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企業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中的疑難與瓶頸

安防企業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中的疑難與瓶頸

徐建明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內容刊登在《中國安防》第139期2017年5月刊“智慧城市”欄目中。


(作者簡介:徐建明,湖北荊門人,電子通信工程碩士,服務於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浸淫系統集成與軟件服務工作12年,參與國內若干智慧城市項目頂層設計與總體規劃與實施開發項目,擅長從數據服務視角來抽象智慧系統,擁有業務領域驅動設計系統的架構經驗和SOA認證,IPMP認證證書。曾譯著《Apache模塊開發指南》)

        近幾年來,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各級城市的智慧城市案例層出不窮,國家相關部委也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規範,標準,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頂層設計與權威發佈。“新型智慧城市”這一提法也隨着黨的十八大的召開而逐步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形成一種新思維,新路線。作爲傳統安防信息化集成商,如何正確思考智慧城市與平安城市的關係,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演變中對我們安防領域的影響,安防企業在這樣的演變中有何競爭優勢,建設疑難與瓶頸成爲了廣大安防企業都需要主動思考的問題。本文試圖以安防企業從業者的角度,從演變的過程和見微知著的角度來對上述這幾個問題進行展開,談一談安防企業在智慧城市與平安城市建設中的演變中帶來的優勢與挑戰。

一、   智慧城市與平安城市的關係

可以不誇張的講,中國平安城市建設造就了中國的安防企業現在的行業體量和業績成果。在這一波平安城市建設浪潮中,中國安防企業顯著拉開了與國外安防企業的業績差距、產品與解決方案差距。在平安城市項目中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現如今徹底的依託政策導向、解決方案接地氣的優勢壟斷了國內平安城市市場。廣大安防企業也逐步積累了深厚的產品OEM經驗,具備了較爲成熟的解決方案能力。平安城市的市場已然成爲了一片紅海,競爭激烈。隨着平安城市一期、二期、三期有的地市甚至已經達到四期的建設開展,平安城市建設凸顯出幾個共性的特色:滿足“四全”建設的平安城市前端視頻卡口覆蓋面逐步形成市區縣鎮村多級覆蓋、數據採集和視頻監控覆蓋盲區趨於減少甚至消失;後端平臺從單一業務的存儲分析平臺逐步形成多種形式的複合智能化平臺載體。各業務系統已經通過警務綜合平臺、數據共享與數據交換目錄服務總線等方式形成了橫向擴展、縱向垂直匯聚的複雜而規範化的建設體系;隨着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視頻分析、後臺平臺系統的各類數據預判預警預測的技戰法在各個警種已經開始擔綱大案要案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電信詐騙案等涉及面廣,數據源多,軌跡線索複雜的案件中凸顯威力。平安城市的後臺系統已經凸顯出智能化、海量數據、承載業務技戰法多樣化、跨警種跨委辦局、服務對象也由政務各委辦局、以輔助決策支持爲主向各級服務窗口爲主,形成了面向公衆服務、面向行業企業、面向政務各委辦局的趨勢。正是由於市場化的逐步成熟、國家與中央的因勢利導、統籌協作。建設帶來的紅利不應只由平安城市的業主公安部門獨享,因此智慧城市應運而生。因爲安全是城市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安全的角度是多方位的,是立體化的。平安城市的安全是站在公安交通部門的角度以聯網、實戰爲基本要求的設計。而作爲一個發展的城市,安全的主體離不開你我他,離不開政府、企業、行業、個人等各種安全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各個主體都有安全的需求,也都有與安全有關的數據的生產和消費。比如對於個人而言,醫療,保險,開車,停車,吃飯,買藥,飲水,呼吸都會對安全產生需求,形成了各自對諸如醫療保障、駕車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假冒僞劣藥品、地溝油、黑心棉、環境安全、空氣污染、安全事件應急等需求。而這些安全需求和形成的數據卻不是公安部門來全流程生產和監督的,需要其他委辦局的主導及參與,比如食藥監局、人社局、環保局、安監局、應急辦、城管局等。涉及到這麼多委辦局,形成了一個“大安全”的城市問題,由此依賴平安城市系統平臺來處理是不合適的,應該有一個更高格局和更全面的系統來支撐這些問題。智慧城市的建設呼之欲出。從業務上來看,智慧城市是一個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設者、城市參與者多個視角的系統化工程,這一點和平安城市有顯著區別。平安城市的四全要求和打防管控、三打兩建等建設過程都是旨在服務主體是公安交通部門,是垂直的縱深的業務需求。是保障平安,是定規矩,守規矩,維護規矩的規範化工程。它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條文、標準規範的支撐。而智慧城市起建設主體是城市政府一把手這一層、看的更廣、關切面更多,除了城市安全還關切城市發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財政承受能力、城市特點等。智慧城市本身也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建設細則等。因此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關係是一種發展包含關係,是一種垂直縱深業務與水平橫向覆蓋的業務。兩者由量變至質變,平安城市建設的逐步完善會給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良好的建設基礎、夯實安全這個維度的基礎、提供智慧城市建設較好的元數據和統一規範化數據,例如個人證照、戶籍、天網地網覆蓋感知等。平安城市建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和質量、城市自然而然會產生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同時平安城市建設中的一些經驗教訓也會對智慧城市建設產生深遠影響。那麼爲什麼其他類似平安城市這樣的城市重要部門的建設工程無法觸發智慧城市建設的神經呢?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其他委辦局的工程建設尤其是垂直業務系統的委辦局,比如工商局,食藥監局,人社局等雖然也會有覆蓋全市人員、企業、部門的重點工程,但是主要系統形式都是省廳大集中式,地市縣一級的可以作爲的內容不夠、數據基準不足,更多的是數據採集和業務辦理功能,難以形成跨省廳規範以外的需要本級部門來主導設計的流程、業務、功能。而平安城市不同,雖然平安城市也有省廳一級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及技術規範要求,但各市縣區鎮在業務、功能、技戰法、流程、覆蓋等方面有相當的主導設計,造就了建設需求指數級增長。二是在國內大部門城市公安局作爲平安城市的主體業主單位,其對安全的理解是全市本級層面的,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是面向全市各級公安的,市局、分局、派出所的。其規範化執法要求和數據採集的唯一性、完整性、一致性要求保障了平安城市的海量數據的高質量和可追溯。這形成了有效的,有價值的數據基礎。這恰恰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按照國內的慣例,公安局長往往是兼任所在縣市的副市長甚至常委,這樣的關切度和話語權很容易讓上述數據的價值基礎產生“蝴蝶效應”,讓數據產生價值,讓安全維度引申出民生服務維度、經濟增長維度,GDP維度、環保維度、旅遊維度等等,滿足中央要求城市建設的安全、綠色、開放、共享的建設體系。實現社會安全立體化、行業管理效率化、民生服務智慧化。

 

 

二、   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演變對安防領域的影響

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演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多個角度的增量演變過程中產生了老思路、新需求、新問題、新對象、新方式、新參與者、新建設者。這些新老結合、潮起潮落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安防企業。平安城市的建設從建設伊始,安防企業服務的對象就是政府的公安交通部門,工程的需求也已視頻監控爲主、以視頻結構化、視頻分析爲業態、形式上雖然多樣化,但也以安防傳統設備裝置爲基礎,由於建設的鏈路需要,安防企業和當地運營商之間也是一種合作關係,項目建設的招投標模式也是安防企業較爲熟悉的公開招標集成性質的項目來開展。一切都是那麼熟悉的味道,傳統安防企業對於每一個平安城市項目無論參與程度如何都能夠如數家珍的瞭解到整個項目的售前售中售後的每個細節。但這些看似不變的表象裏面翻滾着技術變革、建設工程變革的暗涌。從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到安防行業的新技術新思維的引入,一切也都開始逐步發酵。平安城市建設一期解決了覆蓋,解決了擴容增效、解決了鏈路到前端的高清需求。二期三期開始逐步增加了對後端智能分析安全立體化的要求,隨着各地出臺一類點二類點融合、視頻專網建設、公共安全立體化建設要求、社會視頻接入等紅頭文件的政策、法律法規等出臺,我們發現,傳統平安城市的鏈路需要融合化了、傳統級聯和端到端不行了,需要業務定義帶寬需要的扁平化網絡鏈路了,傳統平安城市的存儲需要海量、分佈式存儲了、大數據存儲了,傳統結構化的處理方式無法解決海量增長的數據運維需要了。傳統依賴高清攝像頭NVR等方式的智能分析光有優勢識別算法這一招鮮也不夠了,需要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動態人臉識別,物聯網感知等多種新技術的參與,優勢不再。這個時候面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的時候安防企業發現了幾個顯著變化:

第一、  新需求。需求更加多元化。不僅有熟悉的公安交通業務需求,還有了更多政務服務、安監環保、人社教育等多個委辦局的需求。這對安防企業的行業屬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第二、  新問題。智慧城市建設各級業主單位解決的都是積弊已久的業務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大安全方面、如食品安全、生產安全、校園安全、衛生安全等都是以前平安城市不會涉及的維度,集中在各委辦局的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共享交換方面、如城管的視頻與天網視頻補盲區、食藥監部門的“明廚亮竈”視頻接入與安監生產食品接入的關聯比對等。集中在民生服務方面,如校園安全,校車軌跡、電梯質監、小區物業、環境保護等。

第三、  新對象。平安城市服務的對象就是各級公安交通部門,業務從市局至分局派出所警務站。智慧城市服務的對象除了各個委辦局的各級部門,還要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園區、服務鎮街、服務市民。而服務市民讓市民滿意成爲了智慧城市工程做的好不好的重要評價指標。安防企業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第四、  新方式。平安城市的項目從立項至招標投標中標都按照集成項目來進行,而智慧城市由於建設週期很長、往往十年以上、建設資金龐大,往往數十億元以上,政府付款方式複雜。產生了一個新的項目方式: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按照這個廣義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過程中,讓非公共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爲有利的結果。PPP是以市場競爭的方式提供服務,主要集中在純公共領域、準公共領域。PPP不僅是一種融資手段,而且是一次體制機制變革,涉及行政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傳統安防企業就必須要懂得PPP方式下的工程項目新的招投標機制和付費方式,這往往會對安防企業的利潤、市場、成本覈算方式產生決定性影響,業界流行的一句話:不懂PPP的安防企業會被淘汰。可見一斑。安防企業除了幹好安防還要具備融資實力和渠道、還要具備運營服務能力,通過智慧城市運營來產生效益獲得使用者付費的收入。指望着傳統的財政支付已經難以平復建設成本。

第五、  新成員。平安城市的項目建設成員角色就那麼多,業主、供應商、廠商、監理、運營商。而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成員角色由於其天然的複雜性,成員顯著增加:運營商不再只提供鏈路,也成爲了數據運營方,基礎設施建設方,廠商除了傳統安防廠商,還增加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互聯網企業,信息化企業,行業軟件開發商。由於智慧城市往往是PPP項目的原因,新成員還增加了融資渠道的商業銀行、城投公司、投資公司。智慧城市建設週期長,還增加了大量的諮詢服務機構、研究院、設計院。智慧城市各子系統的業務多元化,還增加了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供應商、工程機械橋樑隧道地下管網的建設方,而這些建設方往往是中字頭央企,比如中鐵某局、中建某司、中鐵建、中冶等巨無霸企業。處理平衡好各方資源就成爲了甲方政府和安防企業的難題。甲方政府在這樣的輪番接觸中成長斐然,成爲了領域專家並形成了系統化的需求。而安防企業依賴傳統平安城市的三板斧已經難以滿足智慧城市項目中甲方提出的系統化需求。

三、   安防企業從平安城市進入智慧城市建設的競爭優勢

不要悲觀。雖然上述“五個新”的確讓安防企業輾轉反側,心有慼慼焉。但安防企業還是有其顯著的競爭優勢。我們安防企業只有不斷進步,補齊短板,發揮長處優勢。才能夠適應平安城市進入智慧城市建設的種種變化。、

予我長袖,我必善舞。安防企業的長袖在哪裏?我認爲有五大優勢。

第一、  大型工程項目的實操經驗與教訓。這是新成員們所不具備的優勢,無論是行業軟件開發商還是信息化廠商、互聯網公司。也許在數據運營價值方面有顯著優勢,但智慧城市說到底也是“水泥加鼠標”一步一步的構建的。再好的互聯網環境,軟件技術也需要在數據中心落地、在各委辦局的機房中流轉。而作爲安防企業對大型工程項目的實操經驗中擁有廣泛的質量建設標準和體系支撐,這是優勢之一。

第二、  安防企業面對的多源多維數據是其他參與者不具備的技術優勢。安防企業以視頻監控起家。非常善於處理海量視頻監控數據,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視頻分析,視頻搜索的解決方案。而智慧城市的數據源有其多源異構性,即各類數據庫數據、視頻監控數據、圖片數據、音頻數據、GIS時空信息數據、LBS雷達數據、EDI電子數據報文數據等。安防企業對每一種數據的處理方式都已駕輕就熟,通過平安城市中各警種的數據多維多源的處理已經具備了經驗。上述數據在公安業務中已經深入研究了較多技戰法,比如各類數據庫數據,公安不但面對商業數據庫和開源數據庫,還要面對自主研發的數據庫系統,視頻卡口數據已經引入了人臉識別智能分析算法,GIS時空信息數據已經能夠將警用PGIS數據與政務天地圖數據對接,音頻數據已經在平安城市中積累了110、119、120一級PDT警用終端等的音頻三臺合一經驗。而這些多源多維的技術需求,對於其他項目參與者必然成爲了他們的難題,而且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跨越的技術壁壘。

第三、  安防企業積累了平安城市多網融合業務的鏈路優勢。安防企業的網絡設計能力往往強於傳統信息化公司,原因是平安城市建設初始設計就需面對公安網、互聯網、視頻專網、電子政務專網、涉密網等多張網絡的複雜需求,各種網絡環境不同、權限設計和安全邊界設計不同、安全等級保護要求不同、安全數據流的數據方式不同、技術形式和旁路設備鑑權方式不同。這些過去需要安防企業集中技術攻克的問題現在已然成爲了安防企業的鏈路優勢。我們比網絡公司更懂業務,我們比運營商更懂網間差異和數據流特點及合規性。

第四、  安防企業擁有對新技術新產品更靈敏的嗅覺和驗證手段。安防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的格局是非常高的,做安防嘛,講究實戰。安防企業對新技術的導入都是有具體應用場景下積累和試點的,這一點和傳統信息化軟件公司不同,新技術的導入無論是設備還是算法都是測試驅動開發的。這一點使得行業領域內的驗證手段已經非常成熟,我們不是以IT角度的測試來評審相關新技術新產品的能力,而是以技戰法、業務場景的方式來驗證真實效用。安防企業關注的新技術新產品也和其他企業不同,其他企業是以廠商、分銷、專業服務的生態來技術和產品落地的。安防企業是以廠商產品、技術導入、二次開發、實戰運維方式來落地的。其迭代週期更短、全生命週期支持更完整。

第五、  安防企業對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要求的社會安全立體化、行業管理效率化、民生服務智慧化這三條基準已經站穩了第一個社會安全立體化的橋頭堡。更好的能夠展開到行業管理與民生服務方面中來。社會安全立體化離不開平安城市的建設主體和建設成果。這爲安防企業開了一個好頭,也是我們把安全做精細、把安全做精深很好的一個開局。

有了這五大優勢、具備了良好的數據和鏈路基礎經驗、擁有了大型工程項目的標準化施工和新技術新產品快速應用能力,還站在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橋頭堡的開拓者位置。我相信安防企業一定能夠贏得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良好開局。

四、   安防企業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疑難與瓶頸

安防企業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之路充滿了荊棘,如何披荊斬棘,克服萬難。我們需要正視這些疑難,挑選一把利刃好刀、才能在岔路口不迷失前行的方向、突破企業發展的瓶頸。安防企業面對的疑難有三,一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設成智慧化,而不是平安城市升級版?近幾年來智慧城市項目的國家試點進行了幾輪,在十八大新型智慧城市的提法中已經明確了智慧城市建設不是數據中心服務器存儲的大集中式堆砌、不是講視頻監控爲主要內容的平安城市建設內容延伸到其他委辦局。而是要有提升部門行業效率、促進民生服務、做羣衆滿意的事情、讓數據多跑路、讓羣衆少跑腿。這需要安防企業以過去研究平安城市,研究公安交警業務的那種嚴謹細緻的態度來好好理解政務服務、民生服務、行業效率、公共安全的問題。這需要把調研工作做實,把研究工作做透,才能真正的理解業務,從而實現智慧城市,城市治理的新業態。二是智慧城市項目週期長、有的項目週期長達十幾年、建設週期也有五六年,跨越了幾任政府,這對於傳統安防企業而言成爲了一個不確定的風險。由於PPP建設模式往往伴隨着智慧城市建設的立項、審批、支付與回報機制,這對於安防企業來說相當於換了一種遊戲規則,安防企業要重視PPP,在2017年我們已經很欣慰的發現,安防企業的龍頭廠商和集成商們都不約而同的成立了智慧城市業務部門和PPP項目部門,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三是智慧城市項目的利潤來源除了招投標中標的政府付費模式以外,還有很大的一塊收入來源是使用者付費和財政可行性缺口補助。而這一收入一般源於智慧城市PPP項目的運營收入,由於智慧城市建設PPP項目需要在當地與政府共同出資(一般政府出資10%)成立SPV項目公司,註冊地在當地,項目公司作爲智慧城市項目的乙方需要開展大量的城市運營型業務,比如交通數據變現、廣告收入、APP互聯網收入等。因此這對於不善此道的安防企業來說如何玩運營,如何讓安防企業建設的城市大數據產生價值這就成爲了一個疑難,可喜的是已經看到一些先行先試的企業已經在和微信、支付寶等互聯網企業一道合作,充分運用交通出行大數據進行大數據交易的變現,形成了較爲豐厚的使用者付費模式的收入,有的城市其大數據交易的收入甚至高於了財政付費的金額。使得項目運營的自我造血能力足以支撐智慧城市長期項目合同。

安防企業面臨的瓶頸有四個,分別是資源瓶頸、人力瓶頸、資金瓶頸、轉型瓶頸。資源瓶頸主要體現在商機的盤點和智慧城市相關資源盤點中發現傳統資源槓桿的時效性和失效性。主要表現在平安城市項目中廠商資源、設計院資源、甲方關係資源都是相對穩定的。通過當地代理商、當地壓貨型、商機嗅探型供應商基本上可以摸排清楚相關資源的強弱,因勢利導有效進行資源調配,合理用力平衡生態即可全面細緻的掌控項目節奏和招投標的參與程度。而智慧城市項目由於PPP模式的變數太大,新成員,新方式,新收入模式帶來的各種疑難,導致平安城市項目中的資源難以複用爲智慧城市項目資源,甚至會成爲負資源,導致安防企業對項目脫鉤,難以獲取真實信息和有價值的資源導入。人力瓶頸主要體現在運營人才的缺乏和PPP專業人才的缺乏。你缺別人也缺乏,特別是有經驗的人才幾乎是鳳毛麟角。安防企業一般也難以從外部引進這樣的合適資源,畢竟存在行業壁壘,從安防企業內部來進行提升選拔往往就成爲了最常見的手段,但勢必會產生實驗性後果和以項目交學費的結果。培養出來了的人力資源也存在留不住的窘境,爲他人做嫁衣。資金瓶頸是大型智慧城市項目中每個安防企業都會遇到的瓶頸,動輒數億元的項目成本和千萬級的SPV項目公司資本金導致安防企業的資金成本高昂,無論是自籌資金還是藉助投融資渠道都會產生非常高昂的資金成本和風險成本,不做沒機會,做了怕虧錢。這樣的瓶頸往往在你猶豫的時候失去了一個又一個商機,這樣的商機有其毀滅性,一個智慧城市項目PPP模式10年期間你沒有中標意味着你這10年期間在當地幾乎就斷了政府採購招標的項目機會和收入。機會成本如此之高,試問哪一個安防企業能夠小覷?轉型瓶頸這對於每一個安防企業都有這樣的現象,產品型廠商想轉型爲集成商、集成商想轉型爲數據價值服務商、平安城市運維商想轉型爲城市治理運營商,轉型何其難,怎麼轉?以項目驅動型的安防企業而言,缺乏上下游生態的參與度和掌控,難以成爲真正的主動轉型,往往都是被動的,受制於項目、收入、利潤、風險等考量、轉型的動作往往變形了,變味了,失敗了。綜合上述四大瓶頸,安防企業任重而道遠,在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變過程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五、   結語

本文從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演變的過程中,站在行業集成商的角度來分析出智慧城市與平安城市的關係及形成這樣的關係的宏觀及微觀的原因。並作爲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集成商角度來淺談了安防領域相關企業的五大影響和五大競爭優勢,在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2017年裏異軍突起的PPP項目模式中看到安防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暗涌,分析了三大疑難和四大瓶頸。擺事實講道理。安防企業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之路充滿了荊棘,如何披荊斬棘,我們秉承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宗旨,挑選一把利刃好刀、才能在岔路口不迷失前行的方向、突破企業發展的瓶頸。因勢利導、查漏補缺。習主席勸勉我們打鐵還需自身硬,安防企業要苦練內功,加強智慧城市能力建設,才能在未來廣闊的智慧城市市場上大有作爲。安防企業們,我們作爲智慧城市建設的弄潮兒,讓我們掄起袖子加油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