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瘤的一般常识

下面是一些关于毛细血管瘤的常识,大部分来自张金哲先生编著的《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一书。

【发生情况和病理】
在婴幼儿身上,毛细血管瘤是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发生比例大约是1:200,几乎所有的婴幼儿外科医生都见到过。
毛细血管瘤是胎儿期间形成的过于丰富的毛细血管,小儿出生后由于哭闹血液流入,会逐渐增大发育。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过于丰富的毛细血管会通常自行消退。

这些过于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能在发生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名称。
——有些发于皮层,称为葡萄酒斑;
——有些发生在皮下浅筋膜以上,称为蔓延性毛细血管瘤,或者称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或者有些发生贴近肌肉,称为海绵状毛细血管瘤;
——还有一些侵入肌肉甚至是人体组织,可能会对肌肉或者组织的发育产生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皮层和皮下都有发生,表现为皮肤表面红色凸起的边缘有青色痕迹。

【自行消退】
大多数婴幼儿出生后有浅浅的印记,出生后随着哭闹,会逐渐发展。通常在出生后1岁以内都会生长,随后逐渐消退。消退时在病变的中央出现点点白斑,白斑逐渐连成一片,直至所有病变部分均消退。通常在1~2岁时开始消退。大部分孩子在到上学的时候都会自愈。

【治疗手段】
最好的治疗手段是等待自行消退。但是对发生在面部、外阴有毁容倾向,或者影响到组织器官发育的,需要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包括:
——口服药物
——局部注射硬化剂,注射激素、平阳霉素等。这种方法历史长,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对皮下毛细血管过于丰富的情况疗效好
——激光治疗,使用波长是595微米的染料激光局部照射。595微米的激光集中作用在皮层,不会作用到皮下,对皮层过于丰富的毛细血管治疗情况好。
——其它物理疗法包括:冷冻治疗,使用液氮局部冷冻;热水局部喷射,使用90摄氏度的热水局部喷射;同位素帖,使用元素锶的同位素局部贴敷;
——手术治疗。婴幼儿不会配合,手术治疗需要全身麻醉,综合考虑起来手术风险很大。只在必要时才会采用。

【总体结论】
张金哲先生在描述了毛细血管瘤的种种情况后,总的结论是:多数自愈,少数治愈;多数治好,少数治坏。
这段结论比较隐晦,背后隐含的内容是这样:
——这种情况只在婴幼儿身上发现,成年人身上很少发现,可以证明大多数会自己消退的;
——少数发生在面部、肌肉、组织,会对生长有生理、心理影响的,可以采取干预手段,即所谓治疗措施;
——对采取干预手段的情况,大多数治好,少数治了家长不满意,可能还不如不治。

【我的孩子】
以上内容主要来自《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第一版。
查阅相关论文才知道,原来这些方法应用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原先以为孩子的毛病是个难得见到的情况,实际上医学界的研究都已经有几十接近一百年的时间了。

我特地带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见到了张金哲医生本人。老先生已经90岁高龄,仍然坚持出诊,堪称人瑞。

张金哲医生的态度是,对小儿面部的毛细血管瘤,如果能等到小儿两岁,就坚持等到小儿两岁。
毛细血管瘤发生在皮下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这种方案是可取的,就坚持采用这种这种手段。
激光、冷冻、同位素帖,这些方法最好等自行消退到不再消退了,或者局部硬化注射没有效果了,再考虑。
对婴幼儿,手术治疗是没办法的办法,能不用就不用。

张老先生解释了这种处理的基本原因:皮层如果发生损坏,特别是眼部周围的皮层发生损坏是很难处理的。自行消退不会影响皮层,局部注射通常也不会影响皮层,所以这样的处理都可以可以接受。例外的情况是局部注射的时候,如果注射位置过浅,注射液会破坏皮肤。
张老先生还解释说:激光、冷冻同位素贴,这些方法都可能会对皮层造成损坏。所以使用的顺序上靠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