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訪問統計的技術分析

TD的牌照的事情終於要塵埃落定(或者說是水落石出也不過分),呂廷傑在2007年10月份的一次會議上就曾告訴我們,不出一個月TD就會“試商用”,但結果還是讓大家苦等了一年多的時間。不過發了就好,因爲這是影響中國手機通信的一件大事,同樣,這也將對互聯網產業帶來一次新的衝擊。

據用過的朋友說,用TD上網的速度的確是快了,而且還能下載些什麼,雖然還不能比ADSL上網,不過肯定有一天會並駕齊驅甚至更快。手機上網隨着3G的普及只是時間問題,那麼擺在網站分析師面前的問題是,該要如何監測通過手機進行的上網呢?

這個問題其實在3G商用之前,大家用GPRS或者用手機Wifi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了,只不過那個時候上網速度太慢,用戶相對較少,因此沒那麼迫切,但是3G來了,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了。

通過手機訪問網站/廣告對目前主流的網站分析方法提出了挑戰,主要的挑戰包括:

  • 由於並不是所有手機/手機瀏覽器都支持cookie,因此基於cookie方式的網站分析(比如GA,比如Omniture等)會大部分失效。要知道,Unique Visitor(唯一訪問者),Visit(訪問),Traffic Source(流量來源)等度量都需要基於cookie監測;
  • 儘管大量的智能手機開始支持JavaScript,但是對手機上網而言,JavaScript還不是被普遍採用的。因此,如果要用js代碼之類的東西來做監測,監測代碼實際上無法在所有的手機終端上實施;
  • 手機有太多種型號和生產廠,操作系統和瀏覽器軟件也五花八門,現在還沒有能像Windows一樣能獨霸一方的。這樣對於監測終端的情況就帶來了相當的麻煩;
  • 手機的上網IP地址?如果cookie不能用,那麼或許我們能指望IP地址了。可惜,這個也很令人沮喪,手機的IP地址並不是某個手機唯一的標識,它並不是如電腦的靜態IP一樣長時間不會發生大的改變的。

image

如果cookie不能用,JavaScript也失效的話,那麼現在能提供的監測方法就不多了,這很類似於網站分析所經歷的早期階段:

  • 第一種方法當然是去找log files(服務器端記錄文件),目前這是最可行的方法了,WebTrends目前能夠提供相關的監測/分析服務。因爲不管cookie還是JavaScript什麼的,只要訪問了網站服務器,就總會留下訪問記錄,通過這個方法是能夠監測到一部分數據的。不過如何定義Unique Visitor仍然是問題,因爲IP和cookie都不能使了。
  • 第二種方法是Packet sniffing,比log 分析要自動化一些,當然還是得在服務器端實現,因此和log分析的問題是一樣的。在國內,這種方式用的不多。
  • 第三種方法是web beacon的方式,在監測廣告的表現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使用這種方法,通常是在廣告的圖片(或flash)文件的旁邊放一個1X1像素的透明圖片(一般是GIF格式的圖片),通過這個“小間諜”,能收集到終端的相關信息。當然,這種方法仍然面臨着手機終端型號、軟件的識別以及如何辨識Unique Visitor等問題的困擾。
  • 第四種辦法是……嗯,也許是個餿主意……那就是搞好運營商的關係。他們那兒有很多技術數據,如果你能獲得並且找到你真正想要的話……這方法因人而宜,不過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牛人……或許反而是個好主意。

除了這些辦法之外,我已經想不到別的了,因爲手機上網最大的問題是既沒有文件上的標準,也沒有事實上的標準。標準是最重要的,期待技術不如期待標準。在這一點上,我有些異想天開的期待iPhone一統天下了!:) 不過,拜託,如果100美元一個的話。

因此,如果你看到這樣的一個手機上網監測報告,請不要驚詫:

image

大量的Unclassified不是你的軟件有問題,也不是軟件商不專業,實在是這個新產業在infancy期間的問題啦!圖表數據來自(www.iclick.nl)。

轉載:http://www.chinawebanalytics.cn/

Technorati 標籤: 手機統計,js手機,手機i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