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筆記 之四

今天讀第四句: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釋】 " 吾(務):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檢查,反省。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這段的解釋應該是: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爲別人謀劃做事是否能夠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誠實守信?是我有沒有把一些未經過自己反覆思考、演練確定爲真的東西傳授給別人?”
 這裏有必要介紹一下曾子:
曾子 :公元前505 - 公元前436
---------------------------------------------------------------------
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名參,字子輿。 孔子學生。以孝行著稱。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爲“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又主張“慎終(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較)”等。《大戴禮記》中多記載其言行,相傳《大學》亦爲其所著。後世封建統治者尊其爲“宗聖”。
---------------------------------------------------------------------
 曾子能說出這番話,可以推斷其思想是否成熟,大概已是人到中年了。作爲宗聖的他,尚且要“每日三省吾身”,那麼我們這些碌碌無爲之輩呢,難道不更應該每日靜思己過嗎?在不斷的總結中,我們才能成長,才能成熟。
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可能碰到的事情很少,也很小,每件都要反省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呢?有人也會說,小事糊塗一些,幹嗎較哪個真呢?提出小事糊塗,大事清楚的人,已經到了大師的境界, 他可以糊塗,但是我們不能糊塗,生活就是有一個小事連着一個小事,無數個小事互相連接組成了我們的生活,你要都糊塗,還有清醒的時候嗎?況且,連小事你都做不好,也不反省,還能幹得了大事嗎?
多反省些吧,做不成聖人,也不要做庸人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