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筆記之salt&request.getRemoteAdder()

每日一記
今天做項目的時候看代碼遇到了幾個問題順便就記一下 大家也要養成做筆記和日記的好習慣哦
Salt:(百度百科)
所謂加Salt,就是加點“佐料”。當用戶首次提供密碼時(通常是註冊時),由系統自動往這個密碼里加一些“Salt值”,這個值是由系統隨機生成的,並且只有系統知道。然後再散列。用戶登錄時,系統爲用戶提供的代碼撒上同樣的“Salt值”,然後散列,再比較散列值,已確定密碼是否正確。   
這樣,即便兩個用戶使用了同一個密碼,由於系統爲它們生成的salt值不同,他們的散列值也是不同的。即便黑客可以通過自己的密碼和自己生成的散列值來找具有特定密碼的用戶,但這個機率太小了(密碼和salt值都得和黑客使用的一樣才行)。

request.getRemoteAddr():
獲取客戶端的IP地址的方法是,這種方法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有效的。但是在通過了Apache,Squid等反向代理軟件就不能獲取到客戶端的真實IP地址了。如果使用了反向代理軟件,用request.getRemoteAddr()方法獲取的IP地址是:127.0.0.1或192.168.1.110,而並不是客戶端的真實IP。
 經過代理以後,由於在客戶端和服務之間增加了中間層,因此服務器無法直接拿到客戶端的 IP,服務器端應用也無法直接通過轉發請求的地址返回給客戶端。但是在轉發請求的HTTP頭信息中,增加了X-FORWARDED-FOR信息。用以跟蹤原有的客戶端IP地址和原來客戶端請求的服務器地址。當我們訪問index.jsp/時,其實並不是我們瀏覽器真正訪問到了服務器上的index.jsp文件,而是先由代理服務器去訪問index.jsp ,代理服務器再將訪問到的結果返回給我們的瀏覽器,因爲是代理服務器去訪問index.jsp的,所以index.jsp中通過request.getRemoteAddr()的方法獲取的IP實際上是代理服務器的地址,並不是客戶端的IP地址。

redisTemplate:

spring-data-redis 中的核心操作類是 RedisTemplate, Redis是一種nosql數據庫,在開發中常用做緩存。Redis存儲對象是使用序列化,spring-data-redis已經將序列化的功能內置,不需要我們去管,我們只需要調用api就可以使用。 比如將用戶對象存儲在redis,需要用到的時候再取出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