開發)、Tendermint(開源的區塊鏈套接字協議)和UnMonastery。未來的一週內將會有更多的管理員(caretaker)加入。將近一半的管理員是非盈利組織,他們共同遵守一個承諾:建立一個公開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環境。


什麼是區塊鏈?自去年開始,區塊鏈的概念開始被捧紅,尤其在一些發達國家,更是受到了明星級的熱捧。區塊鏈也被冠以了顛覆的名頭,大有風靡全球之勢。區塊鏈將最先衝擊金融行業,進而會影響到更爲廣泛的經濟領域。預測依據了區塊鏈的幾個核心特點: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點對點傳輸、不可被篡改等。由於區塊鏈的誕生頗具神奇色彩,其發展也是隨着比特幣在世界範圍的興起而受到了關注,因此很多人會混淆區塊鏈與比特幣的關係。區塊鏈其實是比特幣的底層支持技術,從某個角度來看,比特幣可以看作是與區塊鏈同時產生的區塊鏈的第一個實際應用。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區塊鏈本身其實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幣網絡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每當有加密交易產生時,網絡中有強大運算能力的礦工就開始利用算法解密驗證交易,創造出新的區塊來記錄最新的交易。新的區塊按照時間順序線性地被補充 到原有的區塊鏈末端,這個帳本就會不停的增長和延長。


通過複雜的公鑰和私鑰,區塊鏈網絡將整個金融網絡的所有交易的賬本實時廣播,實時將交易記錄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中,同時還能保證每個人只能對自己的財產進行修改。當然,賬本里也有別人的交易記錄,雖然你可以看到數值和對應的交易地址(由一段冗長的亂序字母和數字組成),但是如果不借用其他技術手段你也根本無法知道交易者的真實身份。


區塊鏈技術作爲一種特定分佈式存取數據技術,它通過網絡中多個參與計算的節點開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從這一點來,區塊鏈技術也是一種特定的數據庫技術。這種數據庫能夠獲得基於全網共識爲基礎的數據可信性。


互聯網進入大數據時代,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們的大數據還處於非常基礎的階段。但是當進入到區塊鏈數據庫階段,將進入到真正的強信任背書的大數據時代。這裏面的所有數據都獲得堅不可摧的質量,任何人都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質疑。從前面的發展我們可以注意到,數據的發展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有些接近,在實現了生存和使用的需求後,自然會朝着更高的需求進行發展。當然,安全僅僅是數據發展中的一個階段,而最終會朝着人工智能這個數據自我實現的需求發展。


SunlightDB2017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使用C語言開發,具有每秒百萬次寫操作,存儲PB級別的數據和亞秒級響應時間的性能。SunlightDB的設計起始於分佈式數據庫,通過創新加入了很多區塊鏈的特性,像去中心控制、數字資產的創建和移動。SunlightDB繼承了現代分佈式數據庫的特性:吞吐量和容量都是與節點數量線性相關,完整支持SQL查詢語言,高效的查詢和權限管理。因爲構建在已有的分佈式數據庫上,它在代碼層面也繼承了企業級的健壯性。


SunlightDB2017 新型區塊鏈數據庫是對於像以太坊這樣的去中心處理平臺和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這樣的去中心文件系統的補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