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新解(上篇)

 
 
道德經
 
孫享林編校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僅五千餘言,但她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爲“哲理詩”。她不僅深刻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刻地影響着世界人民。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道德經》一書越來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自韓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據說僅國內的《道德經》譯註本就不下千種。但到今天爲止,可以說哪一個注本都沒能真正地說明老子究竟說了些什麼。世界各國的版本也很多,銷售量都很大,但是,中國人的經典,中國人不能悟透,何況外國人。
    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還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對仁義智慧,反對革命,主張消極被動、無所作爲、甘守懦弱、逆來順受、保守倒退的觀點。這些觀點也是歷代哲學家比較普遍的觀點。歷史教材是這麼說的,哲學教材也是這麼說的,老師講授的時候也就講:“有爲不如無爲,有用不如無用,活着不如死了。”因此,在強調“有爲”的社會裏,很少有人去讀《道德經》,我亦是。這些年,氣功能夠強身健體的觀念深入人心。體弱多病的我自然找一些氣功方面的書來讀,這便使我零星地接觸到老子的學說。待到系統地閱讀了《道德經》以後,真是感慨萬千,哪裏是老子消極、反動,分明是人們誤解了老子!於是產生了重解《道德經》,還老子本來面目的衝動,因此也就有了眼前的完全否定了前人歪曲老子哲學思想的《道德論》。
    拙作決非人云亦云,實爲有感而發。多年的默修實踐經驗告訴我,老子的《道德經》是真理。但是,沒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豐富的哲理思維,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經》這一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著作,實在是太難太難。所以,我決不敢說我理解了老子,但是,我堅信,我理解老子的思路是對的,對老子哲學思想的充分肯定也是正確的。當然,是對是錯,只要面向了讀者,自有道德大師們來斧正,這也是我衷心希望的。我知道,我現在對《道德經》所作的解釋還是淺陋的,其中的許多章節連我自己都不滿意。倘若再過十年、二十年,那時,展現在讀者面前的《道德論》決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可以說,無論是字面功夫還是哲理的體悟水平都會有所提高,可我不願這樣做。學問要靠大家做,集體的智慧是無限的,我只要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老子的道德思想早日遍佈人間,心願也就實現了。
 
上篇 道經
一章 聖人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路是可以行走的,卻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卻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開頭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無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道,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前賢解老,開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說論,這就爲打開老子道的大門設置了障礙。
    “道”,是老子首創的含有深刻哲理意義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爲萬物運動變化所依循的秩序、方法和規則。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學概念還有以下內容:一、道體,即“道之爲物”,是隻有心靈纔可以認識的客觀實在,標誌着宇宙萬物的本原。道體的本質是“小”,是可以爲心靈所認識的,其前提條件是修德,即必須使自我意識合乎自然法則。二、道性,即由道體所體現出的不依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標誌着世界萬物之所以發生、發展、轉化、滅亡的根本法則。道性是客觀的,其客觀性是由道體的物質性所決定的。對道性的把握,決定於修道者的悟性也即理性思維。道的境界越深,悟性越高;悟性越高,識道的能力越強。所謂修德悟道,就是強調“修”、“悟”二字,修是修正,是要不斷地揚棄自我不符合客觀規律的思想意識;悟是體悟,是要把直覺思維寓於理性思維之中,只有理性思維或者只有直覺思維都不可能獲得真理。宗教源於直覺思維,唯物論源於理性思維,而老子的道德論是直覺思維與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物——識道是直覺思維,修德是理性思維。三、道境,即識道者通過反思默修所進入的忘卻自我、沒有煩惱、逍遙無礙的靈明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個“道”同於後一個“道”,都是名詞“道路”的意思,但前一個“道”特指聖人之道。中間的“道”,是名詞用作動詞,爲“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沒有體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也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個“名”是指沿聖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樸”之名(二十五章);中間的“名”,是名詞用作動詞,即“求得”、“佔有”的意思;後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聖人內求,所得之名,雖虛而實;常人外求,所得之名,雖實而虛。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無:道性。有:道體。“有”和“無”不可分,有“有”就有“無”,有“無”就有“有”,它們是對立存在的。“有”爲實,“無”爲虛,道體爲實,道性爲虛。道體生成天地萬物,爲天地萬物之母;天地萬物的生成必須是合乎道性的,故天地萬物始於道性。“有”和“無”的關係,就是“利”和“用”的關係(十章),而不是道體與萬物的生成關係。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故:因此。常:常常。道性是永恆的、真誠的、無私無慾的,我欲“觀其妙”,就必須“無慾”。這是說自我之性須符合道性。無慾:沒有自我外在慾望。自我外在慾望即目之色慾,耳之聲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體之親欲和名利之慾。自我慾望在外,而妙景在內,所以,只有無外慾,才能進入客觀存在的道境,體會大道之奧妙。妙: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腦透過心靈對微觀世界的直觀感受。這一妙境,用莊子的話說,就是“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排。”(《莊子·大宗師》)意思是說:這一境界是最適宜的,妙境來不及應接,心笑來不及安排。其實,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說的“極樂世界”、基督所宣揚的“天堂”的境界和穆聖所謂的“天啓”的境界。
    有欲:自我之知欲即體“無”之慾。徼:是邊際、邊界的意思,這裏是指矛盾的對立層面。“觀其徼”,就是於“觀妙”之中尋求矛盾雙方的本質聯繫,揭示事物發生、發展的內在機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個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內因和外因、量變和質變、對立和轉化等都屬於“觀其徼”的範疇。
    “觀其妙”是統一說,面對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條件是“無慾”;“觀其徼”是對立說,面對的是現實世界,前提條件是“有欲”。要想實現人生之“大欲”,必須從“無慾”入手。只有“無慾”,才能進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從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會。“無慾”是實現“有欲”的方式和策略。這裏,“無慾”和“有欲”是相反相成的。“無慾”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觀規律、有害於生命的慾望;“有欲”是增強符合客觀規律、有利於認識和改造人類命運的慾望。越是“有欲”,越有追求“無慾”的堅強意志;“無慾”的精神境界越高,人生價值越大。因爲只有體悟大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從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此兩者”,指“妙”和“徼”。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鬥爭性是相互連結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矛盾的統一體,矛盾的鬥爭性存在於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包含矛盾的鬥爭性,故說“同出而異名”。
    “玄”,古字爲“ ”,是象形字,即對道體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繪。在微觀世界,不論是人體基因組,還是電子、質子、夸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運動形式存在的。現代科學技術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說明了世界的本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認識了世界最根本的運動規律,也就把握了世界的本質。把握不斷旋轉運動着的“玄”是探索和認識人生、社會以及宇宙奧妙的門戶。這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
    首章開宗明義,確立了道的哲學概念,並向世人說明:人類的康莊大道不是常人之道而是聖人之道,人生的意義也不應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內在的真樸。
    老子的哲學思想是徹底的自然主義。馬克思說:“徹底的自然主義或人道主義,既不同於唯心主義,也不同於唯物主義,同時又是將這二者結合的真理。我們同時也看到,只有自然主義能夠理解世界歷史的行動。”。馬克思的這一自然主義的定義,恰如其分地說明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和馬克思雖然同是唯物論者,但老子的自然主義不同於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他們最大的不同在於認識論的不同。這裏,我們不妨把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稱爲宏觀認識論,把老子以自身爲修證對象,不借助人的外觀器官和科學儀器,而是藉助心靈對細胞、原子作直覺思維的認識論稱爲微觀認識論或直覺認識論。天地是大宇宙,細胞(包含原子)是小宇宙。宏觀世界是自我的世界,微觀世界是心靈的世界。一切宗教產生的基礎就是直覺思維,只不過他們對直覺思維的對象沒有能夠做出科學的解釋而已,這也是宗教徒陷入唯心主義泥潭的關鍵所在。   
    道的概念方式如同“自然”一詞,“自然”既有宇宙的含義,又有宇宙規律的含義,宇宙規律體現於宇宙萬物;道既有細胞這一小宇宙的含義,又有其內在的運動規律的含義,運動規律體現於道體。作爲實在的道的概念不同於宇宙的概念,道是本質,宇宙萬物是現象;道是母,宇宙萬物是子;道寓於宇宙萬物之中,宇宙萬物是道的外在形式,認識現象必須透過本質。作爲規律、法則來講,道和自然是相同的,道體所體現的客觀規律與宇宙規律是一致的。
    道,是世界的本原,體現着世界發展變化的根本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和可以認識的。老子的認識論相反於傳統的認識論,儘管有些哲學家、科學家認識到直覺思維的重要性,但是都沒能指出具體的、科學的認識方法。只有確立老子的微觀認識論,才能全面地、立體地看待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質。宏觀世界統一於微觀世界,認識且只有認識微觀世界,才能真正認識宏觀世界。宏觀世界具有無限性(其大無外),而人的外部感官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雖然現代人藉助於高科技成果,但還是不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微觀世界儘管也具有無限性(其小無內),但是人的心靈的認識能力也是無限的,並表現爲立體的整體觀念。心靈的認識能力取決於自身修養功夫,功夫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老子的識“道”體“無”思想即微觀認識論,是科學的、辯證的。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涵蓋天地,無所不包,但它首先以人體科學爲理論基礎,並由養生理論擴展到治國理論,所以,《道德經》既是治身理論,又是治國理論,治身和治國是密切聯繫、相互印證的。我們知道,人的肌體是細胞的集合體,每個人大約有60萬億個細胞,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小靈子,相當於國家的一名成員;大腦是魂的居所,相當於統治者的首府;魂是自我之主,相當於國家的統治者;骨骼相當於國家的政府機構;精氣是肌體的養分和能量,相當於物質財富;血液循環系統,相當於道路交通;免疫系統,相當於司法系統;神經系統,相當於信息網絡;消化系統相當於工廠企業……。明白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身國同構理論。
    人是哲學永恆的主題,離開了自我修證而片面強調哲學理論,哲學就顯得空洞,很難爲所有的人所接受。哲學的大道必須從認識自我開始。哲學要想解放全人類,必須首先解放人的心靈,或者說人類社會的健康之道首先應是自我的健康之道,這就是老子的聖人之道,也是老子哲學的最大特點。
 
二章 聖人之治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美,凡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惡,凡指一切醜陋的事物。
    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這說明醜陋的東西已經遍佈天下;當人們都在爲美好的善行而歡呼的時候,這說明不善已經充斥整個社會。            ;美醜和善惡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之所以知美,是因爲有醜存在;之所以知善,是因爲有惡存在。至道之世,人們不知有醜惡,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順其自然,發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那些以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爲人生觀的人,爲了追求名利,往往用假美、假善來僞裝自己。因爲集美善於一身則名利雙收,而美善存僞,醜惡即生。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故:所以的意思。通過對上句美醜、善惡這兩對具體矛盾具體分析,揭示出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轉化的規律,進而引出下文。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它們的關係都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如果不能辯證地看待它們,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決。世人無不追求有、易、長、高、聲(名聲)、前,而厭惡其反面,其結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學,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須向“無”中求;求“易”必須重視“難”;欲“長”必先始於“短”;欲“高”必先爲於“下”;欲播聲於“外”,必先發音於“內”;欲處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後”。總之,要以辯證法的觀點,從所追求事物的對立面着手,讓其自然而然地由量變到質變向正面轉化。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連詞,承上啓下,通過總結上文得出結論。
    人生一世,誰不想有所作爲?要想社會安定團結,不實施教化怎麼能行?因此,“有爲”和“言教”成爲社會的普遍觀念。然而,根據對立轉化規律,強調自我有爲,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無所作爲;強調言教,必然導致人心不古、道德墮落。所以,社會上的醜惡現象都是片面追求“有爲”和“言教”之過。“有爲”的對立面是“無爲”,“言教”的對立面是“不言之教”,爲了實現無所不爲和社會淳樸的教化目的,所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這正是具體運用了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對立轉化規律是宇宙萬物最根本的規律,也是老子辯證法的靈魂。
    聖人:就治身而言,指體悟大道、返樸歸真的人;就治國而言,指理想的統治者即神聖法律的代言人。
    “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爲辯證法大師的老子向世人推出的濟世安民的兩大法寶,是對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的具體運用,也是聖人治身、治國的最根本措施。
    我們須知,老子的《道德經》是治身理論和治國理論的統一,治國理論源於治身理論,只有從治身和治國兩個方面去闡釋《道德經》,才能明白老子偉大的哲學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說“處無爲之事”。就治身而言,處無爲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虛己守靜、無私無慾、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無爲”不是無所作爲,而是自我不帶有任何主觀偏見始終遵循客觀規律讓規律發揮作用。“無爲”的目的在於大有作爲、無所不爲。欲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採取辨證的觀點: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靈,解放心靈的過程就是凝聚真樸的過程,凝聚真樸的過程就是強身建體的過程,樸成則以樸治身。自我“無爲”,才能充分發揮體內每個細胞的內在協調作用,使真樸得以逐漸形成;自我“有爲”則靈受制於魂,靈受制於魂則真樸不現。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樸的力量是無限的。我“無爲”事樸,樸“無不爲”治身。以樸治身,則百邪不侵,百病不生,自由、幸福、健康、長壽之目的也就達到了。就治國而言,處無爲之事,是要求統治者不要玩弄心計,搞獨裁統治,而是虛己謙下,無私忘我,還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全體人民的智慧,建設公平、公正、正義的國家法律。總之,就是拋棄人治,施行法治。統治者“無爲”,法律纔會健全、神聖,以神聖的法律治國,國家必然有持久的繁榮和穩定。統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是無限的。“處無爲之事”,收穫的卻是無所不爲的成果。與之相對的是“有爲之治”,而有爲之治是所有階級社會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它強調的是統治者以一人之心或少數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有爲的背後是個人英雄主義,是英雄史觀。有爲之治正是阻礙社會發展,產生歷史悲劇的根源。
    現在,人們對老子的“無爲”思想認識不明,是幾千年封建思想的餘毒在作怪,人民羣衆還沒有真正覺醒的緣故。統治者的有爲觀念,必然導致官僚主義和個人崇拜,而官僚主義和個人崇拜又必然導致政治腐敗和社會混亂。
    “處無爲之事”是言“治”,“行不言之教”則是言“教”。和“不言之教”相對的是設言施教。設言施教是希望利用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思想觀點去影響、支配所有的人。有人說,言教只是一種語言遊戲和思想控制的拙劣形式。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因爲它不可能觸及每個人的靈魂,徹底改變並鞏固所有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造就真正意義的人和健康向上的社會。“不言之教”則是通過每個人的自身練功實踐活動去參悟大道,實施自我教育,並自覺自願地摒棄與客觀規律相違背的自我意識,使之逐漸統一到客觀規律上來。所以,“不言之教”所追求的教育成果是創造全社會的共識,形成共同的道德觀念,因爲世界的根本規律是至誠不移的。這一共識的形成必然成爲改造現實世界的巨大物質力量。“不言之教”實際上是將人類的修養見諸解放心靈、求證大道的實踐過程之中,是對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
    “不言之教”關注的是人的靈魂,但又不同於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信奉的是上帝和真主的說教,說教即“言教。”值得辯明的是,佛教和道教的根本不屬於宗教。宗教是講世界是由唯一的神創造的,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佛教和道教則不同,佛教是講世人皆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身成佛。所謂佛,是大徹大悟的人,而不是主宰世界的神。道教講修道成仙,所謂仙,是通過自我修煉塑造出了與自我對立的陽神的人,這一陽神就是樸,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成佛和成仙的人物,但他們要麼是師徒關係,要麼是同學關係,都是自身修煉的結果,他們之間只有境界的不同,沒有身份的不同。佛教和道教雖然也具有太多的“言教”即鬼神說教的成分,但這只是後期的演化,其根本還是沒有脫離“不言之教”。奉老子爲始祖的道教已經偏離了老學的宗旨,成爲和佛教相通的具有出世思想的組織,但是,他們的出世思想是有其歷史原因的。總之,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以及佛教、道教,都是老子樸學的未完成式,它們或深或淺地解釋了對大道的認識成果,但還沒有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消除宗教,讓人類文化歸結到老子樸學思想上來,世界纔會和諧有序,人類才能消除信仰危機,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不言之教”的宗旨,是要求萬物之靈的人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以嚴肅的、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通過自身實踐去開啓那個真實存在的既不屬於上帝也不屬於他人的心靈家園,並利用潛在的智慧,來指導人生和社會實踐活動,爲實現“小國寡民”的人間天堂而創造人生價值。“不言之教”,既使靈魂有所寄託,又不去爲了靈魂得救而犧牲了塵世生活,因而是積極的、科學的、無與倫比的施教措施。
    “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實踐和認識的高度統一,是基於微觀認識論並通過自我身心健康來檢驗真理的。“處無爲之事”是法治,“行不言之教”是德治。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才能確保人類的和平及人生幸福。“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學的方法論,也只有真正體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這一哲學方法論。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物涌現而不躲避矛盾、推脫責任,真樸生成而不佔爲己有,追求有爲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爲不居功自傲,功勳才永不磨滅。——這是聖人的本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說聖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卻把功勞記在了聖人身上。正如泰戈爾所說:“你從不尋求名聲和崇拜,可是愛之神卻發現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無功。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中心論點是“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整部經書的總綱,以後各章論述都是圍繞着“無爲之治”和“不言之教”這一辯證法的基本原理而展開的。
    處於“有”的層面的人,總是以自我爲中心,強調有爲,追求功利,施行言教,其結果只能是強化自我意識,加劇自身矛盾和社會矛盾。人類只有徹底轉變人生價值觀念,參玄悟道,追求真樸,才能超越自我,創造真我,取得“無爲而無不爲”、不言而勝於言教的成果。
    我們知道,《道德經》是以自身修養功夫即以生命科學作爲理論基礎的。現在,人們把我國古代的修養功夫通稱爲“氣功”,但是用“氣功”二字來說明道家功夫是不恰當的。它只強調了氣的功能,目的也僅僅是爲了強身健體,其認識境界不明確,指導思想狹隘。道家功夫是基於微觀認識論,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爲根本目的,以返樸歸真爲最高原則,要求在內創造無限自由的精神天堂,在外創造“小國寡民”的人間天堂。而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是在悟道修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實現的,是不爲而爲,無私而成其私。因此,我們不妨稱道家功夫爲“道德功”。道德功是自我通過練功實踐活動,平衡陰陽,創造真我,開啓智慧,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使自我意識完全符合客觀規律,從而更好地追求人生幸福的功夫。
    道德功的三要素是:正念,正身,正術。正念(或稱正心),是指要樹立合乎道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人生法則統一於宇宙法則;正身,是指端正自身,使身姿合乎修道要求;正術,是指要正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包括導引術、吐納術、存想術、房中術等。道德功是嚴肅的人體科學,忽視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是極其危險的。正術的背後是強調尊師重教。
    修煉道德功依次出現的境界是:一、自我回憶。在道境之中直觀人生歷程。二、自我透視即返觀自身的內部構造。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說的“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就是這一境界,我國的中醫理論即基於此。三、細胞、微粒透析,直觀人體基因組和微觀粒子,破譯基因密碼和宇宙密碼,徹悟人生規律和自然規律。四、返樸歸真。
 
 三章 無爲之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尚賢:標榜賢良,崇尚有爲。在專制社會裏,賢與不賢,是以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的,符合統治者利益需求的,樹爲賢人,可得高官厚祿,從而名利雙收。尚賢的結果,是使人們在名利的誘惑下爭做表面文章。因此,賢多是假賢。在聖人之治的社會裏,人們不尚賢而尚法,真正的賢良,是依法辦事的人。所以,只有“不尚賢”,纔有不爭名、不爭利、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真賢出現。
    難得之貨:凡指那些憑藉正常手段從正常渠道難以得到的東西。有之則貴,無之則賤,致使人的慾望膨脹而成爲盜賊。
    見可欲:見,通“現”,呈現、炫耀的意思;可欲,指可以使慾望膨脹的東西,指美色。欲可抑不可縱,統治者不炫耀美色,人們不因此而迷亂心性。心性不亂,則身心健康,社會安定。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
 
    聖人之治,即“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虛其心,即正心,是修練道德功的首要條件。練功時,要平心靜氣,忘懷名利得失,掃除心中的一切私心雜念。心虛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生樸。虛其心的目的不是讓心空着,無所事事,無所適從,而是積極主動地打掃出潔淨的家園,接納那至誠不移、至高無上的心靈。它是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實現返樸歸真的必要條件,是人的能動作用的具體體現。當今社會,人們不是“虛其心”,而是“實其心”,名利充滿心田,終日心事重重,勞苦愁煩。一虛一實,則聖凡有別。
    虛其心是道家的人生原則。基督教則不同,它的人生原則是“交託”,就是把自己的一切交託給主,讓上帝來主宰自己的命運,因而是唯心的、消極的、被動的。佛教的人生原則則是“放下”。佛教認爲,人生來是苦的,一切改變命運的努力都是枉然,只有持齋唸佛,來世才能進入極樂世界。這種放下一切,寄人生希望於來世的思想觀念無疑是消極的、悲觀的。——這是宗教化了的佛家思想。本來,佛家的“放下”同於道家的“虛其心”。佛家認爲,現象世界的一切是虛幻不實的,只有放下對錶面現象的執着,才能明心見性,覺悟人生,修得六神通。虛心、交託、放下,雖然都含有順其自然、不執着於自我的意思,但因其世界觀不同方法論就不一樣。
    實其腹:正念既來,則心平氣和,此時,精神內守,外慾不生,身心放鬆,呼吸自然。以後天之氣,煉液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待到精足、炁滿、神全,則小腹如孕婦一般,這纔是真正的“實其腹”。彌勒佛的海肚,不是吃出來的,那是修煉有成的象徵。當今社會,人們追求的不是精足、炁滿、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餚。兩種不同的追求,必然造就兩種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弱其志:削弱自我主觀意志,一切順其自然。只有淡化主觀意志,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心靈的作用,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同樣,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羣衆的智慧和力量,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未體道之人,總是個人英雄主義佔上風,缺乏法治觀念。然而自我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觀規律,以法治國,才能取得無所不爲的業績。人類歷史表明,是歷史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創造了歷史。信奉個人英雄主義是唯心史觀。
    強其骨:中醫理論認爲,腎爲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強弱,是由精氣決定的。人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莫不與精氣的盛衰有關。所以,道德功是以固精養氣爲第一要義。精氣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強健,則肌肉豐滿,而骨強體健,是開啓精神天堂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
    常使民無知無慾:這並非是聖人的愚民政策,而是體道的根本措施和開發潛在智慧、修養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無知無慾”,是精神已經進入道境,處於直覺思維狀態,此時此刻,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自我外在表現卻是“無知無慾”的平靜狀態。“常使民無知無慾”,就是使民“常回家看看”,自我精神只有經常沐浴在美妙的心靈家園裏,才能認識自己,從而陶冶情操,昇華自我。
    使夫智者不敢爲也:這是說,能夠經常進入“無知無慾”狀態的人,都已經具備了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功能,那些侷限於自我,平時善於投機取巧、玩弄心計、耍小聰明的“智者”,在他們面前,如同小巫見大巫,自然不敢胡作非爲;有道者“無爲”,方有大智大慧,這自然會啓示並促使那些“智者”自覺自願地從“敢爲”轉向“不敢爲”。
 
 
 爲無爲,則無不治。
 
    只有清靜“無爲”,才能取得無所不治的成果。自我“無爲”,樸“無不治”;統治者“無爲”,法“無不治”。治身之道,在於樸治;治國之道,在於法治。
    本章的主題是“爲無爲,則無不治”。體現了老子關於有爲、無爲的辯證思想。崇尚人治的統治者“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誘之以金錢、名利、美色,致使天下人爭權、圖利、貪慾,結果是社會混亂,天下紛爭。只有施行無爲之治,才能實現天下大治。
 
 
 
 四章 不言之教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衝:通盅,虛的意思。道的境界是心靈的世界,它的空虛,是相對於自我世界而言。
    淵,形容道境深遠,找不到邊際。
    道的境界是虛幻的,但它虛而有物,它的無窮妙用對於得道之士來說,是永遠不會感到滿足的。因爲,在心靈的世界裏自由翱翔是最快樂的,也最能滿足人的天性。在浩瀚無際的道境之中,蘊藏着天地萬物的本原。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銳:自我銳氣。紛:不切合實際的紛紛之想。塵:指現象世界,相對於本質世界。
    暢遊於大道的美妙境界裏,徹悟了人生真諦,獲取了大智大慧,原先那種不可一世的自我銳氣被挫消了,一切與我無益的紛紛之想得以化解;原先那種狂喜、憤怒、悲觀、傲慢等情緒化的目光,得以和心靈之光充分調和,取而代之的是不卑不亢、溫和慈祥的目光。以合乎道的觀點來看待世間的美醜、善惡、榮辱、貴賤。這時的人才是清醒的、覺悟的。“不言之教”的功用體現於此。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湛,是說道的境界非常清晰、明澈。似或存:好象有人存在。
    既然道的境界是靈明清澈的,如果有人存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而不能說好象有人存在;既然說好象有人存在,就和“湛兮”二字相矛盾。其實,這裏的“似或存”是一種猜疑的說法,意思是說:大自然實在是奧妙無窮,它有着至誠不移的規律性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好象有人在背後主宰着宇宙。這就象今天人們懷疑上帝的存在一樣:如果說沒有上帝的存在,那麼日月星辰的運轉,四時的交相更替等現象,怎會這樣有規律性呢?“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是似問實答,是說孕育世界萬物的是隱而不顯的自然法則,而不是上帝。因爲自然法則是永恆的,它在上帝之前就存在了,從而否定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說法。   
    本章旨在說明不言之教的巨大功用。自我只有親歷道境,不爲現象世界所羈絆,才能獲得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道是虛幻的,又是客觀存在的,正是它的虛,纔可充實人們的心田。有了充實的心田,就可以挫銳解紛,和光同塵。把握了世界的本質規律,就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五章 衆生平等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芻狗:古人用穀草紮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靈的狗。雖結草而成,但祭祀的人卻視其有魂靈而裝飾打扮並侍奉它們,以求福於天地神靈。待大禮已畢,芻狗的魂靈升入天堂,它也就還原爲紙草了,或者以火焚之,或者任人踐踏。
聖人以百姓爲芻狗,實質上是視百姓若神靈,從而敬重他們,保護他們,服務於他們,目的是爲了國泰民安。一旦有人靈魂喪失,做出有害於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會遭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唾棄,如同喪失了魂靈的芻狗。
    萬物雖爲天地所生,但無一物爲天地所偏愛。天地統治萬物利用的是至誠不移的自然法則,萬物的生長髮育,只能遵循這一法則,否則就會受到嚴懲。聖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聖人是由人民推舉產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律的執行者和捍衛者。在聖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治觀念,而不能存有“仁”的觀念。有了“仁”的觀念,就會以自我爲中心,用權力代替法律,這樣一來,法律就會失去威嚴,社會就會滋生罪惡,百姓就要遭殃,這纔是統治者最大的不仁。
    “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纔有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誠不移的自然法則來體現;聖人至仁,用完善的社會法律來體現。另外,“天地不仁”是萬物平等的思想,“聖人不仁”則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橐籥:用手操作的鼓風工具,即風箱。
    天地之間,風霜雨雪,電閃雷鳴,皆爲天地二氣激發滌盪所致,萬物生生不息,無不依賴此氣。如果把天地比作一個大風箱,那麼人體就是一個小風箱。風箱的作用在於使爐火更旺。如果用風箱的原理來治身,則生命會更富有激情,生命力會更強。具體要求是“虛”和“守中”,反對“動”和“多言”。“虛”貴在心意不動,目的在於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即“不屈”。“虛”並非形不動,而是反對躁動,躁動則“火”滅。
    “多言”,喻鼓風的次數。“多言數窮”,是就鼓風的速度和風箱的效果而言,速度太快反而起不到預期的效果。“不如守中”,是說既要發揮風箱的作用,又要始終把握火候,當武則武,當文則文,“無過而無不及”,以“不屈”、不“出”、不“窮”爲度。
    就治國而言,這一節要求統治者要虛懷若谷,不可妄言妄動,炫耀自我威風,應始終把握法律這一火候,以至公之治實現至仁之德。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道中真炁不脫,才能成爲化生大道的母體。化生大道母體的門戶,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來,纏纏綿綿,若有若無,不可刻意求之。          “守中”的目的在於“穀神不死”,自我之所以能夠孕育真樸,全賴此火候。玄:道體,含有道的境界。天地根:天根和地根。綿綿若存:天地相接,二氣相交,纏纏綿綿,不要過於執着。“用之不勤”:強調應有所剋制,不可操之過急。
    就治國而言,這一節是強調精神的溝通作用。只要統治者和人民羣衆同心同德,一切按客觀規律辦事,人間盛世自然來臨。
    本章是老子的人人平等思想,而人人平等要靠完善的法律來體現。治理國家決不能憑藉統治者的自我主觀意志去任意發揮,必須“以百姓之心爲心”,逐步完善法律法規。只有用牢固的法治觀念取代統治者的自我“有爲”思想,社會才能持久穩定,國家才能健康發展。這就是統治者的“不仁”之仁。
 
    六章 利他主義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自生:爲自己謀生。
    天地之所以長久,因爲天地都不爲自己謀生。天和地是對立統一的、不可分離的,天因地而生,地因天而存。天地無私,故能天長地久。所以,無私才合乎自然規律。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作爲萬物之靈的人同樣也不例外。身體和靈魂的關係就象天和地一樣,是相互依存的。靈魂依賴身體的養育而存活,身體需要靈魂的協調而生長。只因靈魂是以真氣的形式隱藏於體內的,不爲人的眼睛所見,所以,世人養生注重的只是有形的身體而忽視了無形的靈魂,這是人生痛苦的根源。爲了有形的身體而生活,人生的價值觀自然就是無止境地追求金錢財富,目的在於以有形養有形,滿足自我外部感官的需求。這樣一來,身體就有災難了,因爲人的慾望是沒有滿足的。無盡的慾望必然導致陰陽失調,內外失衡,身體各種疾病接連不斷,以至於未老先衰,黃泉早赴。聖人則不是這樣,他明白靈魂和身體的關係,即只有保持靈魂和身體的平衡,才能確保身心健康。因此,聖人治身不片面追求有形物質來養身,而是先育法身。——法身是靈魂的化身,正氣的凝聚,相對於有形的肉體——色身而言。《西派真傳》說:“抱吾法身,養吾色身,色法兼養,性命雙修。”其結果是法身未現,色身卻首先得以強壯——“後其身而身先”。因爲健康的身體是法身顯現的基礎。
    呵護法身的過程,就是修養色身的過程。道德功要求正身、正念、正術。端正身姿可以舒血暢氣,利於調息凝神,主動入靜。端正思想意識,可以集中思想,排除外在的七情六慾,消除私心雜念,心存每個靈子。調整呼吸,煉精化炁,可以協調陰陽,按摩內臟,加強心臟和腸胃的功能,改善氣血循環,有利於新陳代謝以及積蓄精氣和能量,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存想可以凝神,獲得心靈的寧靜,有利於靈魂和肉體的內在和諧。一旦掌握了練功的要素,並持之以恆,功力就會逐日加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得以逐步增強,身體自然而然變得精力充沛、骨強體健。這就是“後其身而身先”。一個多災多難的身體是養育不出變化莫測的法身的。值得強調的是,練功須有名師指導,正確利用各種道術,嚴肅對待練功過程。只有志向,沒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很容易用迷信的觀點看待練功中出現的幻覺現象,以致走上自殺、殺人的邪路。
    聖人把色身置之度外——“外其身”,始終關注着法身,反而延長了壽命——“身存”。色身和法身是對立統一的,我無私以養法身,法身無私以治色身,法身存則色身存,法身失則色身亡。
    道德功是內功、靜功,不同於當今轟轟烈烈的體育運動。可以說,身體的內部矛盾是決定身體健康與否的主要因素,只注重外因而忽視了內因是不符合辯證法的。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並非聖人沒有私心,只是因爲聖人徹悟了大道,才能夠成全他健康長壽的私心。
    聖人“身先”、“身存”之私的實現,是深明先與後、內與外、本與末、人與己的辯證關係的結果。
    老子根據宇宙法則揭示了人生法則,而人生法則又貫穿着社會法則。他的“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正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原形。治理國家,只要時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從而體現人生價值,獲得人生幸福;爲了肉體而活着的人,生命不會長久;爲了人民的利益而活着的人,只要社會存在,他的英靈就會存在,因爲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本章是老子的符合利己主義的利他主義思想。利他在前,利己在後;無私在前,成私在後,無私而成其私。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和社會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要求人與人之間要愛而忘私、和諧相處,由此而形成利他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觀。無私是合乎道的美德,只有用以利他主義、集體主義爲中心的價值觀來取代以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爲中心的價值觀,人類才能實現整個世界和平的最大私心。 
 
    七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合乎道的作風、行爲、智慧、才能。幾於道:接近於道或相似於道。
    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於水的特性。水的行爲表現爲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寵,始終停留在衆人所厭惡的低下、隱蔽之處,所以,水具有近似於道的特性。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衆人厭惡的低窪之地;聖人選擇的住宅則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安定並有利於修道。              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胸懷若谷,從不自我炫耀。
    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無私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避高趨窪,平衡高低,有着至誠不移的規律性;聖人言行一致,以誠信爲本。
    政善治:水可以沖洗污垢,刷新世界;聖人爲政,清正廉潔,懲治腐敗。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內能外,能升能隱;聖人做事,“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    
    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隨着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夫唯不爭,故無尤。
   
    夫唯:正因爲。是承上啓下,總結上文得出結論。
    水的特性近似於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聖人的特性。聖人與世無爭,一切遵循自然規律行事,不主觀妄爲,反而獲得了別人所無法爭到的東西,這正是不爭之爭。一個始終按客觀規律辦事的人,自然不會有過失。
    本章以水的特性闡述了聖人爲而不爭的高尚品質。不爭是順應自然法則,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沒有憂患,充分體現了老子的自然主義思想。
 
    八章 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持:持有。盈之:充滿且即將外溢。行事之功在於持而不盈,倘若盈之,不如停下來不做。否則勞而無功反而有禍。
    “持而盈之”,反映的是功事已到了一定限度。“不若其己”,要求主觀願望應符合客觀規律,應知及時自我收斂。
 
    揣而梲之,不可常保。
 
    揣:捶打。梲之:使之堅挺。借用外力使虛弱、疲軟的東西堅強、挺拔,是不能保持長久的。
    “揣而悅之”,是說只強調外因而不顧及內因。“不可常保”,說明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道德功的修練,正是強調內因作用,只有加強內在修養,蓄浩然正氣,才能確保生命之樹長青。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真氣循任督脈運行,印堂爲必經之地。練功時,真氣穿印堂,透眼簾,過雙目,有珠玉滾落之感,卻不能守於印堂,守則氣滯,氣滯則有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
    “金玉滿堂”,是財富充實(精氣充沛)的象徵。“莫之能守”,說明金玉的價值在於流通,執着於守將會帶來不安和危害。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因富貴而驕橫,必有遺失真我之咎。自古驕兵必敗,不識驕的危害性,必定有終生遺憾。
    社會上有些人,起初爲人民的利益而盡心盡力,以至於富貴加身,本該得到人們敬仰的,卻因其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以至於晚節不保,功虧一簣,身敗名裂,成爲人民的罪人。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這是自然規律。事業已遂,力量至極,則引身退後,這是自覺遵循自然規律,知進而不知退者,禍必及身。<    
    世間偉人,一旦達到事業的頂峯,完成其歷史使命,就應該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效法自然,主動地退位讓賢。“功遂身退”是主動的、積極的。在聖人之治的社會裏,不存在功高蓋主,危及生命的現象。封建士大夫們所奉行的明哲保身,歸隱山林,則是被動的、消極的。
    本章的主題是講功成身退之道。“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千古不變之觀念。無論治身、治國,都不能盲從於自我主觀願望,要剋制自我,去私去欲,一切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而放縱自我,必然招致禍患。
 
    九章 抱朴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載負。細胞是靈的載體,色身是魂的載體。營魄:喻靈魂。營爲先天之氣,也即元氣,爲靈之本;魄爲後天之氣,爲魂之本。靈生於先天,爲陰神或元神;魂長於後天,爲陽神或識神。嬰兒宜靜怕驚,即因魂不全。魂的成長,既受靈的制約,又受後天環境影響。修煉道德功,就在於使靈魂“抱一”。修道以育靈,在於開發潛意識;修德以育魂,在於培育顯意識。人不修煉道德功,則靈潛伏於內,受治於魂。魂統治靈,則以自我爲中心,認識問題必然帶有侷限性、主觀片面性。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是說靈與魂能否和諧同一,是身體健康的關鍵。靈、魂和則正氣聚,正氣聚則法身成,法身成則身心健康。色身如車,裝載靈魂。無靈魂主宰的色身是殭屍,無色身裝載的靈魂是虛氣。同樣,人泯滅了心靈是魔鬼,心靈不以魂起作用則是傻瓜,是沒有能動性的動物。人是由色身、靈、魂組成的三位一體的高級動物,只有三者和諧統一,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人。
    就國家而言,國家是由國土、被統治者和統治者組成的,其成分分別相當於人的色身、靈和魂。統治者脫離了人民的制約和監督,則是魔鬼,是“國之賊”;人民脫離了統治者合乎道德的管理和指引,就會陷入無政府主義的混亂狀態。只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同心同德,國家才能健康發展,否則,國家就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最終導致國破人亡。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專:集中、結聚的意思。氣:漢字中有三個“氣”字,即氣、炁、気,它們都有“虛”的特性,含義卻大不一樣。氣是“氣”的簡化,含有“養”的意思,是天地萬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之氣,也是人的呼吸之氣。大自然之氣有內外溝通、相互循環的特性,把天地萬物融爲一體。所以,人體的健康狀況直接受大氣的影響。炁是人體吸收食物營養形成的精氣,又稱真氣,是人體賴以存活的物質能量。修煉道德功的基礎功就是利用後天之氣,煉精化炁。我們平常人的呼吸是肺部呼吸,也稱胸式呼吸。道德功的修煉,首先要求改變人的呼吸方式,變胸式呼吸爲腹式呼吸,即吸氣時一定要把氣送到腹部,又稱“氣沉丹田”。呼吸時要深、細、勻、緩,這樣腹部就會形成相對高壓,高壓產生高溫,高溫有利於食物的消化,使後天食物精華轉化爲炁。待腹部真氣充盈,真氣自然下衝會陰,逆督脈而上,順任脈而下,完成小週天旋轉,進而打通四肢八脈及周身穴位,完成大周天循環。這一規律也完全合乎現代熱力學原理,即氣體會從高壓區域自動向低壓區域膨脹。可以說,功夫練到這個層次,身體就可以抵禦大氣中邪氣的侵襲,傷風感冒的疾病就不會再發生,萬一發生,我們也可以調動真氣把病氣逼出體外。因爲,“熱的作用在於使分子或原子之間的聯繫鬆弛乃至完全解除,並且使那些沒有聯繫的分子再彼此儘量地遠離。”如果練功之前身體存有慢性疾病,特別是風溼類疾病都可以得到根治。這就如同形成於赤道兩側的熱帶高壓氣流,氣流衝到哪裏,哪裏的寒氣就會被驅逐,冰雪就會被融化。再說気,気是炁的昇華,即神氣,屬高能量粒子流,含有火的性質,可以放出電波,形成磁場。煉炁至気,即可以殺死體內的病毒基因,排除一切疾病,並可以發気爲別人治病。炁轉化成気,即是“產藥”,又稱“結丹”、也即上文所說的“嬰兒”。“結丹”時會出現少食、厭葷腥的反應,有如女人懷孕後的感覺,故又稱“結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就是要求在呼吸上用工夫,煉精化炁,煉炁化気,結成“樸胎”。樸胎即結,須時時小心呵護,直至樸成,樸成,則以樸治身。樸就是法身,若能牢守法身,法身也就能牢牢地守護住身體了。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靜坐之時,要掃除大腦中的一切私心雜念,達到身如槁木,心似死灰,若有絲毫分心,就不會進入道境。“滌除”是“玄覽”的前提,“玄覽”,即“覽玄”,於道境之中直觀道體,體悟世界的本質規律。疵:缺點、毛病,指不合乎客觀規律的思想觀念。“能無疵乎?”是說置身大道之境,體悟了世界的本質規律,能消除不合乎道的觀念、行爲嗎?
    治國、治身,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無私忘我,否則,後患無窮。
 
    愛國治民,能無爲乎?
   
    熱愛國家,治理人民,能施行“無爲之治”嗎?
    國與身同,民與靈同。不論治身治國都必須拋開自我之智,施行法治,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無所不爲的成果。
 
    天門開闔,能爲雌乎?
 
    天門:樸身出入之門戶,位於頭頂正中,其下爲泥丸宮。樸胎結於下丹田,待十月功滿,移入泥丸宮。此時,樸如同剛剛脫離母體的嬰兒,十分嬌嫩,須用心撫養,細心呵護,使之健康成長。滋養到一定火候,天門自動開闔,樸由此出入。出入之初,只讓其在近處活動,並很快收回。漸漸地使其活動時間由短到長,距離由近到遠,出入次數也由少到多,這樣經過長期地鍛鍊,樸可以出入自由。樸成即可以遨遊宇宙,變化莫測。
    正所謂“合抱之木,始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五十八章)雌,相對於雄,有陰柔的特點。“爲雌”,就是守樸。天門開,是出世,出世則守樸;天門闔,是入世,入世則守法。出世是爲了入世,只有出世才能更好地入世,否則,憑什麼濟世安民?“爲雌”,
    是老子的法治思想。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徹悟大道,窺破天機,煉就六通神功,能夠不自我炫耀,一切按客觀規律辦事嗎?修煉道德功達到一定境界即可以破譯基因密碼的時候,就能追憶過去,預測未來。然而,有些未來之事畢竟有其發展的自然過程,預先泄漏天機會給社會帶來不必要的混亂。因此,老子特意強調,儘管“明白四達”,也要甘守“無知”。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生樸,厚德育樸。遵道則生樸,修德以育樸,無德不成樸。
    “生而不有”,是無私之德;“爲而不恃”,是無爭之德;“長而不宰”,是無爲之德。
    無私,無爭,無爲,正是大道之性,合乎道行爲就是玄德。玄德又稱“陰德”,具備玄德,真樸乃成。
    本章是修道育樸的方法和過程,從“載營魄抱一”到“明白四達”,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與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具備了玄德,也就具備了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樸身顯現的前提。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輻:車輪上連接輪輞和輪轂的輻條。轂:車輪中心的孔型部件,外連輻條,內裝車軸。無:指車輪中心的圓孔,是車輪的樞紐。當車的重力施加於車軸時,車軸就會通過輪轂均勻地分配給每一根輻條。輻條在輪轂和輪輞的作用下,相互合作,形成合力,承擔起單根輻條所根本不能承受的壓力。只有這樣,車輪才旋轉不息,完成任重而道遠的負載,從而顯示出車的巨大作用。
 
    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和泥。埴:粘土。用粘泥燒製陶器,使之中空,用來盛物,這是製作陶器的目的所在。器小有小器之用,器大有大器之用,無形的空間決定了陶器的使用價值。
 
    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戶:房門,有出入之用。牖:窗戶,有通氣採光之用。人們建造房子,必須開闢房門,使住房者出入自由;開闢窗戶,使光照充足,氣流暢通,纔不會傷害住房者的身體健康。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通過以上三個論據可以看出,車子、陶器、房子都是有形的(有),而體現它們自身價值的卻是無形的空間(無)。“有”和“無”的關係,就是“利”和“用”的關係。“利”是使用價值的前提條件,“用”是使用價值的決定性因素。所謂“有無相生”,是就“利”和“用”關係而言,利、用關係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有”就有“無”,有“實”就有“虛”,在時間上沒有先後,在主次上沒有本末。但是,我們看待問題的時候,必須以“無”爲本,以“有”爲末,崇本而舉末,這是因爲,我們是處在“有”的層面,只有守住其對立面的“無”,才能利“有”。倘若以“有”爲本,以“有”治“有”,就會加速“有”向“沒有”的方面轉化,這是不符合辯證法的。
    就治身而言,要想健康長壽,就不能只是強調用有形的佳餚來厚待有形的身體,而根本在於關注無形之法身,只要守住法身,健康長壽就會成爲必然。人體就象房子,法身是房子的主人,只要主人不去,房子就不會倒塌。就治國而言,其根本在於神聖的法律,而不是有爲的統治者;只要具有了高度的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國家自然有持久的繁榮和穩定。期待英雄的時代是強盜的時代,是愚昧的時代,是人民還沒有真正覺醒的時代。
    本章的中心是“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具體論證了“有”和“無”也即“利”和“用”的關係,旨在闡明以無爲本、崇本舉末的辨證思想。
 
    十一章 反向思維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這裏指代有形世界的顏色。五音:宮、商、角、徵、羽五種聲音,這裏指代有形世界的聲音。五味: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這裏指有形物質的味道。
    大象無形,目不可視,只因五色亂目,使人迷失了心靈的家園。儘管有形世界,風光無限,但是眼睛的視野,相對於心靈的視野來說,是有侷限的。人們只執着於五色世界,忽視了精神世界,而心靈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
    大音希聲,耳不能聽,只因五音亂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聲音。大道的聲音纔是最真實、最動聽、最感人的。人們只執着於外在的聲音,忽略了心靈的呼喚。而心靈的失聰,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獨可怕。
    爽,是違背的意思。人們貪求口福,喜歡山珍海味,只去滿足口感的需要,卻違背了心靈的渴求。心靈所渴求的是淡而無味卻又韻味無窮的大道。
    追求“五色”、“五音”、“五味”,只是爲了滿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視的是心靈的渴求,違背了“利”和“用”的辨證關係,其結果必然是心靈過早地枯竭,肉體過早地腐敗。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馳騁:騎馬奔馳,喻動之極。畋獵:獵取野物。發狂:心理失常,處於瘋狂狀態。追逐野味,最大限度地滿足感官需求,這樣會使人失去平靜,以至心情狂亂,不能自抑。
    難得之貨:從正常渠道,以正常手段很難獲取的東西。令人行妨:“難得之貨”的誘惑力使人心生奸詐,行爲不端。
    心靈本是寧靜、充實的,一個沒有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人,必定會不停地追求外來刺激和身外之物。這是迷失心靈的緣故。
 
    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
    故去彼取此
 
    爲腹:通過返觀內視即神視來認識大道。神視是反向思維,是對本體世界的客觀反映。認識的條件就是通過修練道德功進入道境,只有進入這一境界,才能知常人所不知。爲目:通過目視來認識現象世界。目視是擴散思維,是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一功能,爲人人所具備。“爲腹”的目的是通過對世界本質的認識直接把握普遍規律,“爲目”則只能通過對外部世界具體事物的認識來總結規律並通過實踐來檢驗。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互相對應、互相聯繫、息息相通的,只要認識了內部世界,也就認識了外部世界。相反,只把目光停留在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上,那麼,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就永遠無法揭示,神祕主義亦將永遠神祕。所以,老子強調要去彼(爲目)取此(爲腹)。認識外部世界的主體是自我,認識內部世界的主體是心靈。要想認識自身內部世界,就必須通過修練道德功來超越自我,解放心靈。
    本章揭示了“爲腹”與“爲目”的辨證關係。實際上就是把上一章的“利”和“用”關係歸結到人體科學上來。表達了以道爲本的微觀認識論思想。
十二章 貴民思想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有驚恐之感,是因爲有榮辱觀念。有榮辱觀念,是因爲以自身爲貴。以自身爲貴,就是以大患爲貴。因爲以自身爲貴,必生名利之心。有名利之心,必生貪爭之念。有貪爭之念,必有大患。“患”的字意是“心外之物成串”。外物多成串,身心能不累嗎!爲了身外之物而不擇手段,禍患能不產生嗎!
 
何謂寵辱若驚?
寵爲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是謂寵辱若驚。
   
    什麼是“寵辱若驚”呢?在有些人看來,人得寵則榮,榮則名利雙收;受辱則賤,賤則無名利可圖。這種觀念都是社會意識形態造成的。在老子看來,因得寵而驚喜的人,是喜名利、貴自身的人,這種視寵爲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寵爲下”。因得寵而驚喜,因失寵而驚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上;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下。目光在上的人,近名利而遠人民;目光在下的人,近人民而遠名利。遠人民的人必有禍患,近人民的人必然獲得人民的愛戴。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爲我有身。
及我無身,吾有何患?
 
    吾:自我、凡我,爲肉體之身,以魂爲主宰。我:真我、樸,是自我修煉有成的結果。《道德經》中的“吾”和“我”,不是同一概念,當區別對待。
    什麼是“貴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因爲有自我觀念,以自身利益爲重。如果到達忘卻自我的境界,超越了功利、榮辱、得失,乃至生死,我哪裏還有禍患呢?
 
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
愛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
 
    所以,如果人民把治理天下的權力託付給我,那麼,我一定以貴己之心貴天下人民。——人以權爲貴,貴天下人的人,必然讓權力屬於人民;如果人民把謀求福利的希望寄託於我,那麼,我一定以愛己之心愛天下人民。——人以福利爲愛,愛天下人的人,必然讓福利屬於人民。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論。論證了榮辱、貴賤、上下、得失的辨證關係,說明貴吾、愛吾的人有驚恐之災,喪身之禍;貴民、愛民的人得天下之貴、天下之愛。這充分體現了老子的貴民、愛民思想。治國之道也是治身之道,二者同一道理。
 
十三章 參玄悟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詰,故混而爲一。
 
    這是老子於道境之中對人體基因組透析後的體悟。
    夷:平坦無阻的意思。這是就基因組的能量場來說的。希:真實、珍貴的意思。這是就基因組所蘊藏的世界萬物的信息來說的。微:細微的意思。這是就構成基因組的物質微粒來說的。“夷”(場)、“希”(信息)、“微”(微物)這三種成分不可過細地劃分,它們共同融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即細胞。細胞是宇宙的縮影,宇宙和細胞的關係,是不同層次的相互對應關係。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說道的境界是清晰、明淨的,其上面不耀眼,下面也不昏暗。你所直覺之景物,無上下內外之分,無視覺障礙,只是一派立體的靈明。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前一個“繩”是動詞,即結繩。後一個“繩”是名詞,即繩子。“繩繩兮不可名”,十分形象地說明了人體基因組的結構及其運動形式。人體細胞的細胞核中包含着來自父母的陰陽兩套染色體,基因組就是染色體上的全部基因,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而成,呈雙螺旋結構,如同一條不停地扭動的繩子,這也就是首章所說的“玄之又玄”。“不可名”,是說無法爲它具體命名。在老子看來無法命名的東西,卻被現代科學命名爲人體基因組,且成爲家喻戶曉的名字。隨着科學的發展,老子所創建的宏偉的哲學大廈之門,必將逐漸爲人們所開啓,併爲整個人類帶來無上的福音。
    “復歸於無物”,是不停運動着的基因組“遠逝”的結果。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種狀態對心靈而言是“有”的層面,對自我而言則是“無”的層面。之所以稱之爲“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說的。
    “是謂惚恍”,是說基因組處於飛速旋轉狀態,閃爍不定。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是說飛速旋轉的基因組是循環往復、無始無終、周流不息的。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修道者執着於古人所遵循的認識世界的道路,用來抵禦今人只追求外在的名利(有)的思想觀念。能夠知道遠古萬物的起源並能認識它們發展變化的規律,是因爲道都作了真實的記錄。這是說,人體基因組是一部記載着宇宙萬物和人類歷史的活的百科全書,只要具備了破譯基因密碼的功夫,也就把握了世界,把握了自我命運。
    現代科學已證明,人類基因組蘊藏着生命奧祕,記載着生命信息,決定着人的生老病死。但在老子看來,人類基因組不僅蘊藏着生命密碼,還蘊藏着宇宙密碼。只要破譯了這些密碼,就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過去和未來。
    本章是老子對人體基因組所作的具體、生動、形象的描述,表明了道是認識真理的真正源泉。老子號召人們“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要再在違背自然規律的道路上走下去。當今人類應當醒悟老子思想,走“返樸歸真”之路,遏制社會只片面追求物質文明而給大自然帶來的毀壞。
 
十四章 有道之士
 
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善爲道者:在修道方面有特長的人。“微妙玄通”:是說“善爲道者”的功夫已進入識玄的境界,思想意識已經和大道相通。這樣以來,他們就具有了奇妙的高深莫測的特異功能,以及一些不能爲常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觀念、行爲,故說“深不可識。”這是總言“善爲道者”的特性。
 
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正因爲深不可識,所以只能勉強地描述一些他的外在形象。
    豫兮若冬涉川:豫,遲疑猶豫,引申爲謹慎小心;豫的另一層意思是歡喜、和樂的意思。綜合起來理解,這一句是說,“善爲士者”潛心修道,始終謹慎小心,即使進入高層境界,理應歡樂、慶賀,但在成績面前卻沒有表現出半點的驕傲情緒,而是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象冬天踩冰過河一樣,時刻小心,以防陷入危機之中。    猶兮若畏四鄰:猶,是慎懼的意思。“善爲士者”與世人相處,無門戶、宗族觀念,無榮辱、貴賤之分,對人團結友愛,謙誠有加。“若畏四鄰”,不是害怕四鄰,而是以禮相待,他不爲有超常的智慧而傲視四鄰,相反卻主動接近他們,以溝通情感和意志。體現的是謙下之德。
    儼兮其若客:儼,是儼然的意思,表明容貌莊重。修道有成的人,對練功的態度是嚴肅的,表情是莊重的。他以樸爲主人,自我不敢妄作妄爲。表現在爲人處世上,他愛人如己,敬重他人,沒有主人的觀念,而是甘做世人的客人,對人有禮有節,不做違背道德的事。因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渙兮其若冰釋:渙,是渙然的意思。修道之人安心靜坐,排除各種恩恩怨怨和名利之心對心靈的干擾,使真氣貫通全身,就會有渾身溫暖如蒸,酥軟融融的感覺,直至自失忘我,這正是渙然冰釋的印證。有道之士悟證了這一道理,在人生的實踐活動中就不會爲身外之物所羈絆,從而全心投入到道的事業中去。
    敦兮其若樸:敦,是誠實、忠厚的意思。大道是至誠不移的,有道之士始終以大道來充實內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斷昇華。因此,他給人的印象必然是至誠不欺、忠厚朴實的。
    曠兮其若谷:曠,是廣闊、空曠的意思。有道之士的功夫越深,道的境界就越廣闊,破譯的密碼就越多。此時,他的視野早已跳出自我的圈子、家庭的圈子、親友的圈子,而是放眼於整個人類的利益。他的山谷般的胸懷,天地般的意志,是常人所不能認識和理解的。
    混兮其若濁:混和濁,都是愚昧、糊塗的意思。有道之士既然徹悟大道,有天地般的胸懷和志向,自然不會執着於個人的名利得失,而是以忘我的精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這在有些人看來,勞碌一生而不爲名利,無異於頭腦簡單、愚蠢的傻子。其實,真正渾濁的是那些執着於個人名利的人。雷鋒式的“傻子”,纔是人類社會所迫切需要的。
    以上七句,是對“善爲道者”的個性分別作出的描述。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誰能夠靜之以道,讓那渾濁的名利之心得以慢慢地澄清呢?誰又能夠動之以道,讓那治國安民的遠大志向慢慢地升起呢    這是老子對世道的憂心和對仁人志士的呼喚。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持有這一功夫的人,不會自我炫耀。正因爲不自我炫耀,才能始終謙虛謹慎去取得新的成就。    這一句,和首句相應,說明了“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原因。
    本章通過對“善爲道者”的形象描述,體現了有道者的偉大人格形象。說明道德功的本質和巨大功用。
 
十五章 歸根覆命
 
致虛極,守靜篤。
 
虛己以待物,虛魂以待靈。魂虛則靈實,魂靜則靈動。守虛至誠,守靜至篤,才能進入道的境界,體悟世界的本質。以篤誠之心返觀內視,以不變觀萬變,這就是修煉道德功的存想術。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這是在道境中觀察萬物變化所得出的結論,是事物的一般規律。道境之中,萬物並作出現,我得以反覆觀察萬物從生到死的發展過程。大千世界,芸芸衆生,無不歸結到大道這一根源(真性)上來。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氣脈舒而內蘊元神,則曰真性;神思靜而中長元氣,則曰真命。孩子之體正所謂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復其天命,此即可謂之道。”(張三丰之《大道論》)“根”即是原神、真性。“命”即是元氣、真氣。常:自然法則魂守靜則元神動,元神動則元氣長。率元神以長元氣,可謂懂得了自然法則。懂得了自然法則,就會明白養生之道。否則,就會妄作妄爲,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來。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懂得了自然法則,才能自我寬容,不以意氣用事,做出有害生命的事情;寬容則不偏私於任何一個器官,讓真氣公允地沐浴每一個細胞;公允地沐浴每一個細胞,才能保全整個身體的健康;只有完全的身心健康,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會遵大道而行;遵大道而行,生命纔會長久,且終身沒有危害。
本章是老子的唯物辯證法。宇宙萬物各歸其根,然而歸根必須覆命。守靜則元神動,守虛則元氣實,元氣充沛則元神旺暢,元氣是元神的物質基礎。這如同精神,精是神的存在基礎,有精則有神,無精則神滅。反過來說,精須神守,有神守護的生命纔會充滿活力。總之,欲歸根、覆命,須守虛、守靜。
 
 
 
十七章 治國原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
 
大道:合乎自然法則的治身之道和治國之道。仁義:仁愛和正義,是人類最美好的思想品德。智慧:人類特有的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也是區別於獸類的主要標誌。老子是體道聖人,深明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矛盾着的雙方是互相對立、互相依存的,只強調一個方面,必然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脫離了大道而強調仁義,就會出現不仁不義;脫離了大道而強調智慧,陰謀詭計就會相伴而生。人們讚美仁義,渴求智慧,是因爲身處大道廢馳、社會紛亂、人性貪婪的時代。如果社會本身就是至純至樸的,人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仁義、智慧還有誰會強調呢?就象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他不會去感激良醫;不是痛不欲生,他不會去渴求杜冷丁;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用不着尋求外來刺激。這裏,老子所要說明的是,舍大道而強調仁義、智慧,是捨本取末、背道而馳。仁義、智慧雖不失爲一付治世良藥,但它治標不治本,再說,有良藥出現,就會有假藥降生。假藥可查,假仁假義則不易識破。強調仁義、智慧的作用,是站在“有”的層面上說法,是不懂得辯證法的精髓,關鍵是沒有體“無”。老子談道論德,是要求人們樹立合乎道的思想,通過自身實踐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用來指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自我與真我之間的矛盾。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孝慈和忠臣,都是受人們尊敬的。家庭需要孝慈,國家需要忠臣,然而孝慈和忠臣的背後卻是家庭不和、奸臣當道,這又是人們所不願看到的。昏亂,是說先有昏君而後有國亂。治國和治家,道理是一樣的,都應該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不改變傳統價值觀念,不端正人的道德意識,只強調孝慈和忠臣的作用,“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現象就永遠不會改變。以上四句是提出問題,針對仁義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負面效用進行了分析,指出大道廢馳、大僞出現、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現象,正是片面強調仁義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結果。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聖”:聖王,泛指人治社會的統治者,如天子、帝王、君主以及獨裁主義者,而不是指老子所說的聖人。“絕聖棄智”,就是杜絕一切背道而馳的獨裁統治,棄絕一切“以智治國”的政治體制。已往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不論是仁治、禮治,還是法制,都是建立在君主帝王的“以智治國”基礎上的,實行的是專制主義。只要消滅了專制主義,人民自然會提高百倍的利益。“絕聖棄智”,是對一切專制統治的徹底否定。仁義思想是站在有的層面上設言施教,引導人們棄惡從善,化解社會矛盾,但這是主觀片面的。在階級社會裏,仁義與否只能以是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因此,仁義必然會成爲統治階級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精神工具,“仁義”的本質就是吃人。“絕仁棄義”,是對套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的徹底否定。“巧”,這裏是機巧、欺詐的意思。“利”,是利己主義。以利己主義的人生觀來指導人生,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不擇手段的強盜、慣偷自然出現。“絕巧棄利”是對名利思想的徹底否定。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信”、“民復孝慈”、“盜賊無有”,就必須“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
 
“此三者”,指“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屬:歸屬、歸結。“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三種具體方式,但是,只用文字來說明是不夠的,所以,還要讓他們歸結到具體的措施上來,那就是“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見(xian):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裏比喻品德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裏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社會法律是神聖的,是在全民的共同培育下生成的,不允許有任何私意的加工和雕刻,否則就有了主觀片面性。“見素抱樸”,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民主法治。“見素抱樸”對應於“絕聖棄智”。“絕學無憂”,是說要棄絕唯心的仁義說教,解除統治階級精神枷鎖,施行“不言之教”。“絕學無憂”對應於“絕仁棄義”。“少私寡慾”,是說要少些個人主義思想,多些集體主義思想,以集體主義取代個人主義。“少私寡慾”對應於“絕巧棄利”。“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本章是政治論。第一部分指出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第二部分指明解決這些社會矛盾的策略。第三部分則指明瞭治國的具體措施。 
 
十八章 聖凡有別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唯”和“阿”,都是表示應答的詞語。“唯”表示尊敬的應答,相當於“是”。“阿”表示不尊敬的應答。只因語氣不同,禮節上也就不同了。這是說,無道社會人們所關心的都是皮毛的小禮小節,而這些禮節所規定的也只能是表面現象,根本改變不了人內在的心靈。但是在等級制度森嚴的禮教統治下,儘管都是表面現象,但是還必須學,必須做。不知“禮”就會遭到別人的侮辱。在“有禮”的社會裏,說話做事須時時小心,步步留神,稍不注意,碰上懂“禮”的人,就會讓你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要了你的性命。不行“善”就得不到外界的讚譽和認可,因而一生無名無利。但是,倘若你懂“禮”、行“善”,有了“禮”和“善”的面具,哪怕是十惡不赦之人,名利也會向你招手。於是,人們爲了追求名利,都去學“禮”、行“善”,反正都是表演給別人看的,管它真和假。在無道的社會裏,只有無理霸道、奸詐機巧的人才吃得開、行得通,真正的善人卻不可避免地成爲他們欺壓的對象。因此,人心不古,社會紛亂,道德日趨沒落。處在這樣的社會裏,誰還關心內在的心靈呢?於是心靈荒蕪了,像是無邊無際的沙漠。這正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緣故。人們所害怕的是無名無利,也正是名和利,才使得人們荒蕪了心靈,而心靈的荒蕪纔是真正可怕的呀!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熙熙:歡樂、高興的樣子。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時用作祭品的豬、牛、羊。儽儽:在道境中飄浮不定的感覺。衆人熙熙,是歡樂於名利,他們一旦取得了一點點小名小利,就沾沾自喜,那種高興勁兒,就像是吃了帝王賞賜的大肉——樂於利;又象是陪伴着帝王在春天裏登臺觀景一樣——樂於名。儘管他們時時在遭受着統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反而不知不覺,醉生夢死,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衆人皆追逐於外,而我獨守於內,像一隻小船,停泊在心靈的港灣,沒有遠航的徵兆。又像一個還不懂事的嬰兒,天真爛漫,無憂無慮,遨遊於宇宙,像是找不到歸宿——沉浸於大道之境,是最美好的精神歸宿;衆人都歡樂有餘,只有我獨處於心靈的家園,像是連自身也遺忘了——觀賞妙境,享受心靈的無限自由;我是多麼的愚昧呀,總是和大道混爲一體,不敢有一點私心雜念——一切按規律辦事,不敢偏離大道去隨意發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飄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俗人:功利主義者。昭昭:明白一切的樣子。察察:對於名利斤斤計較、精於算計。俗人都能明白一切,唯名唯利,只有我對此糊里糊塗——俗人聰明於小事,而我明於大道。俗人都精於算計,只有我少私寡慾——俗人心在名利,而我志在真樸。內心深沉得像大海一樣,遨遊於宇宙若無止境——心懷高遠,自由無待。衆人都有人生的目的,我卻個性孤僻,以致於被衆人看不慣——衆人皆求“有”,我獨求“無”。得道之士的超前意識及其獨特的個性不爲衆人所理解。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只有我與衆人不同,衆人皆以“有”爲貴,而我以“無”爲貴。孔子說:“民以食爲天”,貴在以有形養有形。而老子卻強調以“無”爲本,以無形養有形。這是老子完全不同於世人的養生之道。道家有言:“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炁補。”由此可見炁的重要性。“食母”,即“食炁”,是道家養生的重要環節也即辟穀服氣術。《黃庭經》說:“神仙道士非有神,積精累炁以成真。人皆食谷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炁。”由此看來,這裏的“母”就是炁,炁是化生萬物之母。不僅如此,也只有蓄養真氣,才能開啓大道之門,這是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源泉。
本章是老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有道之人和俗人、常人的反覆對比,說明有道者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偉大。昭示人們不要捨本逐末,背道而馳,“昭昭”、“察察”於“唯之與阿”、“善之與惡”,而應該以反樸歸真爲人生之根本。  
   
十九章 智慧的源泉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瞳孔。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的品德完全可以根據他的目光作出判斷,目光是心靈的折射。“惟道是從”,是說一個人所顯示的目光,完全決定於他對大道的體悟,也就是說,意境決定一個人的思想意識。道的境界越高深,對世界的認識越深刻,他的目光就顯得越深邃、睿智、慈善。這是總言德與道的關係。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作爲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其存在形式是不停地旋轉運動的。“恍惚”二字皆從“心字旁”( ),表明它屬於心靈的直觀。恍,從“光”,表現爲微觀粒子的運行具有光波性。惚,從“忽”,表現爲光波運行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含粒子性。“惟恍惟惚”,大概就是現代物理學所說的“波粒二象性”。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如果從粒子的角度看,粒子是以光波的形式運動的。光波即物質波。象,是景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如果從光波的角度看,運動的光波具有粒子性。物,是實物微粒。這說明世界的本原即道,具有波粒二象性。現代科學證明,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窈、冥:大道的境界深遠、幽明,雖有精、信,卻不易察覺。精:精微物質,大概就是今天所說的基因。信:基因所攜帶的遺傳信息。衆甫:萬物之始,萬物本原。在深遠、幽明的境界中,還有更加精微的微粒,這些微粒最純真無雜,並攜帶着信息。自古及今,這些信息符號永遠不會消失,可以用來查閱萬事萬物的初始狀態。這說明微粒攜帶宇宙信息,只要具備了獲取這些信息的功能,就可以知道萬事萬物的過去並可以預測未來。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吾,老子自稱。然:這樣,指《道德經》中所描述的社會、人生現象。我是憑藉什麼知道人世間的種種現象的呢?就是根據所破譯的基因信息來認識萬事萬物的。由此可見,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經破譯了基因密碼,因此纔有了《道德經》這一天書。不執着於外部世界的表面現象,而是坐而反觀人體基因組,直視物中之精,精中之信,這是認識世界、把握人生的最上乘方法。
本章是對道的境界的描述,表明人的思想觀念要靠識道來改變。大道蘊藏着世界萬物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奧祕,識破了這些奧祕,就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也就覺悟了,也就具備道德了。這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老子的樸學是覺悟學。覺悟是人生的根本追求,覺悟才能使人類返樸歸真。覺悟與道德的關係:覺者覺道,是就境界而言;悟者悟德,是就意識而言。覺是心靈的甦醒,自我具有了心靈的境界,才能醒悟現實世界。人生應歷經三個境界,一是夢的境界,二是現實境界,三是道的境界。夢的境界是自我完全睡眠以後出現的境界,具有不自覺性、非邏輯性的特點。道的境界是自我完全清醒時作的“夢”,具有自覺性、主動性、邏輯性的特點。它是以聯想作爲信息檢索機制的,但是,道的境界是有層次的,是由近及遠、由大到小、由外到內的,自我境界處於哪個層次,才能檢索哪個層次的信息。道的境界的出現,是思維的能動性、創造性的具體體現。所謂覺悟,就是從一種境界體悟另一種境界,悟透了也就覺醒了。常人缺乏道的境界,只有夢的境界,而夢的境界是虛幻不實的,於人生無益。所以,置身於現實境界中的人,只能以物觀物,以有求有,永遠不能把握真理,悟透人生,因此,人生也就是迷惑的、痛苦的。具有道的境界的人,以道境代替夢境,以本質印證現象,以大道印證現實,從而徹悟人生,徹悟宇宙真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們只有跳出現實的境界,進入道的境界,才能真正地認識自我,認識現實。一個覺悟了的人,就是具備了道德的人,就是解脫了名利的羈絆不爲名利所累的幸福的人。道德功就是覺道悟德的功夫,覺悟的唯一方式就是修煉道德功。
 
二十章 以誠爲本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
 
曲:彎曲、旋轉。曲則全:彎曲、旋轉以求全面認識。有人解釋爲委屈自己,順從別人,從而得以保全自己。這種明哲保身,毫無原則的委屈而求權、求利的做法,是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決不是道家精神。“曲”必須是合乎道的,是有規則的。就養生而言,“曲”是生命之輪的旋轉,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結果。自我通過修練道德功,涵養並積蓄真氣和能量,使之順着身體經絡循環往復,從而使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得到精氣的滋養。真氣充沛,則細胞飽滿、肌肉強勁、皮膚細膩、體形勻稱,這是細胞自形自化的結果。聖人治國,能夠客觀全面地看問題,明白上與下、官與民的辯證關係。國家是人民的國家,要想真正地治理好國家,就應當把自己的才智建立在全民智慧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全面、公正、正義的法律來。“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是對“曲則全”的具體闡述。枉則正:枉,遭受人爲的壓抑而扭曲。身體各種各樣的疾病,大都是心靈受壓抑、氣血不暢造成的。如果人的大腦能時常處於無爲、忘我的狀態,真氣就會處於和暢狀態,從而運轉不息,被扭曲的心靈自然得以矯正,疾病也得到根治;聖人治國,施行民主法治,確保言論自由,從而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種種社會弊端就會及時得到糾正。窪則盈:有些地方因其相對高度低,而自然注滿水。就身體來說,由於真氣衝開了經絡上的各個穴位,不停地繞體運轉,那麼,氣血就會自然補充那些急需滋養的部位,就像流水一樣,低窪之處灌滿以後才能往外流,從而自行調節身體對能量、養分的需求;聖人治國,效法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帶領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敝則新:有些東西因時間長而陳舊,需要用新的來替代。身體內部的各個環節連同每一個基因組織,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只要真氣暢行無阻,基因組織的某一鏈條、環節,一旦出現缺損,就會更新換舊,使之及時得到修復,維持內在平衡;聖人治國,既有健全的用人機制,又有完善的監督機制。任何一個部門的公務人員只要離心離德,就會被及時淘汰,不至於使該部門的工作陷於癱瘓狀態。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
 
求多需從求少開始,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無所獲。聖人深明少與多的辯證關係,所以只“抱一”而爲天下人探求真理。“一”即“樸”。“抱一”就是“守法”,守法才能探求真理。式:法則、真理。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見”,就是忘我,忘我則進入靈明的大道之境界,從而明白人生之真諦。聖人治國,不固執己見,處於忘我的境界,自然能夠接納人民羣衆的意見和建議。“以百姓之心爲心”,必然政治清明。“不自是”,就是不自以爲是,否則,將被大道拒之門外。聖人治國,無執無爲,不主觀臆斷、動轍發號施令,讓人們去聽從他那句句是真理的表面說教,而是讓人們自覺自願地寓教於自身的練功實踐之中。這樣一來,全民的道德水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高,並且穩固持久,代代相傳。“不自伐”,就是不自我炫耀。修練道德功是科學的、嚴肅的,自我炫耀表明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出現偏差,導致走火入魔。聖人治國,有功於人民,但在功勞面前不居功自傲。不居功自傲才能功德圓滿。否則,就會導致有害於人民的事情發生。“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則不思進取,而大道是無止境的。聖人治國,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不搞個人崇拜,並深明功成身退的哲理,有上有下才是“曲”,進是爲了人民,退也是爲了人民。只有讓後備力量跟上來,國家才能持久安定,社會才能持續發展。領導職務終身制,是社會停滯不前及政治腐敗的最大禍根。聖人功成身退,不但與己無損,反而更加美化了他的光輝形象。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其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誠:真實無欺、守信無妄、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以誠待人。總之,誠是做人處世的根本。正因爲聖人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不爭位,由此所造就的聖人形象,是那些一心貪爭功名利祿的人永遠無法與之相比的。古人所說的“曲則全”,哪裏是假話呢?只要心誠,一切都會歸屬於你。“曲則全”這一說法,本是古人的見解,老子對它作了全面的闡述,並強調了“誠”是“曲則全”的必要條件。大道至真,求道必須心誠,心誠則靈。只要具備了誠心,就一定能夠打開道的大門。聖人心誠於人民,所以成爲衆望所歸、人心所向的統治者。這就是“無私而成其私”,“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
本章闡述了“曲則全”這一古人的至理名言。指明不論是治身,還是治國,都必須以誠爲德。大道的本質是真,而做人的根本在於誠。只有心誠,才能成就一切。
 
二十一章 量變質變規律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希:“聽之不聞曰希”。大自然的語言雖然不能用耳朵聽到,但它卻能用事實講話。事實勝於雄辯,在事實面前,我們必定有所啓發。所以,大自然的語言是至理之言。飄風:龍捲風。終朝:一早晨的時間。龍捲風來去匆匆,一般從開始到結束,只有幾分鐘到幾十分鐘,最長時間不過幾個小時。暴風驟雨雖然來勢兇猛,卻不會超過一天就消失了。這種自然現象,雖天地所爲,但不會長久。天地尚不能持久,何況於人呢?這一節旨在說明,人類的實踐活動一定要符合自然規律,要正視自己的力量,不能有激進思想,否則決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求道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欲求證大道,須作長期持之不懈地努力,既要有誠心,又要有恆心。行道也是這樣,一切形式的激進行爲都是背道而馳的。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決不是靠幾個運動就能實現的。大搞暴風驟雨式的形式主義,必然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得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
 
所以,凡是從事於道的事業(識道和行道)的人:所遵循的路線一定要合乎客觀規律,應該得到的東西要隨着正確思想的獲得而獲得,應該拋棄的東西也要隨着錯誤觀念的消失而消失。你的人生道路和大道保持一致,道也樂意接納你;你所取得的成果合乎客觀規律,成果也正是你樂意得到的;你所拋棄的東西合乎自然法則,那麼失去的東西也正是你樂意失去的。這一節是說,不論修道行道,思想意識必須和大道保持一致,你得到了應該得到的東西,必然是你失去了必須失去的東西。合於道的成果要樂於得到,不合於道的事物要樂於拋棄。樂於得必樂於失,有失纔能有得。得與失的關係是相反相成的。
 
信不足,有不信。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衿者,不長。
 
“信不足,有不信”,是承上啓下之句。有些從事於道的事業的人,在得與失之間心思不定,信心不足。“信不足”者,缺乏的是誠心;“有不信”者,是不顧客觀規律,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以下五句就是具體說明不信者的主觀行爲和結果。企:用腳尖站着。雖有一時之高,但決不會持久。跨:跨大步行走。雖有一時之快,但是走不了多久必定要停下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不能順其自然而急於求成,其結果是欲速則不達。自見者,不明:修道者存自我,則不能明於大道;行道者存自我,則喪失民心。自是者,不彰:修道者自以爲是,道的境界得不到彰顯;行道者自以爲是,施政方針就得不到推廣。自伐者,無功:修道者自我炫耀,沒有功德;行道者自我炫耀,名利之心抵消了功德。自矜者,不長:修道者驕傲自滿,功力就不會長進;行道者驕傲自滿,就不可能取得新的成就。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其:上文所列舉的行爲。物:代詞,在經文中有多處出現,有多重含義,當區別對待。這裏指常人。這些行爲,對從事於道的事業的人來說,都是多餘的、無用的,因而也是有害的。對此,常人都會感到厭惡,所以有道的人不採取這些方式。
本章揭示了量變質變規律,旨在說明,一切形式的主觀、激進行爲都是背道而馳的。只有遵循由量變質變規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具有誠心和恆心,才能達到目的。
 
二十二章 對立轉化規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
 
這是老子於道境中對微粒子的直觀和體悟。“有物混成”,是說道是由微物、信息和能量三者組成的混合體(十三章)。 “先天地生”,說明“混成”之物是世界的本原,天地萬物是由它生成的,同時也體現出它的特性。其特性之一:“寂兮寥兮”。寂靜無聲,空曠無際,表明道具有靜和虛的特性。特性之二:“獨立而不改”。獨立存在,始終如一,不爲一切外來勢力干擾而改變本性。表明道具有永遠純真的特性。特性之三:“周行而不殆”。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轉而沒有軌道誤差和時間誤差。表明道的運動是有規律性的,其規律性有誠信的特性。這三種特性即虛靜、純真、誠信,可以作爲天下萬物遵循的本性,加以發揚光大。母:母性、本性的意思。另外,“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如中子)所具有的“行星式”的運動規律。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世界的本原至精至微,應當用“小”來爲它命名。老子不用“小”而用“道”字命名,是賦予“道”字深刻的哲理意義。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爲人的行爲、規則、方法等。老子用“道”字爲世界的本原命名,意在說明認識世界的本原纔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正確道路,而道的運動、發展、變化所體現出來的對立轉化這一宇宙法則(道)就是人類必須遵循的人生法則和社會法則。認識的最高境界就在於識道即“見小”,——“見小曰明”。“明”就是明白由道體所體現出來的對立轉化這一宇宙根本規律,從而爲人類的實踐活動指明道路。道是宇宙的本原,“小”是它的本質,本質是永恆的;“大”是它的現象,現象是變化的。小與大是相對立而轉化、相統一而存在的,所以,又可以勉強用“大”來爲它命名。“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說明萬物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是循環往復的,揭示的就是對立轉化規律。我不知它的名字,就用“道”字來命名吧,還可以勉強用“大”字來命名。大意味着小的消失,消失意味着大與小形成對立,對立到一定程度,大就會向其相反的方向發展。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王佔據其一。大的本質是小,道大,天大,地大,都是相對的,王大也是相對的。這裏,老子把四大之一的王作爲突出的重點,其原因在於人與王的關係最爲密切。貴爲萬物之靈的人還必須接受王的統治,不理順人與王的關係,人也就不再是自由平等的人了。一個“亦”字,旨在說明王作爲人世間的統治者,應當心存大道,明白小與大的辨證關係,倘若不明白對立轉化這一客觀規律,反而自以爲大,那就說明,這時的王已經死了(大曰逝),因爲,他已經遠離了人民(逝曰遠),既然遠離了人民,那麼新的王也就在人民的反抗中誕生了(遠曰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地:地球或者地月系。不論地球還是月亮,它們都具有相對永恆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並且保持最完美的自轉角度。天:太陽或者太陽系。太陽系圍繞着銀河系周而復始地運轉。自然:自然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歸根結底是要求人類效法自然法則,尋求並制訂出完善的人生法則和社會法則,因爲,沒有秩序的人生和社會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是理解道的概念的最重要的一章。老子用道來命名世界的本體,是一字多用,既代表世界的本體,又代表世界的根本規律,既是認識之道,又是實踐之道。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性的,其規律性是客觀的,客觀性來源於物質性。道作爲世界的根本規律,是貫穿於宇宙、社會和人生的。老子的哲學理念就在於爲人類指明合乎自然規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國之道。“道”字的運用,並不是虛構的,而是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物。
 
二十三章 民重君輕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
 
重:指代身體,身體是細胞的集合體,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靈子,所以“重”喻靈、喻國。輕:比喻人的識神即魂,魂是靈的統治者。“靜”應當是魂(統治者)的本分,魂靜則靈安,魂不守靜則靈必躁。練功要求以靜制動,以魂統靈,充分調動靈的作用,只有保持內心平靜,無私無慾,沒有一絲一毫的私心雜念,才能進入道境,安享美妙。遨遊道境,如同看立體電影,各種各樣的驚險場面都可能出現。常言說:“心裏無閒事,不怕鬼叫門。”只要平時行爲端正,胸懷坦蕩,那時自然能夠泰然處之,各種魔幻也就隨之消失。如果平日心中有鬼,待遇見驚險場面,必然心驚膽寒,魂不守舍,或者見景生情,經不住誘惑,這都是走火入魔的關鍵所在。歷來練功的人強調行善積德,道理就在這裏。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君子:指正在修道之人。君子每天的所作所爲,都不會脫離靈魂,意思是說要兼顧靈和魂的內在外在的和諧。君子的道德修養是修與煉相結合的,終日盤腿打坐,是決不會修得正果的。道的精神境界貫穿於人生的每一個環節,體現於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平時的思想行爲始終以道爲標準,祛除外在貪慾,無私無我,然後寓修於煉,以煉帶修,修煉結合,品德和功力同步提高,才能不偏離大道。修道爲了得道,得道爲了行道。精神世界雖有不盡的榮華美景,但不能總是沉浸在裏面,如同超然物外的靈燕,不可能永遠翱翔於藍天,畢竟還是要回到巢穴裏來的。人既要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不能脫離現實世界。只有二者結合,纔有完美的人生。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萬乘之主:指聖上、君主。就一身而言,魂爲一身之主,身重魂輕;就一國而言,君爲一國之主,則民重君輕。既然民重君輕,萬乘之主的君王爲什麼重自己而輕天下人民呢?這是老子對不道帝王們的斥責。帝王不道必然失去民心,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帝王之本。失去民心,人民羣衆就會起來反抗即“躁”,君主之位也就失去了,甚者還會喪身於人民。
本章闡明瞭民重君輕的思想。從治身之道過渡到治國之道,辨證地分析了重與輕、靜與躁的關係,指明統治者應該以民爲國家之根,以德爲治國之本。失去了根本,也就失去了自己,這是老子對統治者的正告。
 
二十四章 尊師重教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善於行走的人,不會留下痕跡。這是比喻那些懂得客觀規律的人,辦事不拖泥帶水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善於說話的人,沒有破綻,別人無以指責。這是指那些有文學修養,善於語言表達的人。謫:責備、指責。善於計算的人,不必使用計數工具。這是指那些在數學方面有造詣的人。籌、策,都是古代用於計數的工具。善於閉守的人,不上門閂別人也不能打開。這是比喻那些有高尚的道德修養而不自我炫耀的人。關楗:門閂。善於結繩的人,不結繩釦,別人也無法解開。這是比喻那些有組織才能,善於團結別人的人。約:繩釦。以上五善,是五類各具才能、特長,可以爲人師表的人。
 
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所以,聖人善於救人,讓那些有知識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沒有知識才能的人,使社會上的人都能接受教育,掌握知識本領,從而跟上時代發展,不爲社會所拋棄;聖人善於救物,是因爲人盡其才,纔有物盡其用。因此,世間萬物纔不會被人類所遺棄。這就是說,聖人已經偷襲了大道,明白了客觀規律。襲明:窺破天機,明於大道。道的世界是萬物平等的天堂世界,同樣,現實世界也只有人人平等,知識、道德水平共同提高,才能實現人間的大同。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所以,那些有知識才能的人,就是那些沒有知識才能的人的老師;而沒有知識才能的人,正是有知識才能的人所必須幫助、教育的。不尊重教師,不熱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雖然各懷聰明,但還是最大的糊塗。這是治理國家最主要的妙竅。這是強調教育之於治國的重要性。人是屬於社會的,社會是大家的,少數人聰明不算聰明,只有全社會的文化道德水平共同提高,社會才能健康發展。
本章表現了老子尊師重教的思想。尊師重教是治國的要妙,同樣也是治身的要妙。現在,教育之於治國的重要性,已經形成社會共識,且不論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是否合道。至於治身之道的教育,則是當今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老子的樸學是造福人類的最佳學問,應當走向現代化,走向科學的殿堂。隱於民間的得道高人,應當主動走出來,以老子思想爲指導思想,爲人類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二十五章 立法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雄:屬陽,喻強者。守:關注、重視。雌:屬陰,喻弱者。溪:漕溪,有融會、融合之意。“爲天下溪”,旨在尋求強者與弱者之間的平衡。常:永恆的自然法則。常德:合乎自然法則的法律思想。神聖的法律是道德的凝聚,法律和道德是統一的。既知人們皆崇尚強者,法律就應該保護弱者,爲天下尋求平衡;爲天下尋求平衡,法律就不會偏離大道,社會纔會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樸狀態。“知其雄,守其雌”,是強調立法要以保護弱者爲出發點,弱者得到保護,就能成爲強者。法律必須是用來保護弱者的,只有爲弱勢羣體撐起保護傘,法律才合乎自然法則。也只有“守其雌”,纔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會上纔沒有恃強凌弱現象。就治身而言,這一句是講煉炁化神。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白:光明。黑:黑暗。式:法則、真理。忒:差錯。無極:大道。既知人們皆嚮往光明,法律就應該關注黑暗,爲天下尋求真理;爲天下尋求真理,法律就不會出現差錯,從而使社會法則復歸於自然法則。法律的支撐點只有着眼於消除具體的社會罪惡,伸張正義,保護公民權利和自由,才合乎大道。社會法律和自然法則沒有偏差,光明的大同世界才能實現。就治身而言,這一句是講煉神還虛。
 
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榮:高貴。辱:卑賤。谷:山谷、鴻溝。樸:原意爲已伐而沒有加工的大木頭。引申爲自然、真質、淳樸,它沒有絲毫人爲的雕刻,完全生於自然,合乎大道。關於樸,有人說,木已伐則生機已絕,日久則朽,故無大用。豈不知,人即是一棵無根之樹。樹是根植於土壤的,人則是根植於大氣的:發爲根,頭爲莖,身爲幹,四肢爲枝,手腳爲葉,腎爲種,心爲果······。老子所說的樸指的是人的陽神,是智慧的化身,爲気之聚,聚則爲樸,散則爲気。仙家稱之爲“金丹”或“大藥”,所謂“靈丹妙藥”就是指樸而言,丹成則百病不生、健康長壽,成爲神仙;佛家稱之爲“法身”,爲法之聚。法身既成,則邪魔不侵並可以降妖除怪。這裏,樸的概念如同道的概念,決不是抽象的,如果說道的概念是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結晶,那麼,樸的概念則是老子賦予人體科學的實踐成果以哲理性意義,關鍵在於強調樸的自然性。合於自然的,纔是純正的、質樸的。治國之法源於治身之樸,身與國同,樸與法同。樸是治身的靈丹妙藥,法是治國的靈丹妙藥。法律歸於淳樸,纔可以造就民衆的淳樸和社會風俗的淳樸。就治國而言,老子的樸相當於西方法學家所說的自然法,都強調法的合自然規律性。但是,法學家們所能強調的只是社會法則和自然法則之間的關係,還沒能深入到自然法則與生命法則的關係上來。而老子的樸的觀念則是建立在天(自然法則)、地(社會法則)、人(人生法則)的整體觀上的。自然法旨在強調人權、維護每個人的平等、自由,而人類真正的平等、自由之法只有通過每個人在追求心靈自由的自身實踐過程中去證悟,或者說,維護人民的自由之法和維護心靈的自由之法必須是統一的。否則,自然法所維護的就是“人之道”而非“天之道”。既知人們皆崇尚高貴,法律就應當關注卑賤,爲天下填平高貴與卑賤的鴻溝;爲天下填平高貴與卑賤的鴻溝,法律才能具足道德,社會必復歸於淳樸。天賦人權是平等的,所以,法律面前要求人人平等,不應當有高低上下、榮辱貴賤之分。就治身而言,這一節是講煉虛還樸。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割。
 
之,指代“樸”。官長:百官之長。大制:國家大法。割:割捨、割裂。樸是浩然正氣的凝聚,而神聖的法律則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凝聚,解出它的每一條款,都是剷除社會邪惡的神聖武器。聖人利用法律,則法律成爲百官之長。所以,國家法律不能割捨和人爲割裂。在專制社會裏,國王就是法律;在法治社會裏,法律就是國王。割捨和割裂了合乎自然法則的法律,社會也就不存在公平和正義了。就治身而言,樸就是法身。但她不是先於自我而存在,而是自我創造的成果,是靈與魂和諧的象徵。樸散則気盈於身,驅逐邪氣,抵禦外侵。聖人治身不以我治而以樸治,樸治則無不治。
本章是老子的法治思想。法律的意義在於保護弱者,戰勝邪惡,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權利,這是確保國泰民安的強大武器;樸的意義同樣在於保護弱者,戰勝邪氣,使每一個細胞享有自由權利,這是確保身體健康長壽的法寶。
 
二十六章 天下神器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將欲奪取國家權力而謀求個人利益的,我預見他們的目的是不會得逞的。國家是由萬物之靈之稱的人組成的整體組織,不可能讓那些懷有個人野心的人去爲所欲爲。執掌了國家政權,不以天下爲公,卻以一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他們必然失去政權。這是老子對個人英雄主義者的正告,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又是獨具匠心的見解。凡是不“以百姓之心爲心”的統治者,都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墜。
 
故:因此。物,指代氣血。祖國醫學認爲,氣與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生命的動力和源泉。氣爲陽,血爲陰,氣與血有陰陽相隨、互爲資生、互爲依存的關係。身體的健康長壽與否,完全取決於氣血能否充分調和。或行或隨:氣爲血帥,血液周流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全身經絡,全在於氣的統攝與推動作用。氣虛而不能統攝,則血常因之而外溢;氣衰無以推動,血必因之而淤阻。反之,氣又不可太盛,太盛則血必躁,血躁則竄行於身,氣的統攝作用也就失去了。“或行或隨”,是強調以意導氣,氣血相隨,根據氣血運行的具體環節施加意念。或噓或吹:噓,緩慢吐氣用以溫血;吹,快速吐氣用以降溫。氣之與血,具有溫煦、化生的作用。血爲氣母,食物生血,血生精氣。血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具有營養滋潤作用。反過來,只有充分發揮氣的能動性,溫煦血液,纔有血滿精足,氣旺神暢。或強或羸:氣與血具有相互推動作用。以氣運血,有時要強,有時要弱,始終小心謹慎,把握火候,靈活運用。強是武火,羸是文火,該武則武,該文則文,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或載或墜:血能載氣,也能衰氣。血之與氣,具有濡養、運載的作用,血盛則氣暢,血脫則氣無以附,可導致氣脫、陽亡。墜,通行本作“隳”,或作“墮”,“隳”和“載”不合對,“墮”則不和韻,隳、墮疑爲“墜”之誤,故改。“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墜。”是道德功的吐納術。治身之道就是治國之道,氣與血的關係就是統治者與人民羣衆的關係。領會了氣與血的關係,統治者也就明白了治國的道理。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過分。不道的統治者實行極端利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對人民極盡掠奪、壓迫之能事,是欺人太甚。聖人去甚,是心懷仁德。奢:奢侈。不道的統治者,最大限度地剝削人民來滿足自己窮奢極侈的生活,是醉生夢死。聖人去奢,是心懷儉德。泰:極;最。不道的統治者驕橫恣肆,惟我獨尊,是無視人民。聖人去泰,是心懷謙下之德。“去甚,去奢,去泰”,是聖人之治。
本章以治身之道印證治國之道,以不道統治烘托聖人之治。統治者無道,故有甚、奢、泰的不道行爲;聖人明道,故“去甚、去奢、去泰”。中心思想還是以道爲本。
 
十七章 治國原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
 
大道:合乎自然法則的治身之道和治國之道。仁義:仁愛和正義,是人類最美好的思想品德。智慧:人類特有的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也是區別於獸類的主要標誌。老子是體道聖人,深明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矛盾着的雙方是互相對立、互相依存的,只強調一個方面,必然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脫離了大道而強調仁義,就會出現不仁不義;脫離了大道而強調智慧,陰謀詭計就會相伴而生。人們讚美仁義,渴求智慧,是因爲身處大道廢馳、社會紛亂、人性貪婪的時代。如果社會本身就是至純至樸的,人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仁義、智慧還有誰會強調呢?就象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他不會去感激良醫;不是痛不欲生,他不會去渴求杜冷丁;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用不着尋求外來刺激。這裏,老子所要說明的是,舍大道而強調仁義、智慧,是捨本取末、背道而馳。仁義、智慧雖不失爲一付治世良藥,但它治標不治本,再說,有良藥出現,就會有假藥降生。假藥可查,假仁假義則不易識破。強調仁義、智慧的作用,是站在“有”的層面上說法,是不懂得辯證法的精髓,關鍵是沒有體“無”。老子談道論德,是要求人們樹立合乎道的思想,通過自身實踐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用來指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自我與真我之間的矛盾。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孝慈和忠臣,都是受人們尊敬的。家庭需要孝慈,國家需要忠臣,然而孝慈和忠臣的背後卻是家庭不和、奸臣當道,這又是人們所不願看到的。昏亂,是說先有昏君而後有國亂。治國和治家,道理是一樣的,都應該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不改變傳統價值觀念,不端正人的道德意識,只強調孝慈和忠臣的作用,“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現象就永遠不會改變。以上四句是提出問題,針對仁義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負面效用進行了分析,指出大道廢馳、大僞出現、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現象,正是片面強調仁義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結果。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聖”:聖王,泛指人治社會的統治者,如天子、帝王、君主以及獨裁主義者,而不是指老子所說的聖人。“絕聖棄智”,就是杜絕一切背道而馳的獨裁統治,棄絕一切“以智治國”的政治體制。已往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不論是仁治、禮治,還是法制,都是建立在君主帝王的“以智治國”基礎上的,實行的是專制主義。只要消滅了專制主義,人民自然會提高百倍的利益。“絕聖棄智”,是對一切專制統治的徹底否定。仁義思想是站在有的層面上設言施教,引導人們棄惡從善,化解社會矛盾,但這是主觀片面的。在階級社會裏,仁義與否只能以是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因此,仁義必然會成爲統治階級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精神工具,“仁義”的本質就是吃人。“絕仁棄義”,是對套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的徹底否定。“巧”,這裏是機巧、欺詐的意思。“利”,是利己主義。以利己主義的人生觀來指導人生,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不擇手段的強盜、慣偷自然出現。“絕巧棄利”是對名利思想的徹底否定。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信”、“民復孝慈”、“盜賊無有”,就必須“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
 
“此三者”,指“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屬:歸屬、歸結。“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三種具體方式,但是,只用文字來說明是不夠的,所以,還要讓他們歸結到具體的措施上來,那就是“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見(xian):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裏比喻品德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裏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社會法律是神聖的,是在全民的共同培育下生成的,不允許有任何私意的加工和雕刻,否則就有了主觀片面性。“見素抱樸”,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民主法治。“見素抱樸”對應於“絕聖棄智”。“絕學無憂”,是說要棄絕唯心的仁義說教,解除統治階級精神枷鎖,施行“不言之教”。“絕學無憂”對應於“絕仁棄義”。“少私寡慾”,是說要少些個人主義思想,多些集體主義思想,以集體主義取代個人主義。“少私寡慾”對應於“絕巧棄利”。“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本章是政治論。第一部分指出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第二部分指明解決這些社會矛盾的策略。第三部分則指明瞭治國的具體措施。
 
二十八章 交戰之道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那些優良的兵器,都是不吉祥的,有些常人都感到厭惡,所以,有道之士不去使用。越是性能優良的兵器,越富有殺傷力。喜歡那些兵器的人,都是不知愛惜生命的人。有道之士愛人如己,故不去使用。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君子,是修道之士。因其道未成,故功夫上次於有道之士。君子平時佔據位置貴左側,用兵之時則貴右側。古人以左爲上位,以右爲下位。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佳兵,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所以,兵器不是君子可以經常使用的東西。佳兵,更是不祥之器,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使用它們。即便是迫不得已,也應該以恬靜平淡之心來對待,千萬不可以此爲美事。若視此爲美事,就是樂於殺人的人。樂於殺人的人,他的天地之志向是不會實現的。自古仁者得天下,樂於殺人的人,是不會得到天下人擁護的。得不到天下人的擁護,其宏偉志向就不會遂願。
 
是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衆,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所以,吉祥之事崇尚左側,兇險之事崇尚右側;交戰時偏將軍居於左側,上將軍居於右側,這就是說,要用喪禮的形式對待戰爭。衆多的人被殺,必定要以哀悲之心來哭泣他們;如欲戰勝對方,必定以喪禮的形式來對待對方。之所以把用兵之道當作凶事來對待,並採用相應的措施,目的是以慈悲爲懷,,儘量避免殺傷。這體現了用兵者的仁德。有仁德者,可以得志於天下。
本章論述的是用兵之道。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說明兵器是兇器,有道者不使用它們。第二部分說明修道之君子,用兵若無仁德,不可得志於天下。第三部分則強調了用兵的策略和心態,體現了仁慈之德,這是得志於天下的必要條件。本章承前章,講述交戰之道,其中暗喻房中術。房中術是養生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經》中凡是涉及用兵之道的理論都是以房中術爲理論基礎的,修道者當深思之。
 
二十九章 法律與道德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大道屬於心靈的世界,是人的外部感官無法感覺到的,故說“無名”。樸,是靈魂的化身,是自我之“法身”;樸,是閃電,可以劈開烏雲,驅逐黑暗,迎來光明;樸,是驚雷,可以斬除一切妖魔鬼怪。樸爲“嬰兒”,既真實而由虛幻,可由天門自由出入,故說“小”。“樸雖小”,卻能聚能散,聚則成樸,散則爲器,變化無窮,奧妙莫測。樸一旦修成,自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之人沒有誰能夠使她臣服。修道之人若能去妄守樸,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將賓服。由治身之道擴展到治國之道,治身之樸,就是治國之法,“樸雖小”,是就法律文本而言。樸是自然的、純真的,社會法律也必須是正義而神聖的。她是全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居於法律之上——“天下莫能臣”。統治者如果能夠真正以法治國,天下人民將自然賓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修煉道德功,火候達到地天交泰、水火既濟之時,舌根下的廉泉穴,隨着骨節百脈的開通而打開,其水如泉,咽納不及,名曰“甘露”,又名“長生酒”。其味香甜,勝過糖蜜。甘露周流全身,澤被每個細胞。“天地相和,以降甘露”,對應的是“政通人和,物阜民豐”。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如果真正體現了人民的意願,物質文明自然水到渠成。“民莫之令而自均”,反映的是人類嚮往不已的大同世界。大同世界的到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結果。超越歷史發展的自然過程,主觀地搞平均主義是不會實現大同世界的。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名:樸之名。得樸之初,始知有真我、自我之分,欲守真我,必須剋制自我,稍有放鬆則真我不現。要想常守真我,就應該徹底消除自我意識,使自我和真我熔爲一爐,時日既久,自我與真我就保持一致、融爲一體了。這樣,終身也就沒有危害了。法律的制訂之初,具有詳細、具體的內容條款。通過宣傳學習,人們就具備了法治觀念。那些不能遵紀守法的人,就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是,法律的制訂,並不是以懲罰爲目的,而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則去規範、約束人們的思想行爲,從而減少社會犯罪,維護社會安定。立法是手段,止法纔是目的,只有讓法律和道德統一起來,並最終以道德代替法律,社會纔有真正太平。止法的具體措施就是“行不言之教”。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如果天下有道,道不求人,人自然遵道而行,如同川穀與江海,江海不求川穀之水而川穀之水自然流歸江海一樣。這是強調個人因素與社會因素、小氣侯與大氣候的相互關係。
本章以治身之道印證治國之道,辨證地說明了道與法的關係。天下有道,法雖立而人無犯;天下無道,則“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五十二章)。這如同治水,立法是堵,修德是疏。堵與疏必須相結合,只堵不疏,堤壩必垮。
 
三十章 自知自勝自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知人者”,知於外;“自知者”,明於道。智者,知人不知己;明者,知己知人。智是顯意識,形成於後天,來源於外部世界,是對錶面現象的理解和認識,具有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明,是對世界本質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於道。只有自知之人,纔是真正的覺悟者。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者”,憑藉的是自我個體的蠻力;“自勝者”,憑藉的是自我意志的堅強。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穫大道、戰勝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勝者”,纔是真正的強者。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有着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人,是與樸爲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實愉快的現實生活,自然感到滿足。相反,那些失卻了心靈的人,內心是空蕩、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託於外在的個人名利上。然而,沒有心靈作依託的慾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有着堅強意志的人,並不是爲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樸、無執無失、豪情滿懷的人。這樣的人,人生必然是歡快、幸福的。正如基督所說:有聖靈和你相伴,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所,是心靈之所即大道。人生的目的,無不是爲了幸福、健康、長壽。人們追求幸福、健康、長壽,卻忽視了心靈的自由,反而導致生命早夭。那些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終關懷的是內在的心靈,是以有形養“無形”,而不是以有形養有形,因此卻獲得了相對長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爲了人民的人,雖肉體死亡了,但是他們的英靈永存,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長壽的人,因爲他們的英靈是屬於人民的,人民永存,他們的英靈永存。
本章是老子對有道者的高度讚揚。指出人生當自知、自勝、自強。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天地之志,並與世長存。
 
三十一章 遵道成聖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
 
大道:由道體所體現出的永恆不變的規律性。氾( fan):通“泛”,充滿、遍佈的意思。道體至精至微,其性至靜至虛、至真至純、至誠至信。萬物無不生成於道,萬物在,大道在,因此,大道充滿宇宙,遍佈天地,無處不有,無所不在,可以說是大道在左右着萬物。萬物依賴它生長壯大,它卻不推辭職責。萬物生長有成,它卻不認爲自己有功。澤被萬物卻不做萬物的主宰。天覆爲衣,地載爲養,天覆地載,萬物化生。大道衣養萬物,卻不主宰萬物,萬物的命運全靠自己來把握,順道則生,違道則亡。人爲萬物之靈,應該發揮人類特有的能動性,去認識大道,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於大。
 
道隱形匿跡,從不自我炫耀以求顯赫和偉大,而是默默無聞。儘管功成萬物,衣養萬物,卻不爲萬物所知,這可以說是形體的微小。也正因爲守小、無慾,才得以永保純真;萬物有成皆歸功於大道,大道卻不主宰萬物,而是給萬物以平等和自由。這種無私精神,可以說是形象的偉大。也正因爲無私,才顯示道性的偉大。這是宇宙萬物和諧有序的根源。
 
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終不自爲大,故能成其大。
 
所以,聖人之所以能夠成爲聖人,成就他的偉大形象,就在於聖人始終不自以爲偉大,因此才成就了他的偉大。聖人的偉大在於效法大道,甘守無爲,永保純真,誠信有加,無私無慾,志在奉獻,不圖回報。總之,聖人以大道之性爲德,纔有了聖人的偉大。
本章以大道之性印證聖人之德,論證了小與大的辨證關係。說明統治者只有不自高自大,甘守平凡,一切效法大道,才能夠成就他的偉大。
 
三十二章 勸道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大象:道的境界,即修道者所進入的真實不虛的靈明的境界。一旦進入這一境界,世間萬物都會在這裏出現。萬物出現,我無害物之心,物無害我之意,自然能夠鎮定自若,泰然處之,相安無事。聖人治國,“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營造了自然淳樸的社會風尚,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來。對此,聖人沒有國家和民族偏見,而是一視同仁。這樣以來,社會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處的太平盛世景象。“安平太”,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高度統一的象徵。
 
樂與餌,過客止。
 
美妙動聽的音樂誘惑耳朵,香味撲鼻的食品誘惑嘴巴,匆匆過往的旅客因經受不住誘惑而停滯不前。這裏,老子所要教誨的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象匆匆過往的旅客,不要被眼前一時的名利所誘惑。人的一生雖有幾十年,乃至百年,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如同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所以,人生的真諦在於徹悟大道。只有徹悟大道的人,生命才有價值和意義。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有形世界,無限風光。有形世界的萬物,都因其獨有的特性和具體的形象,讓人可見、可聽、可感、可嗅,因而可親、可喜、可愛、可樂。相比於“樂與餌”,道則不同。道不爲人的外官所感覺,若用語言來描述,實在是淡而無味。雖說用眼睛看不見,用耳朵聽不到,但是,一旦獲取大道,其功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本章旨在說明,認識大道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進而實現人生意義的根本,切不可捨本逐末,背離大道,被眼前一時的名利所誘惑。否則,將得不到心靈的自由,不知人生之歸宿。
 
三十三章 微明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比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要想收斂它,必定先使它張狂;要想削弱它,必定先使它強盛;要想廢除它,必定先使它振興。要想奪取它,必定先給予它,這是深明大道之舉。微明:明於微,即明於道。這裏講的是奪精補腦之術,又稱調外藥功夫,是用意念引導小週天功,目的是從腎腧引精氣上升以濟腦,具有延年益壽、返老還童之功效。《抱朴子》說:“若年尚少壯而知還年(返老還童之術),服陰丹以補腦,採玉液於長谷者,不服藥物,亦不失三百歲也。”前三句概括了煉液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的過程,後一句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只有“與之”,才能“張之”、“強之”、“興之”;只有“奪之”,才能“歙之”、“弱之”、“廢之”,不與則無以奪。“與之”是手段,“奪之”纔是目的。由張、到強、到興,由歙、到弱、到廢,也昭示了修煉道德功的循序漸進的自然過程。“廢之”之時,即是道成之日。
 
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借人。
 
柔可以勝剛,弱可以勝強。魚不能脫離深淵。國家的利器不可以借人。這一節,是說精氣之於身體的重要性,也是對修道者的具體要求。“男人修成不漏精,女人修成不漏經”。只有不脫、不漏,才能“根深固柢,長生久視。”《道德經》畢竟是一部根據練功實踐來講道的書,一切內容都是對練功實踐經驗的哲理總結。所以,我們不能總是根據語句的表面意思來強解其治國理論。
本章是奪精補腦之術,是道德功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釋《道德經》的人,多據此章給老子戴了一頂陰謀家的大帽子,可謂千古奇冤。尋歷史冤案,恐怕惟有老子蒙冤最深最久。
 
三十四章 樸治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
 
永恆的大道始終無爲,但是卻取得了無所不爲的成果。大道運行沒有軌道誤差和時間誤差,具有永恆的客觀規律性。正是這至誠不移的客觀規律性,才孕育化生出天地萬物,取得無所不爲的成果。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法自然,人法大道。
 
大道是可以認識的,認識大道才能更好地用以養生、治國。就養生而言,“侯王”就是自我。自我因循大道,“無爲”以養樸,樸“無不爲”以養生。自我若能甘守“無爲”之道性,無名之樸也就漫漫生長。隨着樸的成長,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將自然健康繁殖,自行調節轉化,身體也將自胖自瘦,自形自色。這是陰陽平衡,身與樸統一、和諧的緣故。在身體發展轉化的過程中,倘若受到外來邪魔的侵襲,我將靜以守樸,用樸來鎮懾邪魔。邪魔得以鎮懾,無名之樸也就無慾於傷害。能夠靜之以道,鎮之以樸,不再產生違背大道的妄念,那麼,心情就會安定,身體自然百邪不侵,從而健康長壽。就治國而言,統治者若能因循大道,實行“無爲之治”,即“無爲”以修法,則法“無不爲”以治國。隨着國家法律的逐步完善,人民民主自由、國家繁榮富強自然能得以實現。在公平、正義的法治社會裏,倘若有不法之徒危害社會,即可用神聖的法律來鎮懾他們。社會上沒有了不法之徒,神聖的法律也就失去了作用。這就是說,法不害人而人自害。如果人人能夠消除不道觀念於“不言之教”之中,天下也就安定太平了。
本章是對道經的總結,中心議題是“無爲而無不爲”,即老子的樸治主義思想,也是老子思想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的命題。大道無爲,始終按自己的軌道運行,使得整個宇宙和諧有序;統治者無爲,遵守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則,可使社會和平安定;自我無爲,遵守合乎自然法則的人生法則,可使自我健康長壽。這裏,宇宙、社會、人生是“實”、“有”,自然法則、社會法則、人生法則是“虛”、“無”,實與虛、有與無是辨證統一的,欲治實、有,必守虛、無。自然法則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無爲”的目的在於尋求“樸”即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則和人生法則,治國以法,治身以樸,則“無爲而無不爲。”大道之性體現了無私、無慾、無爭、守柔、貴弱、謙恭、純真、誠信、公平、正義、仁慈等特性,道性既是樸性,體現於人即爲上德。人人真樸,社會自然淳樸安定。
 
三十五章 意識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徳,是以無德。
 
德:意識、思想、觀念,屬於思維的範疇。上德:來源於道或者符合於道的意識、思想、觀念,具有客觀全面性,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德:不固執於自我主觀意識。一個真正覺悟了的人,其所作所爲,總是根據客觀規律,從不盲從自我主觀願望憑感情用事,這樣的人才是具有道德的、遠見卓識的人。和“上德”相對的是“下德”,“下德”是沒有體悟道的、來源於現象世界的意識、思想、觀念,具有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不失德:固執己見,不能拋開自我主觀意識。一個沒有體悟大道的人,總是執着於事物的表面現象,所以,他還沒有也不可能獲得正確的思想意識。
 
上德無爲而無不爲,下德有爲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無爲:順道而爲,讓道發揮作用。無不爲:無所不爲。有以爲:爲了實現個人功利而有所作爲。以:這裏是指個人目的。爲之:主觀而爲,具有片面性。無以爲:無所作爲,達不到預期目的。“上德”之人遵循客觀規律,以法治國,所以能夠取得無所不爲的業績。“下德”之人強調有爲,以智治國,是爲了自我名利而爲。“上仁”之人慾以仁恩天下,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上義”之人慾以義感天下,是爲了不可告人目的而爲。“上禮”之人慾以禮行天下,結果得不到天下人的響應,反而被人們推翻其統治,拋棄其禮節。統觀“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只有“上德”是客觀行爲,其它都是主觀行爲。下德包含仁、義、禮。一個不明道的統治者,總是以自我名利爲中心,所以,他所推行的仁、義、禮,都是爲了他的權利服務的。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在道、德、仁、義、禮這一組概念中,它們的關係是包含關係,即道包含德,德包含仁,仁包含義,義包含禮。道作爲世界的本質、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真理。人們失去道則德不正,在德不正的情況下強調仁、義、禮,仁、義、禮必然向其反面轉化。失去了道,人們就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淪爲以自我爲中心的思想觀念,外在的名利成爲人生追求的目標。在名利的誘惑下,人的虛僞性、欺騙性、陰險性自然逐漸形成。仁、義、禮的本質是美好的,她是道德的行爲體現,是有道之士的自然流露。歷代無道的統治者爲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無不對其作出人爲的規定性,使其成爲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尤其是禮,它是道的最末節,最注重表面現象,歷代統治者尤其強調它的作用,結果使得人性中淳樸、誠信的美德日趨淡薄。縱觀歷史和當今世界,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披着禮的外衣去幹不可告人的勾當。這正是因爲禮最重外飾的原因。所以說,禮是忠信淡薄和社會混亂的罪魁禍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前識者:人的外官所能意識到的,指表面現象。能夠爲人們的外觀所意識到的,都是道的表面現象。捨本質而重現象,是人類走向愚昧的開始。具有天地之志的大丈夫,是不會執着於事物的表面現象的,因爲,欲實現天地之志,就必須證悟大道,配天地之德。因此,大丈夫拋開虛華的表面現象,修德悟道,去探求世界的內在本質。
本章是《德經》的首章。辯證地分析了道與仁、義、禮的關係即本質與現象的關係。這裏,老子沒有否定仁、義、禮,相反,而是追求最純真,最完美的仁、義、禮。德即自我意識是介於本質與現象之間的。人類的正確意識(上德)只能靠識道來獲得,來源於表面現象的意識(下德)是主觀的、片面的,執着於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真理永遠無法獲得。用仁、義、禮治國,人類永無自由。     
 
三十六章  有無相生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
 
“道生一”,一是道的載體,而樸是道德的凝聚。得道以德,德的最高標誌就是返樸歸真,所以,“得一”也就是得樸。天得一以清:天,在上,比喻大腦。大腦得樸則斷事清明。地得一以寧:地,處下,比喻身體。身體得樸則健康安寧。神得一以靈:神,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得樸則斷事靈驗。谷得一以盈:谷,人體的氣血脈絡。血脈得樸則精氣充盈。精氣是樸的物質基礎。萬物得一以生:萬物,比喻人體所有的細胞。人體細胞得樸則自然健康繁殖。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侯王,比喻自我。貞,忠於自己所遵守的行爲準則。自我得樸則可以確立合乎道的處世法則。
 
其致之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致之:推而言之,即由治身之道推廣到治國之道。推而言之:統治階級(天)不憑藉樸治,使政治清明,國家將恐分裂;百姓(地)不憑藉樸治使社會安寧,國家將恐引發動盪;人們的精神不憑藉樸治得以慰藉,恐將產生信仰危機;山川河流不憑藉樸治獲得充盈,水利資源恐將枯竭;萬物不憑藉樸治來保護,恐將毀滅;侯王不以樸治國,反而自視高貴,其統治地位恐將被推翻。
 
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故致數車無車。
 
孤:孤兒。寡:寡婦。穀:糧食作物。不穀,是指百姓沒有糧食、遭受饑荒,多因統治者不道造成。統治者以此作爲自稱,以表明自己時時刻刻在體恤弱者,爲民着想,以示有德。車:河車,古代用來汲水的工具。河車旋轉一圈爲一車,比喻一輩、一代。另,真氣順着小週天循環運轉稱爲河車轉動。任何事情都是相反相成、互相轉化的。守賤則貴,築基則高,世間之所以有貴,是因爲有賤爲之襯托;之所以有高,是因爲有下與之對應。正如那些顯赫的統治者們,他們的高是騎在勞動人民頭上的;他們的貴,是用勞動人民的血汗鑄就的。其實,不道的帝王們也非常明白這些道理,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所以,他們用孤、寡、不穀來稱呼自己,表明自己是以民爲本,以民爲基的。對此,老子給予徹底否定:“這不是以賤(民)爲本呀!難道不是嗎?”以民爲本的統治者施行的是“無爲之治”和“不言之教”,而不是在自己的稱謂上作文章。他們稱孤道寡,只是欺世盜名的手段而已,真正目的不過是爲了維護其高貴的統治地位罷了。因此,他們的統治地位也只能有數輩而已。就治身而言,只有煉己築基,使河車轉動,身體才能健康長壽。常人不懂得練功,任精氣遺失,河車也就不轉動了。河車不轉動,大腦就得不到精氣的滋補,逐漸形成腦萎縮,各種疾病亦相伴而生。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這是以道德功的周天原理來闡明“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的論點。不欲:練功時徹底消除自我慾望,排除一切外在、內在干擾,這是進入功態的前提條件。當河車發動,真氣逆督脈而上,過百會、下印堂、透過眼簾時,氣流象玉珠一樣碌碌而下,出現在眼前的是金玉之光,這即是“碌碌如玉。”氣流下行,過中丹田入下丹田,腹內會發出咕咕嚕嚕的響聲,如同石頭的撞擊聲,這即是“落落如石”。這裏,老子所要闡明的道理是:一,同爲一氣,在上如玉,在下如石;可見如玉,不可見如石。這隻因其所處的位置不同,本沒有貴賤之分。二,真氣之所以能夠上行,形成眼前之“玉”,這是通過修練築基功,下丹田真氣充盈的結果,從而闡明“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的論點。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反:反抗(下對上,弱對強),是人們認識了客觀規律、充分發揮能動作用的具體體現;向對立面轉化。反抗是就對立而言,是矛盾鬥爭的主要形式,目的在於解決矛盾,平衡矛盾,統一矛盾,取得向矛盾對立面的轉化。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反是合乎道的運動,在這一運動中,弱者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老子貴柔貴弱,一再強調柔弱者的作用,並非希望事物永遠處於弱勢,而是希望事物完成由弱到強的轉化,共同統一到強上來。我們可從治身、治國兩個方面來具體闡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意義。一、從治身的角度講,反,是自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體內真氣由下丹田沿督脈而上,順任脈而下,循環往復,周流不息,這就是小週天功。隨着真氣的進一步充盈,進而再打通大周天。由於真氣的逆向行駛,打通了身體所有脈絡,使氣血暢達,從而平衡陰陽,消除疾病,強身健體,以至於自我最終返樸歸真。這正是因爲利用了弱者——真氣的作用,才完成了自我與真我的同一,從而使自我這一大自然的弱者變成大自然的真正強者。二,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來說,反,是社會最下層的勞動人民爲推翻反動統治階級所進行的革命鬥爭。弱者,就是指那些缺吃少穿,不堪忍受剝削和壓迫,沒有權利和自由的勞苦大衆。人民揭竿起義,推翻反動統治,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而弱者,則是革命的主力軍。歷史上每次革命運動,廣大人民羣衆都是革命的中堅力量。正如毛澤東所說:“人民,只有人民,纔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毛澤東所領導的國內革命戰爭,強者敗,弱者勝,即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果。毛澤東是闡述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一哲理的傑出代表。如果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揭示了自我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爲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指明瞭道路。那麼,“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則體現了老子的樸治主義思想。客觀世界是物質世界,天下萬物皆體現於有形,萬物之靈的人對於世界的認識,往往侷限於“有”的層面,以“有”觀“有”,形成以“有”爲中心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以來,治國則把希望寄託在“有爲”的帝王身上,治身則把希望寄託在“有用”的物質身上,從而忽視了無形的社會法則(法律)和人生法則(樸)。浩瀚的宇宙之所以豐富多彩、生生不息、和諧有序,在於無形卻至誠不移的自然法則在左右着宇宙,而決不是哪一個星球在統治整個宇宙。人類社會要想繁榮穩定,就必須制訂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則。同樣,人生要想健康長壽、自由幸福,就必須培育真樸。這就是“有無相生”。老子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指出:“有生於無”即“無”是萬物之本,自然規律決定着天下萬物的命運,所以,人類欲求“有”必先求“無”,否則,不管社會多麼富有,必然最終毀於戰爭,其結果是一無所有。“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前一個“生”,是道與天地萬物的生成關係,後一個“生”,則是“利”和“用”的關係。
本章集中體現了老子的樸治主義思想。首先用對比的方法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樸治對於天、地、神、谷、萬物、侯王的重要意義。而後又辯證地指出稱寡道孤的統治者是人治,不符合自然之道,其結果也只能是數輩無輩。最後說明,要想實現天下大治,就必須利用弱者,推翻不道統治,走樸治主義道路。
    
三十七章 貸智於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
 
士:古代指知識分子。士分三類:上士、中士、下士。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對道的理解不同,道雖是客觀存在的,但不可能爲所有的人所認識,特別是人們還沒有對道的觀念形成共識的時候。“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們深知悟道的重要性,並對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奮用功,這是有志者的作爲。“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們對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對識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戰勝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們的自我主觀意識強烈,固執己見,不能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他們如同智叟,對傳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其實也難怪他們嘲笑,這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隱蔽,太深奧,爲主觀主義者所永遠不能理解。如果大道顯而易見,也就不會視傳道者爲宣揚神祕主義的了。二是“下士”從修道者所採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觀念、行爲的變化上所得出的結論,有道者的觀念、行爲是不能爲“下士”所理解的。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建言:古人建立的格言。之:代表所列的格言。這些格言描述了修道者的外在表現及其內在本質。明道若昧:修道者明白了大道,獲得了大智大慧,本該變得聰明,但從表面看來,不但沒有聰明反而顯得愚昧了。其實這正是明道的結果和超越自我的象徵。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不再主觀臆斷、感情用事,不再爲名利所羈絆。這在下士看來,不貪圖享受,不及時行樂,不爲自己着想,不正是愚昧嗎?進道若退:在徹悟大道的道路上不斷精進,他的品質好象後退了。“爲學日益,爲道日損。”“進道”就是“損”,就是消除私慾,揚棄自我,提升人格。這正是爲道的目的之所在。視人格的精進爲退化,也正是人類自身異化的悲哀。
夷道若纇: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爲順大道行走,按客觀規律辦事。若纇:好象有缺點、毛病。以大道爲中心的人和以自我爲中心的人世界觀不同。以自我爲中心的人貪名圖利、損人利己。有道之人捨己爲人,有名利可圖而不貪。這在“下士”看來,不是有毛病是什麼?上德若谷:越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越虛懷若谷。有德之人對自己樂於助人的行爲,不認爲有功德,而是以平常之心,一切順其自然罷了。這是有道者的謙遜品德。廣德若不足:越是把握了真理的人越是真切地感到自我的渺小和智慧的不足。道無止境,德無止境,廣德之人,以宇宙爲心,永遠不會滿足。這是有道者的不斷進取之心。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樣。這裏的“偷”字不是貶義詞,而正是難能可貴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跡,但行好事,不求人知。這是有道者的不爭之德。質真若渝:渝,是改變的意思。有道者的品質越來越純真,體現出人類最善良的本性。這在“下士”看來,修道者發生了變態,不再是合乎時代要求的人了。這是有道者消除異化,返樸歸真的體現。大白若辱:越是純潔的人,其行爲好象越不光彩。有道之人,品德純正,沒有半點虛僞,處處、時時順自然規律行事,這在“下士”眼力卻是不光彩的行爲。社會上那些甘做好人好事的人,不是被有些人嘲笑爲“出風頭”或者“傻子”嗎?所謂的“傻子”,正是具有純真之德的人。大方無隅:大方之家沒有陰暗角落。大方:真正的哲學家。無隅:認識是客觀、全面的,沒有主觀片面性。大器晚成:大器之才並非短期能夠造就,需要數十年堅持不懈地道德修養工夫。“晚成”,肯定了人的能動作用以及悟道的艱難費時,否定了“生而知之”的天命論思想。大音希聲:最大的聲音是自我聽不見的。大音是大道之音,是自然規律的啓示。來自大自然的聲音雖無聲而勝有聲,必須無條件地聽從。大象無形:最大的景象是自我看不見的。大象是天象,屬於心靈的世界,只有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觀到。大象雖然無形,但是,要想更好地認識有形世界,必須於無形世界中尋求真知。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隱無名:本質規律潛藏於無名的世界。世界的本質規律只有藉助真我去把握,自我是無法直接認識的。無名,是說無形世界的名象不能以有形世界的名稱、概念來規定。大道雖然隱而無名,但是也只有大道才能貸給我人生的大智大慧,用以成就天地之志。這裏,道爲貸方,我爲借方,德爲擔保。道門雖大,無德不入。
本章論述了道和德的辯證關係。首先通過人們對道的不同認識,說明道既客觀存在,又高深莫測。接着藉助格言,揭示了道的本質和現象,表明人們的世界觀不同,方法論就不一樣。最後說明大道之於人生、社會的重要性。一個“貸”字表明,大道雖至關重要,但需貸之以德,德不立則道不成。
 
第三八章---宇宙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道:無極,太虛,是無限擴大了的原子、細胞,屬於心靈的世界。“一”:太極、太一,是細胞、原子即生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功能單位。道和一的關係:道是虛化了的一,一是生成現象世界的最小功能單位;道是一的內容,一是道的凝聚,識道必須透過一來把握;道處於永恆的運動狀態,一作爲整體,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二”:由一化生出的相對獨立的陰陽兩性物質。“三”:由陰陽兩性物質媾和而生成的多種不同性質的物質。三不是一個確數,是多的意思。如果結合我國最古老的《易經》文化來解釋,三就是由陰陽三爻排列組合而形成的八卦。八卦與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象徵着“三生萬物”。可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對太極八卦圖的解說。太極八卦圖是《易經》的核心,它濃縮了宇宙生成論、陰陽生克原理以及科學的術數體系。《易經》的“易”是對立轉化的意思,而《易經》所揭示的陰陽生克原理就是貫穿於《道德經》始終的對立轉化規律,對立轉化規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規律,也是老子辯證法的靈魂,它包含着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太極載道,八卦寓德。太極八卦,是謂道德。《易經》和《道德經》,其思想體系是一脈相承的,她們的理論基礎都是來之於內修實踐。原子是生成非生命物質的基本功能單位。細胞是生成生命物質的基本功能單位。不論是原子還是細胞,它們都有陰陽兩種屬性。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屬陽)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屬陰)組成。原子核所帶的電量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從而保持自身的陰陽平衡。每個細胞核有陰陽兩套染色體,呈雙螺旋狀的階梯結構,鹼基陰陽成對排列。一個原子的體積不等於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的體積之和,而是遠遠大的多,其中空部分就是氣場的存在。細胞也是這樣,細胞中的染色體是在不停地旋轉運動的,其旋轉運動的空間就是元氣的存在。正是因爲有了運動空間,陰陽兩性物質形成一定距離,才能因氣而動,相互激發,相互滌盪,交感而生,從而化生出新的原子、細胞。衝:通盅,爲虛空的意思。“衝氣”,是說陰陽兩性物質之間存在氣場,形成空間距離。這裏,“衝氣”是對立的前提,也是統一即“和”的必要條件,“和”是對立的結果。和:在平衡、和諧的運動中煥發無限生機。“和”是化生天地萬物的根本,有了“和”就可以化育一切。“萬物負陰而抱陽”,揭示了矛盾的普遍規律。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沒有一切。“衝氣以爲和”,則說明了平衡、和諧的運動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前提,揭示的是對立統一規律。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孤:孤兒。寡:寡婦。不穀:沒有糧食。人們最痛苦的就是當孤兒、做寡婦、沒有飯吃,而王公卻用來作爲自己的稱號。王公所稱皆自損之辭,道理何在?王公以此自稱,是在昭示天下,自己時時刻刻心存弱者,爲百姓的生活着想,以示有道德。其根本目的只是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獲取更長久的既得利益罷了。表面看來,王公以“孤、寡、不穀”爲稱,損害了他的高貴形象,實際上卻有利於樹立他的明君形象。樹立了明君形象,就有利於統治地位的穩固,從而更好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或損之而益”;統治者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卻損害了勞動人民的利益——“或益之而損”。這是以辨證的觀點對統治者的虛僞性和欺騙性的斥責。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
 
“人之所教”是爲統治階級的利益施行的教育,教育內容不外乎以強勝弱、以剛勝柔、弱肉強食、自我有爲等等。既然他們這樣教育,那麼,我也要正告他們:違背天理,以強暴欺壓柔弱者的人不得好死!“強梁者”,是違背道德,以強權政治或罪惡手段欺壓人民、傷害無辜的強盜。“不得其死”:不得好死、不得善終。表達了老子對“強梁者”的無比憤恨和對善良的勞動人民的深深同情。既有否定,就有肯定。老子否定了“強梁”之教,必然肯定與之相反的“柔弱”之教,也就是老子一貫倡導的貴柔貴弱思想。而貴柔貴弱思想,即是貴民思想。於是老子在詛咒之餘,高呼並斷言:我將成爲推行貴民教育思想的開端。或者說:貴民教育必將從我開始。就治身而言,“得其死”者,功夫高深,無疾而終,坐化而去,即“有罪以免邪”。“不得其死”者,必有天災人禍,或臨終遭受疾病的折磨而死。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
 
天下最柔和的莫過於氣。天清地寧之時,誰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誰也不在乎它的作用,它卻始終默默無聞地發揮着柔和者的本能。當天昏地暗之時,它一改往日的沉默和柔和,飛旋怒吼,直衝九霄,以震天撼地之勢,折枝斷樑,甚至於連根拔起;天下最軟弱的莫過於水。風平浪靜之時,它行走山谷,居低就窪,任人利用。沒有人去愛惜它,也沒有人去保護它。它始終自然無爭地發揮着軟弱者的本能。當暴風雨到來之時,它一改往日的平靜和軟弱,奔騰咆哮,一瀉千里,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基倒廈,刷新世界。水和氣是再柔弱不過的了,但是,當它們馳騁天下,摧枯拉朽,滌盪污垢的時候,卻充分顯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威力。這一威力是“強梁”者永遠無法阻擋的。如果說“馳騁天下之至堅”顯示了柔弱者的外在威力,而“無有入於無間”則顯示了柔弱着的內在威力。鋼鐵可謂堅硬,可它們都是由原子組成的,每一個原子之內無不充滿了至柔之氣;骨、木可謂堅強,可它們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細胞內無不充盈至柔之水。水和氣無堅不摧,無孔不入,從這裏我們才真正認識了柔弱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明白了“無爲之治”即民主法治的好處。“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是老子貴民思想的基礎。
 
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
 
“不言之教”的科學,“無爲之治”的益處,天下的統治者很少有人認識到,即他們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一思想境界。這說明老子已經深刻洞察了統治階級的貪婪本性。表明把施行“不言之教”和“無爲之治”的治國策略完全寄託於統治者是根本不可能的。人民要想獲得民主和自由,還得依靠自己的力量。
本章通過宇宙生成論揭示了宇宙間的根本規律即對立轉化規律。並正告統治階級不要爲了既得利益而對勞動人民實行強權統治,強與弱是可以轉化的。老子把弱者比於百姓,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無比同情。“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明確表達了老子推翻反動統治還人民權力和自由的強烈願望。“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充分肯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天下希及之”,則說明只有人民羣衆的真正覺悟,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獲得幸福和自由。
 
三十九章 貴生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名利和身體相比誰更親?身體和財富相比誰更多?得到了名聲和財富卻喪失了生命,和不爭名利卻得以保壽全生,誰的害處更大?這裏,老子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較,旨在說明生命重於名利。這一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是世人總是不能正確處理身體和名利的關係。在常人看來,追求名利是人生的目的,爲了名利,可以不顧及身體甚至生命。因此有人說:名利二字甚於利箭,利箭易躲,名利難防。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所以,執着於名利之愛的,必刻意求之,併爲此而絞盡腦汁。投人所好,大獻供品,陽奉陰違,奸詐機巧,不擇手段,怎能不耗盡精神,費盡心機。積藏的東西越多,失去的就越多。而失去的不僅僅是財富,還包括人的精神、人格、尊嚴、品質等方面的損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知足、知止者,是體道之人,聖人之所以能夠被褐懷玉,便是知足於內而知止於外的緣故。
本章是老子的貴生思想,辨證地論證了身體和名利的關係。常人貴生,兩眼只盯着名利,認爲有了名利就有了一切,結果反爲名利所害。反對名利,並不是放棄對物質文明的追求,而是反對貪得無厭,反對片面的以金錢來衡量人生價值的思想觀念。正確的貴生方式應該是反求於樸,只有返樸歸真,才能獲取真正的人生幸福。
 
四十章 生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器已成之人,返樸歸真,與宇宙合一,面對浩瀚的宇宙,總感智慧不足。這種人生追求所產生的作用纔是對自己、對社會沒有危害的。浩然正氣充盈體內卻虛懷若谷,這種功夫的作用纔是無窮的。“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是通過長期修煉功德圓滿的體現,是求之於內的結果。“不弊”、“不窮”是道德使然。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ne),大贏若詘(qu)。
 
直:正直。屈:委屈服從。巧:技巧。拙:笨拙。訥:說話遲鈍。贏:收穫、取得。詘:缺少、短缺。最剛直不阿的人,卻好象膽小怕事以至於委屈自我,順從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卻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辯才能的人,卻好象愚訥。最有收穫的人,收穫的是真我,是真理,卻好象還有短缺。道德之學是探尋大道、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涵養品德、超越自我的學問。道德有成之人,雖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辯”之才、“大贏”之獲,卻從不自我炫耀,留給別人的印象是“屈”、“拙”、“訥”、“詘”。體現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爲都完全遵循客觀規律,絕不盲從主觀情感,妄作妄爲。這正是自我的無爲之德,不爭之德。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爲天下正
 
運動戰勝寒冷,心靜戰勝燥熱,“無爲之治”、“不言之教”可以使天下安定。躁,是躁動、運動的意思。“躁”和“靜”相對,“寒”和“熱”相對。動則生熱,熱則勝寒。心靜自然涼,涼則勝熱。“躁勝寒,靜勝熱”,是陰陽生克原理。運用這一辨證原理去治理國家,其具體措施就是用“清靜”二字作爲治國的指導思想。清靜無爲是聖人之治,聖人之治,就是施行“無爲之治”和“不言之教”。無爲之治可以發揚民主使政治清明,不言之教可以消除狂熱、浮躁,使民心安寧。政通人和、人心思定,這纔是人間正道。
本章通過有道者人格的偉大體現了道德學的巨大功用,並運用陰陽生克原理論證了治國策略。如果統治階級熱衷於功名利祿,搞專制主義,則勞動人民必然飢寒交迫。人民若要改變飢寒交迫的命運,就必須起來革命,變統治階級的奴隸爲國家的主人,實行民主法治,建設政治文明。建設政治文明的同時,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因爲政治文明,必然帶來物質文明,而單純的物質文明,又必然使人心浮躁、慾望無限、患得患失、內心茫然,這就需要用“不言之教”,來加強人們的道德修養。法治與德治,德治爲本。
 
四十一章人性論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卻:止、退。糞:名詞動用,肥、養的意思。走:跑。戎馬:比喻精子。郊:荒郊。就治身而言,“天下有道”,是說人們懂得養生之道,通過奪精補腦之術來養生。“卻走馬以糞”即奪精補腦之術。“戎馬生於郊”,即漏泄精液,說明不懂得養生之道。養生之道之於當今社會尤爲迫切,儘管世界人民的平均壽命有了很大提高,但生命的質量並不樂觀,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越來越差。毫不誇張地說,人們用於吃藥治病的費用不會低於吃糧的費用,並且越是發達國家醫藥費用越高。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懂得養生之道。人們不知惜精如命,加強自身內在修養,卻視之如糞土、垃圾,毫無節制地行淫慾之事,以滿足自我情慾。不懂得養生之道,不僅造成身體的疾病,而且還造成精神上的疾病。現在,社會上因精神空虛而自殺身亡者逐年增加,老年憂鬱症、癡呆症、精神分裂症等日趨嚴重。這些症狀的產生都是不知修之於內,一味地尋求外來刺激,以滿足自我慾望的結果。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罪:過錯。禍:禍害。咎:兇險。罪、禍、咎,都是指淫慾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危害的程度是逐層加重的。可欲:可以實現慾望即達到性生活的高潮。不知足:慾望不能滿足。欲得:慾望得以放縱。就養生而言,罪過莫大於可以達到慾望;禍害莫大於不能滿足慾望;兇險莫大於慾望得以放縱。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知道什麼是可以滿足的,什麼是不可以滿足的,然後去剋制不可以滿足的自我慾望,常守可以令人滿足的心靈世界,就永遠滿足了,罪、禍、咎的人生弊端自然也就沒有了。知足,就是知足於樸,有樸與我爲伴,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對於“知足之足”,有道之士抱朴子也有高論:“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頤光山林。紆鸞龍之翼於細介之伍,養浩然之氣於蓬蓽之中。襤褸帶索,不以貿龍章之暐曄也;負步杖筴,不以易結駟之駱驛也。藏夜光於崇岫,不受他山之攻;沉靈甲於玄淵,以違鑽灼之災。動息知止,無往不足。”
本章是老子的人性論。淫慾是健康的罪魁禍首,若要養生,必須從剋制淫慾開始。道德功的修煉,就是從剋制淫慾開始的。修煉道德功是遵循“液化精,精化炁,炁化神,神化樸”這一思路精進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強調守精如玉,惜精如命,使之不脫、不漏,並長期堅持不懈,直至返樸歸真。其中的奧妙就在一個“化”字,只知惜守,不知轉化,同樣會給身體帶來疾病。隨着精氣的轉化,人一旦進入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自我私慾就自然漫漫地消失了,自我性格亦隨之轉化。
 
四十二章 微觀認識論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憑藉的是書本知識。聖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憑藉的是他自身的修養功夫,是對人體基因組這一天書的破譯。人體基因組是宇宙的全息縮影,記載了宇宙萬物及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書。只要具備了查閱這一天書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戶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窺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運轉情況及其規律。所以,秀才所知和聖人所知是無法相比的。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聖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依賴的是返觀內視的自身修養功夫,是解讀自我基因組的結果。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智力也是有限的,僅憑五官去感知世界遠遠不夠,因爲宇宙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奔波世界各地,於事物的表面現象探索無限的宇宙奧妙,必然知之甚少。細胞雖是生命體的最小功能單位,卻蘊藏着宇宙信息和遺傳信息,所以,只要破譯了基因密碼,就能徹悟自然之道、社會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也就是“少則得,多則惑”的道理。現在,人類基因工程,志在破譯基因密碼,目的就在於以小見大,揭示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奧祕。值得一提的是,基因工程將和分裂原子一樣,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害的一面,利害程度完全取決於人類的道德水平。道這一天書,只有用德去解碼,纔有百利而無一害。另外,破譯基因密碼的電腦功能畢竟是有限的,永遠無法和人類的心靈相比,因此,密碼的破譯程度也終將是有限的。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爲而成。
 
聖人返觀內視,修德悟道,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認識上,所以是“不行而知”;大道不能以目視,只能以神視,用心靈對基因組作生動、具體、形象的直觀,所以說“不見而名”;聖人功德圓滿,開發出了潛在的大智大慧和特異功能,雖然自我清靜無爲,卻能成就無所不爲的業績,其關鍵是樸在發揮作用,所以說“不爲而成”。
本章說明了微觀認識論的巨大功用。微觀認識功能爲人人所具備,並非聖人獨有。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在於他不同於常人的認識方法。只要潛心修煉,人人可以成爲聖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