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mysql處理百萬級以上的數據時如何提高其查詢速度的方法

1、應儘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則將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2、對查詢進行優化,應儘量避免全表掃描,首先應考慮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3、應儘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字段進行 null 值判斷,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在num上設置默認值0,確保表中num列沒有null值,然後這樣查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4、儘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來連接條件,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這樣查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

5、下面的查詢也將導致全表掃描:(不能前置百分號)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c%’ 
若要提高效率,可以考慮全文檢索。

6、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則會導致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對於連續的數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7、如果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參數,也會導致全表掃描。因爲SQL只有在運行時纔會解析局部變量,但優化程序不能將訪問計劃的選擇推遲到運行時;它必須在編譯時進行選擇。然 而,如果在編譯時建立訪問計劃,變量的值還是未知的,因而無法作爲索引選擇的輸入項。如下面語句將進行全表掃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 
可以改爲強制查詢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索引名)) where num=@num

8、應儘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字段進行表達式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100 
應改爲: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0*2

9、應儘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字段進行函數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abc’–name以abc開頭的id 
select id from t where datediff(day,createdate,’2005-11-30′)=0–’2005-11-30′生成的id 
應改爲: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reatedate>=’2005-11-30′ and createdate<’2005-12-1′

10、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邊進行函數、算術運算或其他表達式運算,否則系統將可能無法正確使用索引。

11、在使用索引字段作爲條件時,如果該索引是複合索引,那麼必須使用到該索引中的第一個字段作爲條件時才能保證系統使用該索引,否則該索引將不會被使 用,並且應儘可能的讓字段順序與索引順序相一致。

12、不要寫一些沒有意義的查詢,如需要生成一個空表結構: 
select col1,col2 into #t from t where 1=0 
這類代碼不會返回任何結果集,但是會消耗系統資源的,應改成這樣: 
create table #t(…)

13、很多時候用 exists 代替 in 是一個好的選擇: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語句替換: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14、並不是所有索引對查詢都有效,SQL是根據表中數據來進行查詢優化的,當索引列有大量數據重複時,SQL查詢可能不會去利用索引,如一表中有字段 sex,male、female幾乎各一半,那麼即使在sex上建了索引也對查詢效率起不了作用。

15、索引並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以提高相應的 select 的效率,但同時也降低了 insert 及 update 的效率,因爲 insert 或 update 時有可能會重建索引,所以怎樣建索引需要慎重考慮,視具體情況而定。一個表的索引數最好不要超過6個,若太多則應考慮一些不常使用到的列上建的索引是否有 必要。

16.應儘可能的避免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數據列,因爲 clustered 索引數據列的順序就是表記錄的物理存儲順序,一旦該列值改變將導致整個表記錄的順序的調整,會耗費相當大的資源。若應用系統需要頻繁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數據列,那麼需要考慮是否應將該索引建爲 clustered 索引。

17、儘量使用數字型字段,若只含數值信息的字段儘量不要設計爲字符型,這會降低查詢和連接的性能,並會增加存儲開銷。這是因爲引擎在處理查詢和連接時會 逐個比較字符串中每一個字符,而對於數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較一次就夠了。

18、儘可能的使用 varchar/nvarchar 代替 char/nchar ,因爲首先變長字段存儲空間小,可以節省存儲空間,其次對於查詢來說,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字段內搜索效率顯然要高些。

19、任何地方都不要使用 select * from t ,用具體的字段列表代替“*”,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字段。

20、儘量使用表變量來代替臨時表。如果表變量包含大量數據,請注意索引非常有限(只有主鍵索引)。

21、避免頻繁創建和刪除臨時表,以減少系統表資源的消耗。

22、臨時表並不是不可使用,適當地使用它們可以使某些例程更有效,例如,當需要重複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個數據集時。但是,對於一次性事件,最好使 用導出表。

23、在新建臨時表時,如果一次性插入數據量很大,那麼可以使用 select into 代替 create table,避免造成大量 log ,以提高速度;如果數據量不大,爲了緩和系統表的資源,應先create table,然後insert。

24、如果使用到了臨時表,在存儲過程的最後務必將所有的臨時表顯式刪除,先 truncate table ,然後 drop table ,這樣可以避免系統表的較長時間鎖定。

25、儘量避免使用遊標,因爲遊標的效率較差,如果遊標操作的數據超過1萬行,那麼就應該考慮改寫。

26、使用基於遊標的方法或臨時表方法之前,應先尋找基於集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基於集的方法通常更有效。

27、與臨時表一樣,遊標並不是不可使用。對小型數據集使用 FAST_FORWARD 遊標通常要優於其他逐行處理方法,尤其是在必須引用幾個表才能獲得所需的數據時。在結果集中包括“合計”的例程通常要比使用遊標執行的速度快。如果開發時 間允許,基於遊標的方法和基於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一下,看哪一種方法的效果更好。

28、在所有的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開始處設置 SET NOCOUNT ON ,在結束時設置 SET NOCOUNT OFF 。無需在執行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每個語句後向客戶端發送 DONE_IN_PROC 消息。

29、儘量避免向客戶端返回大數據量,若數據量過大,應該考慮相應需求是否合理。

30、儘量避免大事務操作,提高系統併發能力。

@copy http://www.cnblogs.com/mengxz0626/p/5086055.html

如果上述方式已經無法進行優化,請往下看:


/*添加PRIMARY KEY(主鍵索引) */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PRIMARY KEY ( `column` ) 
/*添加UNIQUE(唯一索引) */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UNIQUE ( 
`column` 
) 
/*添加INDEX(普通索引) */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 `column` ) 
/*添加FULLTEXT(全文索引) */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FULLTEXT ( `column`) 
/*添加多列索引 */
mysql>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 `column1`, `column2`, `column3` )
下面是更加詳細的方法
MySQL中可以使用alter table這個SQL語句來爲表中的字段添加索引。

使用alter table語句來爲表中的字段添加索引的基本語法是:
ALTER TABLE <表名> ADD INDEX (<字段>);

我們來嘗試爲test中t_name字段添加一個索引。

mysql> alter table test add index(t_nam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17 sec)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執行成功後,我們來看看結果。

mysql> describe test;
+------------+-------------+------+-----+---------+-------+
|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
| t_id       | int(11)     | YES  |     | NULL    |       |
| t_name     | varchar(50) | NO   | MUL | NULL    |       |
| t_password | char(32)    | YES  |     | NULL    |       |
| t_birth    | date        | YES  |     | NULL    |       |
+------------+-------------+------+-----+---------+-------+
4 rows in set (0.00 sec)

結果可以看出,t_name字段的Key這一欄由原來的空白變成了MUL。這個MUL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解釋一下:如果Key是MUL,那麼該列的值可以重複,該列是一個非唯一索引的前導列(第一列)或者是一個唯一性索引的組成部分但是可以含有空值NUL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在搜索條件中,將WHERE,LEFT…ON..等條件關聯的字段在數據庫中添加index索引,可以明顯加快速度 
實際項目中涉及到A表中14萬的數據量關聯B表中百餘條記錄查詢,之間關聯可能產生百萬條,對主要的幾個關聯key進行添加index的操作後,由原來的7min中加速到10s,大大加快了搜索速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