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alone

 
    26號中午到北京的,室友們都還沒有回來,一個人睡有四張牀的宿舍,估計這種情況得持續一週多。很遺憾的是,我發現這種完全自主控制而有計劃的生活——實在是讓人非常享受。
    早上的鬧鐘是六點半,如果能按時起牀,收拾好自己就去擠可愛的北京公交,賴牀的話,就用地鐵13號
線(俗稱的城鐵)作plan B。雖然全程坐公共汽車(以下簡稱公車)有遲到的風險,但是從小學培養起來的習慣,讓我義無反顧地選擇公車,省錢的同時也能保留我的“公車情懷”。北京的公車很有首都特色,不同於擁擠而舒適的廣州公車,也不同於牛氣沖天的武漢公車,他這時堵那時暢、他有特色的售票員、他有拖車型、他人多而很少擠……
    出門就能坐上717,曾經有一段時間,717在早上7點會有一趟區間車到我下車的那站——中關村南,這
趟車對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但車上那對搭檔卻讓我印象深刻,令我時常懷念他們。司機是一頭白色短髮、30歲左右的人(是女性的可能性達到80%),開車很爽利,會穿插於車流中卻很少急煞,可是脾氣卻很暴躁——由於區間車是新開的線路,很多人不清楚,某女性上車時和司機的對話,如下。
“到哪?”
“海龍大廈!”(中關村南這站通常稱海龍大廈)
“那到中關村南嗎?”
“你他媽的怎麼那麼二啊!不是說了到海龍嘛!”
“……”
    這時,金髮的售票員前來解圍,細心爲鬱悶的女乘客講解並且親切地疏導其他乘客,宛如一位情商極高
的慈母。
    坐717和302經常都會有座位,我就會找個舒服的姿勢,然後懶庸地發現周圍的東西——看看車上的電
視和字幕屏獲取些信息;看看車上的乘客去猜想他們的性格和故事,雖然通常得不到答案,但這樣很有趣;看看路邊的廣告牌,獲取資訊和市場動向,想想做廣告的人;隨着公車的搖擺而睡覺;欣賞北京的街景和建築,當然還有旁邊川流的車;什麼都不想,隨着風景從身邊流逝,清空一下不堪重負的大腦…
    忽然想起一篇報道,說廣州人的步行速度是全中國最快的,好像是這樣的,通常和同事一起上下班,
我總是不自覺就把他們落在後面了,走在北京街頭也很少有超過我的途人,除非我故意和路上遇到的美女保持相對靜止。就算在上班的高峯走地鐵的通道,我總覺得要踩到前面人的腳跟,於是我會扶着挎包,在人潮中左右穿插,一個一個地超過。
    做人不就該這樣嗎?雖然免不了要和周圍的人共處,但沒有必要受人左右的,保持自己的腳步與速度
,爭取自己的位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