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應用 電子表單籤核

 

在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工作是需要部門內、部門之間的多部門、多工作崗位、多工作人員協同工作來完成。爲了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性,更高效的利用工作時間,有必要架構一套電子化表單籤核系統。
電子化表單籤核系統可有效解決以下問題:
l        傳統辦公事務工作的繁瑣、重複勞動和檢索不便。
l        信息流轉不暢通造成的高溝通成本,低響應速度。
l        任務分配的不明確,缺少協作和反饋。
電子化表單籤核的定義
電子化表單籤核是一類能夠完全或部分自動執行的業務過程。根據一系列規則,文檔、信息、任務能夠在不同的執行者之間傳遞、執行。完成整個過程所需要的參數有:
  
過程中每一單獨步驟的定義,每一步驟由誰負責,每個活動需要的應用程序。定義一個電子籤核流程就是說明了處理過程是什麼:由哪些活動、任務組成即流的結構。如何做:活動間的執行條件、規則,所交互的信息即控制流與信息流的定義,誰來做:人還是應用程序即角色定義,做得怎麼樣:對工作的執行狀態實施監控。
電子化表單籤核的模式
    電子化表單籤核的模型是辦公事務中所包含的任務體及其執行規則的形式化。而在這衆多的模型中還存在着公共的部分,我們稱這種公共的部分爲"工作流模式"。工作流模式是流中公共的、抽象的、爲大多數人所承認的、可以被重用的邏輯單元。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中,模式由於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被廣泛使用。在工作流模型中也可可抽象出模式。
1) 順序模式:只能一個一個按順序執行的工作方式。
可用BPEL4WS描述如下:
1 <sequence standard-attributes>
2 activity F1
3 activity F2
4 activity F3
5 </sequence>
以採購表單一般流程爲例:採購人員開單----〉上級主管籤核----〉總經理籤核。
2) 並行交叉模式:在過程的某一點,一個線程變成多個可並行執行的線程。而在這種模式中滿足文件的會籤等業務是一種同步控制方式。
在BPEL4WS中,並行和同步模式可用<flow>描述如下:
1 <sequence>
2 <flow>
3 activityA
4 activityB
5 </flow>
6 activityC
7 </sequence>
 

3) 排它選擇模式:在流程中的某一點,根據結果或流程控制數據,從多個分枝中選定一個路徑。
在BPEL3WS中可利用<switch>來描述這一模式:
1 <switch>
2 <case condition="C1">
3 activityB
4 </case>
5 <case condition="C2>
6 activityC
7 <case/>
8 <switch>

依據以上思想,電子化表單籤核系統設計模式如下:

管理者--->新建表單->依據表單內容設計流程--->定義流程的步驟,跳轉條件,以及相關負責人員。
普通人員--->依據需求選擇表單--->提交申請。
審覈人員--->審批。
預計兩月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