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C語言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萌新一枚剛加入CSDN這個大佬之家,大家基本都是從菜鳥變成大觸的吧(微笑中含着淚光的仰望大佬),萌新我今天初寫blog,希望各位大佬來指出問題,也歡迎和我一樣的萌新看看有什麼補充的或者需要的。謝謝各位博友了。

那我們現在來看一看C語言的東西吧。

一.硬件組成原理

學習C語言,它是一種高級的語言代碼程序,所以要學習C語言瞭解一些計算機的組成是很有必要的,在這裏獻給大家介紹一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下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CPU
cpu:中央處理器: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臺計算機的預算核心,實現運算與控制。(INTER/超威)

2.參數
主頻(時鐘頻率)單位爲(兆赫MHZ) <CPU-Z>,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主頻越高處理速度越快)

8b=1B(字節)  ps:任意2進制0或者1爲1個bit

1024B=2^10=10^3=1KB
1024KB=2^20=10^6=1MB
1024MB=2^30=10^9=1GB
1024GB=2^40=10^12=1TB

CPU的主頻=外頻*倍頻係數      ps:(主頻和實際運算速度存在一定關係)

CPU的主頻與CPU實際運算能力無直接關係,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衝信號的振盪速度。


3.緩存
緩存:內置在CPU中主要用於存儲後備指令及數據,大小對CPU的性能影響最大。

L1 Cache (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爲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
(內置L1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級緩存) :是CPU第二層高級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芯片。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上越大越好4M以上)

L3 Cache (三級緩存): 對降低內存延遲和而提升大數據對遊戲和I/o的影響幫助。

4.顯卡

全稱:顯示接口卡,重要的配件之一,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化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
簡單介紹一下後綴名:

core  i7    4770
core:處理其品牌
i7: 定爲標誌
4:第四代
770:具體型號


若顯卡後綴名:
1.無字母:標準版,最常見的版本
2.K:解鎖版
3.S:節能板
4.T:超低功耗版


ps:M:標準電壓,用於非超薄筆記本
U:低電壓,適用於超薄筆記本。

5.主板

主板:又稱爲主機板或母版,安放在主機箱內部,集成控制芯片,提供接口,使其他硬件集成爲平臺,向用戶提供服務。

組成:北橋/南橋芯片,CPU插座,內存插槽,PCI-E插座,SATA插座,IDE接口,USB接口,PS/2接口,電源接口等。


內存:C(C/JAVA)主營區

又稱爲主存與CPU直接聯繫,負責各種軟件的運行,· 臨時儲存數據和程序

組成: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

ps:金手指:內存中一排黃金色的引腳,最初爲了防止氧化鍍上了金子,後鍍上了錫。

內存發展:
1.DDR SDRAM:雙倍動態隨機存儲,共184個引腳。
2.DDR2 SDRAM: 2倍的DDR的讀取速率,240個引腳。
3.DDR3 SDRAM:2倍的DDR2的讀取速率,共240個引腳。


6.性能參數

1.容量:內存越大,計算機性能越高。

2.帶寬:帶寬=總線長度*總線頻率*一個時鐘週期內交換的數據包個數。

3.存取速度:存取一次數據所需要的時間,一般爲N/S

4.內存效驗:使用(ECC)來效驗數據錯誤

5.CAS:只讀取指令開始到輸出時的延遲,數值一般爲週期,即2或3個鐘錶週期




7.內存雙通道技術:內存控制與管理

ps:主板或CPU支持雙通道技術;同品牌參數的偶根內存條。

8.硬盤

HDD溫徹斯特式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媒介之一,有一個或多個鋁製或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有鐵磁性材料的大容量永久性外部儲存器。



容量:是硬盤的主要指標,原則上越大越好。

2.轉速:使硬盤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是硬盤盤片在1min內能完成的最大轉速。
ps:(轉速越大則傳輸速率越高)

一般來講:5400R PM       7200RPM

3.緩存:硬盤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芯片,具有極快的存儲速度。(32MB    64MB)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