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MVC模式

AndroidMVC模式:

控制层:activity

视图层:View

业务层:Service

附加别人的观点:

Android应用开发一般来说由四大块构成 activity, intent, provider, broadcastreciver.

从这种结构上来看,android系统是提供了从显示层到数据层到消息机制的一整套的应用开发方案,而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解决方案。

从写android代码的过程中,android项目整体是一种典型的MVC结构,非常类似于主要用于WEB开发的J2EE架构。

xml布局文件是view相当于JSP页面; activityintent起到了controller的作用; provider对数据层做了良好的封装,而且provider把数据管理的范畴从数据库泛化到了数据的概念,不光管理数据记录,只要是数据文件(图片、视频、声音文件、所有其他的一切的file)都纳入管理,且提供了数据共享的机制,这是比较出彩的地方; broadcastreceiver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消息机制,使得一个应用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而是和其他的应用、服务等构成了信息网络,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应用的开发空间,给了应用开发者极大的想象创造的可能。

附加别人的观点:

xml布局负责将界面布局做好,并且尽量做到合理分割与减少层次

Activity做好控件事件绑定与业务流程控制

Intent做好Activity间的session传递管理

自己创建Model(可以通过Observer模式进行绑定处理、并且包装好各种provider)将处理数据的工作做好。不建议简单地将各个数据字段散乱地存放在Activity周围,而是借助数据Bean的思路存放在Model下面,这样在Model数据项变得庞大后难于管理与重构,而且这多为非面对对象的设计方案。

Adapter是数据与呈现的粘合剂

Android开发流程:

界面设计(资源准备)

Activity

业务层

为了适应不同的屏幕分辨率,不同的像素密度,距离推荐使用dip,而文字大小推荐使用s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