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概念及linux目錄結構

一、基礎概念

1、文件系統、分區和掛載

文件系統:是指操作系統中與管理文件有關的軟件和數據。

linux分區:linux文件系統是一棵文件樹,且它的所有文件和外部設備(如硬盤、光驅等)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掛在這個文件樹上

掛載:在 Linux 中把每一個分區和某一個目錄對應,以後再對這個目錄的操作就是對這個分區的操作,這樣就實現了硬件管理手段和軟件目錄管理手段的統一。


2、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

主分區:就是包含操作系統啓動所必需的文件和數據的硬盤分區,要在硬盤上安裝操作系統,則該硬盤必須要有一個主分區。

擴展分區:也就是除主分區外的分區,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再將它劃分爲若干個邏輯分區纔可使用。

邏輯分區:則在數量上沒有什麼限制。


3、SWAP 交換分區

Linux 在硬盤上劃出一個區域來當作臨時的內存,叫做交換分區swap


4、分區格式,如:EXT2、EXT3等。


5、GRUB:是一種引導裝入器,類似bootloader,負責裝入內核並引導Linux 系統。


二、文件屬性

第一個字符顯示文件的類型。

“-”表示普通文件。

“d”表示目錄文件。

“l”表示鏈接文件。

 “c”表示字符設備。

“b”表示塊設備。

“p”表示命名管道,比如FIFO 文件(First In First Out,先進先出)。

“f”表示堆棧文件,比如LIFO 文件(Last In First Out,後進先出)。

“s”表示套接字。


三、Linux 目錄結構

/bin  bin 就是二進制(binary)的英文縮寫。在這裏存放Linux 常用操作命令的執行文件,如mv、ls、mkdir 等。有時,這個目錄的內容和/usr/bin 裏面的內容一樣,它們都是放置一般用戶使用的執行文件
/boot 這個目錄下存放操作系統啓動時所要用到的程序。如啓動grub 就會用到其下的/boot/grub子目錄
/dev 該目錄中包含了所有Linux 系統中使用的外部設備。要注意的是,這裏並不是存放外部設備的驅動程序,它實際上是一個訪問這些外部設備的端口。由於在Linux 中,所有的設備被當作文件進行操作,比如:/dev/cdrom 代表光驅,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像訪問文件、目錄一樣對其進行訪問
/etc 該目錄下存放了系統管理時要用到的各種配置文件和子目錄。如網絡配置文件、文件系統、x 系統配置文件、設備配置信息、設置用戶信息等都在這個目錄下。系統在啓動過程中需要讀取其參數並進行相應的配置
/etc/rc.d 該目錄主要存放Linux 啓動和關閉時要用到的腳本文件
/etc/rc.d/init 該目錄存放所有Linux 服務默認的啓動腳本
/home 該目錄是Linux 系統中默認的用戶工作根目錄。
/lib 該目錄是用來存放系統動態鏈接共享庫的。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會用到這個目錄下的共享庫。因此,千萬不要輕易對這個目錄進行操作
/lost+found 該目錄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空的。只有當系統產生異常時,會將一些遺失的片段放在此目錄下
/media 該目錄下是光驅和軟驅的掛載點,Fedora Core 4 已經可以自動掛載光驅和軟驅
/misc 該目錄下存放從DOS 下進行安裝的實用工具,一般爲空
/mnt 該目錄是軟驅、光驅、硬盤的掛載點,也可以臨時將別的文件系統掛載到此目錄下
/proc 該目錄是用於放置系統核心與執行程序所需的一些信息。而這些信息是在內存中由系統產生的,故不佔用硬盤空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