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S編譯完後經驗

    最近想給自己ARM開發板編譯一個可運行的Linux系統。感覺自己沒什麼經驗,就弄了一個虛擬機,裝好Fedora,從LFS開始吧。
    大約花了10天左右,一步一步地將每個軟件包按照LFS6.7書中說的編譯出來了。到設置Grub那一節,忽然發現自己開始沒弄好分區設置是多麼不明智的決定啊。造成不能引導剛編譯好的Linux。:-(
    好的方面是,我瞭解了從無到有地編譯一個linux系統的大概流程:第一,編譯獨立的編譯工具;第二,編譯系統用到的組件程序;第三,編譯系統內核;第四,設置引導。
    教訓是,要分好區,空出來一個獨立的分區給新的系統,否則這個系統就不會獨立於host系統。這和文件系統的組成有關吧。
    下一步打算:有時間了再弄一下LFS,使它run起來。初步打算是空出一個乾淨的分區,然後把編譯的內容cp過去,再次重新設置grub,不知道可行不。如果不行的話,按照LFS從頭到尾再次編譯一下。
 
    開始爲ARM板編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