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源動力

  近段時間,發生了一些事後自我不斷思考一個問題:一個人能堅持做一件長遠的事情,動力來自哪裏?僅僅是因爲他本身意志力強嗎?人的行爲源動力又是什麼?

 
我的一些經歷給我的總結就是:人始終是慾望驅動的,更直接點就是被大腦裏的快感所驅動,理性不能產生做事的源動力。


就我而言,我對我要從事的工作並不反感,但也遠未有對遊戲之類的那般感興趣。我的理性可以很清楚告訴我:遊戲不會給我帶來任何發展,反而會讓我浪費很多時間;鑽研我的工作所需的技能會給我帶來進步已經種種現實的好處。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但是行動卻是:很多時間花費在遊戲當中,對技能的鑽研並沒有投入很多時間。這是爲什麼呢?相信有人會說:這是你自控能力不好,我不反駁,這也不是我要討論的話題。我發現遊戲之所以能讓人在有理智的情況下依然未選擇做理性認爲更有意義的事情,是因爲遊戲可以帶給人刺激或者說快感的體驗(包括成就感,憤怒,激動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源動力來自人性慾望。理性可以讓人短期去選擇做有意義的事情,但卻無法讓人堅持,除法這有意義的事情中不斷可以讓人體驗到刺激或者說快感的體驗。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爲什麼總有那麼多的貪官,爲什麼總有那麼多人碌碌無爲而沉迷網絡世界等等

哪怕我自己我對上面所說的都感覺是片面和存在漏洞,但在很多時候,從結果上來看:人的源動力的確來自慾望。

在百度和知乎上有搜尋我的疑惑,借鑑一下其中一位網友對堅持的理解:(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62988/answer/20939492


1. 打怪理論。無論是學習、創作還是執行,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找到最可行且最容易的事優先來做,就像在遊戲中,你面對的永遠是跟你等級相符合的怪物一樣,即是說遊戲裏已經有人幫你做這件事了,現實中你要自己來,這是難點之一,因爲需要自知之明。
2. 成就感理論。你的目標和標準(質量要求)決定你的成就感。過多考慮長遠和全局目標會產生消極情緒,對堅持來說是毒藥。調節短期目標和標準(仍是要求自知之明)來獲取充足的短期成就感是很重要的事。同樣在遊戲中,這件事又有人幫你做了,現實中劇情的推進和任務的設置都要由你完成,既要當Game Designer,又要當Game Player。
3. 精力守恆理論。一個人每天的精力總量是固定的,要持續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預留出足夠的精力。我曾經也認同只要方法得當,意志力足夠強,一天就可以幹許多事情,但是這種做法只能夠通過壓榨體力得來表面的結果,對外來說或許不錯,對於自身和大腦認知,則是百害而無一益。做一件事越投入,精力的消耗也越快,玩遊戲實際上是所有事情中最累人的,尤其是大腦興奮狀態下很容易透支精力,回過神來的時候往往已經虛脫。

中立地來看,癮,是人類行爲最強的源動力,嚴重者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如果能找到癮的機理和形成方法,就可以作爲人的自我潛能開發手段有效的利用,但是十分困難,因爲人始終太複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