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冷啓動、種子用戶的獲取和激活

對於一款需要冷啓動的產品,種子用戶的選擇很重要。因爲如果引入了錯誤的用戶,不僅不利於產品氣質的塑造,也不利用內容的沉澱。更重要的是,錯誤的種子用戶,也許並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羣,這樣產品經理無法通過意見反饋去迭代優化產品,也有可能影響到了產品氛圍。因此,用有效的方法引進高質量的種子用戶,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怎樣找到種子用戶

1、什麼是種子用戶

種子用戶,就是一個產品的初始用戶,或者叫能發芽的用戶。種子用戶可以憑藉自己的影響力,能吸引更多目標用戶,是有利於培養產品氛圍的第一批用戶。

種子用戶的理解:

首先,種子用戶不等於初始用戶

種子用戶的一個用戶是吸引更多的目標用戶。種子用戶要有選擇標準。儘量選擇影響力高的,活躍度高的用戶作爲產品使用者,例如KOL。否則,即使引進了再多,也無助於目標用戶數量的擴散。引進種子用戶要講究精挑細選,用戶的性格要儘量與產品的調性吻合,或者用戶的影響力要儘量的能波及目標用戶羣體。相反,有可能因爲產品和用戶不對路,造成好不容易引進的用戶又大量流失了,還會給產品開發者造成錯覺,認爲是產品本身的問題,而不是用戶的問題。

其次,種子用戶的質量比數量重要

少而精的種子用戶並不是壞事,相反,低質量的用戶引進的越多,不僅不利於產品性格的塑造,還會影響真正的種子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形成偏見,甚至離開產品,低質量的用戶,不如沒有用戶。換句話說,我們的目標是引進大量的種子用戶,而不是大量的註冊用戶數。

最後,種子用戶能夠反饋產品建議

優秀的種子用戶,是要有想法的。不僅會經常使用產品,還會活躍於產品社區,經常發表言論,帶動其他用戶討論和互動,並且最重要的是,能夠爲產品經理和產品開發者提供中肯的意見,幫助產品不斷提升性能和功。有想法的具有主人翁精神的用戶,是最好的種子用戶。因此,並不是用戶的互動越多越好,還要看互動的內容,如果僅僅是無意義的調侃、吐槽甚至是抱怨,不僅不會給產品開發者帶來有用的建議,還會影響產品的社區氛圍。

2、如何尋找種子用戶

根據產品目標用戶,明確種子用戶的選擇標準以後,接下來怎麼尋找種子用戶呢?根據個人理解,枚舉幾種方法:

1)名人效應

名人自然有他成名的原因,名人總有他的粉絲圈或者朋友圈。邀請有想象力的名人註冊和使用產品,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吸引目標用戶。這就是爲什麼廣告喜歡請名人來做的原因之一了。如果名人本身的人格特徵和個人品牌類型和產品的氣質相吻合,也可以達到宣傳產品的效果。例如知乎的早期用戶,是李開復、徐小平等,這些人都是各子行業的專業人士,在知識的專業性和廣博性方面有一定權威性,而這和知乎知識分享社區的產品性格相吻合,因此很利於種子用戶的聚合。

2)美女效應

美女效應包括了美女用戶,也包括與美相關的內容和話題。搞定了美女,就等於搞定了所有人。通過前期引進大量的女性用戶,尤其是美女,就自然而然地吸引大量的男性用戶。比如早期的陌陌、早期的微信公衆號裏部分敏感內容公衆號。總之,藉助美的原始驅動力,培養了用戶對公衆號的使用習慣到是真的。

3)口碑傳播

依靠種子用戶的口碑傳播史最省錢省事的,但是這樣對產品的要求更高,除了要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還要讓用戶用得爽,用得值,用得開心,並找到歸屬感,這樣用戶才更有可能主動自願的幫助你傳播。

豆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開發者阿北並沒有講太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宣傳推廣上,而是一心一意地做好產品本身。

4)馬甲運營

馬甲運營對於社區類產品、UGC產品比較合適。需要引導種子用戶形成符合產品調性的討論氛圍,這就需要開發者和運營人員批量註冊一些馬甲用戶,一方面要產生符合產品性格的高質量內容,推薦給用戶,一方面要模擬真實的用戶與種子用戶進行良好互動,例如,可以向對方描述使用這款產品快樂積極的感受,可以講新發現的功能介紹給用戶,也可以將他介紹給其他種子用戶相互認識。相比客服人員冰冷僵硬、千篇一律的回答,人性化了很多。雖然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存在欺騙引導的嫌疑,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多少資金的創業團隊來說,仍然是一種有效的運營技巧。

5)互聯網從業者

邀請一些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士,如產品經理、設計師、工程師以及互聯網愛好者使用產品,這些人因爲具有互聯網工作經驗,在產品方面的經驗觀點往往要比普通用戶更專業,甚至更願意去試用產品。例如,產品經理可以從產品的功能方面分析這款產品是否滿足了用戶的Kono需求,設計人員則根據自己的專業審美對產品的交互和界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而工程師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對產品的實現機制進行評估。

但專業用戶也會有職業慣性,會造成思維框架上會存在一些侷限性,甚至容易將自己的需求理解爲普通大衆用戶的需求,有一種自以爲然的成就感。因此,開發者也要謹慎對待這類用戶的反饋意見。同時,還要考慮這些用戶中是否存在實力更強的競爭對手,以防止產品被抄襲,胎死腹中又無處說理,會很悲催的。

6)邀請機制

知乎最早都使用邀請碼機制完成初始用戶的積累,近些年比較火爆的非典型互聯網企業——小米科技,也用了類似邀請碼的F碼來營銷推廣自己的產品。首先,由於邀請碼的數量通常有限,因此給人們造成資源稀缺的錯覺。而在人們通常的意識觀念裏,認爲稀缺的資源往往意味着品質的優良,於是也就自然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其次,由於邀請碼的稀缺性,獲取成本比較高,所謂一碼難求。而一旦獲得,人們就會更加珍惜這等難得的機會,更主動積極地使用產品,也會更好的宣傳產品。心理學上也有相關的理論,當人們對一樣事物付出的越多,對這件事物的評價也會越高。淘寶上一度出現倒賣知乎邀請碼的信息。但是這裏也有一個風險,如果產品本身沒有做好,這些用戶的評價往往會更低,因爲付出的努力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好在知乎、小米這樣的產品本身還是比較優秀的。

7)交叉推廣

這一招在遊戲類APP裏用的比較多。遊戲的生命週期比較短,新上線的遊戲往往通過買排名和交叉推廣等方式增大曝光率,今兒提高用戶量。目前很多應用類APP都有一個模塊叫應用推薦,此外遊戲類APP本身也會通過彈窗廣告或Tip廣告幫助推薦其他同類遊戲APP。尋找這樣的推廣渠道有一個原則,就是要尋找那些在產品氣質上相近的,目標用戶羣重疊比較多的appweb網站。

8)社會化媒體宣傳

藉助各種各樣的媒體工具爲自己的產品宣傳,方法有很多,例如:

行業網站報道:比如36氪、虎嗅等行業網站,與他們合作,撰寫軟文或報道。由於這些網站本身在圈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他們的曝光也會帶來許多圈內的種子用戶。

微博營銷:首選平臺是新浪微博,其次是騰訊微博。一方面,與大V賬號合作,協助轉發,利用大V的公衆影響力,迅速引爆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開通企業微博賬號,做微博運營,用人性化的方式與粉絲們互動,帳號要有性格特徵,不能是無生命死氣沉沉的感覺;再一方面,也是本人猜想,利用微博的大數據,其用戶畫像的精準雕刻和用戶屬性的把握,對目標用戶羣進行精準的信息投放。前兩方面很容易引進一堆非目標用戶,因此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平衡這一不足。

微信營銷:即開通微信公衆賬號。但是微信更多是用於產品的運營和服務,且由於微信偏向於熟人社交,私密性比較強,推廣能力有限,對種子用戶的引入可能作用不大。

目標用戶重疊度高的SNS社區、QQ羣和論壇:注意,一定要選擇那些目標用戶聚集的社區,而不是任意社區,只有目標用戶在的地方,纔有可能拉來種子用戶。爲了降低種子用戶的進入門檻,可直接用QQ和微博帳號登陸,並導入QQ和微博關係鏈,充分利用社交紅利。

9)線下宣傳

以上8種都屬於線上推廣,此外還有線下推廣。一種是鼓勵周邊的親朋好友註冊,一種是和傳統紙媒合作。例如豆瓣早期在《讀書》雜誌上做廣告,由於豆瓣的文藝氣質(主打影音書)和《讀書》調性相仿,因此是個不錯的選擇,此外還有早期的凡客誠品,主要在《讀者》和《青年文章》上做推廣。再有一種就是通過僱傭大量的線下推廣人員,比如基於地理位置的送餐訂餐O2軟件餓了麼(需要和餐館一家一家的談),打車軟件——嘀嘀打車和快遞打車(需要對每一個司機進行軟件教學),以及各種團購網站(線下商家洽談,)這樣推廣方式比較適合O2O類產品,該方法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成本,見效慢,對於有資金實力的企業比較適合。

總之,看似紛繁複雜的推廣方式,其實只要記住一條就夠了:在保證自身資源和運營能力足夠應付的情況下,尋找目標用戶重疊度高的產品,目標用戶在的地方就是種子用戶在的地方。

二、怎樣留住種子用戶

僅僅是拉來種子用戶才只是剛剛開始,如何與種子用戶更好的互動,並採用適當的激勵留住用戶纔是最重要的工作。

1、用獎勵收買用戶

針對首批註冊的用戶可以得到公司訂做的小禮品、優惠劵、特殊權限和優惠政策。這是利用了心理學當中的互惠原理,即當人們接受贈予的時候,會產生有義務予以反饋的感覺(《影響力》一書中有詳細闡述)。一方面爲了獲得物質獎勵而積極註冊,另一方面,獲得了物質獎勵,用戶對產品和企業可能有更積極的看法,更容易去配合產品接下來進行的各種互動。例如,凡是搶到小米預約碼的用戶,都可以以更低廉的價格購買小米手機,而米粉們對小米的企業價值觀、使命和文化都有了更積極的態度。

2、用內容吸引用戶

無論什麼網站,如果僅有用戶、關係鏈,而沒有吸引人的內容在裏面,維持起來也是很困難的。內容爲王還是有道理的,對於新用戶來說,其關係鏈尚未形成,因此只能靠消費內容,這看看那看看,如果內容有趣的話,用戶就會產生行爲互動,進而逐漸塑造關係鏈,否則很快就會因內容匱乏而退出,辛苦拉來的種子用戶就會跑掉。新浪微博對於首次註冊的用戶,因爲其沒有關注任何人,因此會在用戶引導中增加感興趣的內容主題讓用戶選擇,每個主題下都有不懂的帳號,用戶關注這個主題,就相當於關注了這個主題下的所有用戶,這樣用戶的feed流就不會爲空,讓用戶有得看。

3、用真誠打動用戶

與用戶真誠的交流產品的使用體驗,對用戶的反饋要表示感謝,因爲用戶本沒有義務幫助我們,原本可以直接卸載掉或者默默離去。因此應該對每一個種子用戶的參與、意見和建議表示感激,培育種子用戶的過程也是考驗開發者耐心的過程。產品開發者和用戶之間應該是良性的友誼關係,遵循平等、自由的精神,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也要充分向用戶展示自己的產品價值觀、文化和態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