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用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检查Linux服务器性能

如果你的Linux服务器突然负载暴增,告警短信快发爆你的手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Linux性能问题所在?Netflix性能工程团队的Brendan Gregg写下了这篇博文,来看他们是怎样通过十条命令在一分钟内对机器性能问题进行诊断.

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在1分钟内对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1.uptime

>uptime
>19:11:17 up 15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区域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CPU资源都消耗在了哪里。反之,如果15分钟平均负载很高,1分钟平均负载较低,则有可能是CPU资源紧张时刻已经过去。

上面例子中的输出,可以看见最近1分钟的平均负载非常高,且远高于最近15分钟负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查当前系统中有什么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下文将会介绍的vmstat、mpstat等命令进一步排查


2.dmesg | tail

> dmesg | tail
> e1000 0000:02:01.0: PCI INT A -> GSI 19 (level, low) -> IRQ 19
> e1000 0000:02:01.0: setting latency timer to 64
> e1000 0000:02:01.0: eth0: (PCI:66MHz:32-bit) 00:0c:29:46:3c:34
> e1000 0000:02:01.0: eth0: Intel(R) PRO/1000 Network Connection
> EXT4-fs (sda1): mounted filesystem with ordered data mode. Opts: 
> Adding 2031608k swap on /dev/mapper/vg_server-lv_swap.  Priority:-1 extents:1 across:2031608k 
> NET: Registered protocol family 10
> lo: Disabled Privacy Extensions
> e1000: eth0 NIC Link is Up 1000 Mbps Full Duplex, Flow Control: None
> eth0: no IPv6 routers present

该命令会输出系统日志的最后10行。示例中的输出,可以看见一次内核的oomkill和一次TCP丢包。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排查性能问题。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步。


3.vmstat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 0  0      0 909516   6644  28552    0    0    32     1   19   25  0  0 98  2  0   
> 0  0      0 909508   6644  28572    0    0     0     0   18   16  0  0 100  0  0  
> 0  0      0 909476   6644  28572    0    0     0     0   19   16  0  0 100  0  0  
> 0  0      0 909476   6644  28572    0    0     0     0   14   14  0  0 100  0  0  
> 0  0      0 909476   6644  28572    0    0     0     0   18   19  0  0 100  0  0  

每行会输出一些系统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系统状态。后面跟的参数1,表示每秒输出一次统计信息,表头提示了每一列的含义,这几介绍一些和性能调优相关的列:

r:等待在CPU资源的进程数。这个数据比平均负载更加能够体现CPU负载情况,数据中不包含等待IO的进程。如果这个数值大于机器CPU核数,那么机器的CPU资源已经饱和。

free:系统可用内存数(以千字节为单位),如果剩余内存不足,也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下文介绍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si, so:交换区写入和读取的数量。如果这个数据不为0,说明系统已经在使用交换区(swap),机器物理内存已经不足。

us, sy, id, wa, st:这些都代表了CPU时间的消耗,它们分别表示用户时间(user)、系统(内核)时间(sys)、空闲时间(idle)、IO等待时间(wait)和被偷走的时间(stolen,一般被其他虚拟机消耗)。

上述这些CPU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了解CPU是否出于繁忙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相加非常大,CPU出于忙于执行指令。如果IO等待时间很长,那么系统的瓶颈可能在磁盘IO。

示例命令的输出可以看见,大量CPU时间消耗在用户态,也就是用户应用程序消耗了CPU时间。这不一定是性能问题,需要结合r队列,一起分析。


4.mpstat -P ALL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x86_64 (32 CPU) 
>07:38:49 PM 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 
>07:38:50 PM all 98.47 0.00 0.7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78 
>07:38:50 PM 0 96.04 0.00 2.9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9 
>07:38:50 PM 1 97.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 
>07:38:50 PM 2 98.00 0.00 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7:38:50 PM 3 96.9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03

该命令可以显示每个CPU的占用情况,如果有一个CPU占用率特别高,那么有可能是一个单线程应用程序引起的


5.pidstat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x86_64 (32 CPU) 
>07:41:02 PM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CPU CPU Command 
>07:41:03 PM 0 9 0.00 0.94 0.00 0.94 1 rcuos/0 
>07:41:03 PM 0 4214 5.66 5.66 0.00 11.32 15 mesos-slave 
>07:41:03 PM 0 4354 0.94 0.94 0.00 1.89 8 Java 
>07:41:03 PM 0 6521 1596.23 1.89 0.00 1598.11 27 java 
>07:41:03 PM 0 6564 1571.70 7.55 0.00 1579.25 28 java

pidstat命令输出进程的CPU占用率,该命令会持续输出,并且不会覆盖之前的数据,可以方便观察系统动态。如上的输出,可以看见两个JAVA进程占用了将近1600%的CPU时间,既消耗了大约16个CPU核心的运算资源


6.iostat -xz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x86_64 (32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73.96 0.00 3.73 0.03 0.06 22.21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r_await w_await svctm %util 
>xvda 0.00 0.23 0.21 0.18 4.52 2.08 34.37 0.00 9.98 13.80 5.42 2.44 0.09 
>xvdb 0.01 0.00 1.02 8.94 127.97 598.53 145.79 0.00 0.43 1.78 0.28 0.25 0.25 
>xvdc 0.01 0.00 1.02 8.86 127.79 595.94 146.50 0.00 0.45 1.82 0.30 0.27 0.26 
>dm-0 0.00 0.00 0.69 2.32 10.47 31.69 28.01 0.01 3.23 0.71 3.98 0.13 0.04 
>dm-1 0.00 0.00 0.00 0.94 0.01 3.78 8.00 0.33 345.84 0.04 346.81 0.01 0.00 
>dm-2 0.00 0.00 0.09 0.07 1.35 0.36 22.50 0.00 2.55 0.23 5.62 1.78 0.03

iostat命令主要用于查看机器磁盘IO情况。该命令输出的列,主要含义是:

r/s, w/s, rkB/s, wkB/s:分别表示每秒读写次数和每秒读写数据量(千字节)。读写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

await:IO操作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在和磁盘交互时,需要消耗的时间,包括IO等待和实际操作的耗时。如果这个数值过大,可能是硬件设备遇到了瓶颈或者出现故障。

avgqu-sz:向设备发出的请求平均数量。如果这个数值大于1,可能是硬件设备已经饱和(部分前端硬件设备支持并行写入)。

%util:设备利用率。这个数值表示设备的繁忙程度,经验值是如果超过60,可能会影响IO性能(可以参照IO操作平均等待时间)。如果到达100%,说明硬件设备已经饱和。

如果显示的是逻辑设备的数据,那么设备利用率不代表后端实际的硬件设备已经饱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这应用程序性能会不好,可以利用诸如预读取、写缓存等策略提升应用性能。


7.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5998 24545 221453 83 59 541 
>-/+ buffers/cache: 23944 222053 
>Swap: 0 0 0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m参数表示按照兆字节展示。最后两列分别表示用于IO缓存的内存数,和用于文件系统页缓存的内存数。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缓存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这是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策略,尽可能的利用内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内存,这部分内存会立即被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因此,这部分内存一般也被当成是可用内存。
如果可用内存非常少,系统可能会动用交换区(如果配置了的话),这样会增加IO开销(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现),降低系统性能。


8.sar -n DEV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x86_64 (32 CPU) 
>12:16:48 A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12:16:49 AM eth0 18763.00 5032.00 20686.42 478.30 0.00 0.00 0.00 0.00 
>12:16:49 AM lo 14.00 14.00 1.36 1.36 0.00 0.00 0.00 0.00 
>12:16:49 AM docker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16:49 A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ifutil 
>12:16:50 AM eth0 19763.00 5101.00 21999.10 482.56 0.00 0.00 0.00 0.00 

sar命令在这里可以查看网络设备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判断网络设备是否已经饱和。如示例输出中,eth0网卡设备,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没有达到1Gbit/sec的硬件上限。


9.sar -n TCP,ETCP 1

>Linux 3.13.0-49-generic (titanclusters-xxxxx) 07/14/2015 x86_64 (32 CPU) 
>12:17:19 AM active/s passive/s iseg/s oseg/s 
>12:17:20 AM 1.00 0.00 10233.00 18846.00 
>12:17:19 AM atmptf/s estres/s retrans/s isegerr/s orsts/s 
>12:17:20 AM 0.00 0.00 0.00 0.00 0.00 
>12:17:20 AM active/s passive/s iseg/s oseg/s 
>12:17:21 AM 1.00 0.00 8359.00 6039.00 
>12:17:20 AM atmptf/s estres/s retrans/s isegerr/s orsts/s 

sar命令在这里用于查看TCP连接状态,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TCP连接数,既通过connec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TCP连接数,即通过accep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量;

TCP连接数可以用来判断性能问题是否由于建立了过多的连接,进一步可以判断是主动发起的连接,还是被动接受的连接。TCP重传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恶劣,或者服务器压力过大导致丢包。


10.top

>top - 00:15:40 up 21:56, 1 user, load average: 31.09, 29.87, 29.92 
>Tasks: 871 total, 1 running, 868 sleeping, 0 stopped, 2 zombie 
>%Cpu(s): 96.8 us, 0.4 sy, 0.0 ni, 2.7 id, 0.1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25190241+total, 24921688 used, 22698073+free, 60448 buffers 
>KiB Swap: 0 total, 0 used, 0 free. 554208 cached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0248 root 20 0 0.227t 0.012t 18748 S 3090 5.2 29812:58 java 
>4213 root 20 0 2722544 64640 44232 S 23.5 0.0 233:35.37 mesos-slave 
>66128 titancl+ 20 0 24344 2332 1172 R 1.0 0.0 0:00.07 top 
5235 root 20 0 38.227g 547004 49996 S 0.7 0.2 2:02.74 java 
>4299 root 20 0 20.015g 2.682g 16836 S 0.3 1.1 33:14.42 java 
>1 root 20 0 33620 2920 1496 S 0.0 0.0 0:03.82 init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2 kthreadd >
>3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5.35 ksoftirqd/0 
>5 root 0 -20 0 0 0 S 0.0 0.0 0:00.00 kworker/0:0H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几个命令的检查的内容。比如系统负载情况(uptime)、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系统CPU使用情况(vmstat)等。因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相对全面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来源。同时,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诸如内存占用最多的进程、CPU占用率最高的进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对于前面一些命令,输出是一个瞬间值,如果不持续盯着,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这时可能需要暂停top命令刷新,来记录和比对数据。


总结

排查Linux服务器性能问题还有很多工具,上面介绍的一些命令,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定位问题。例如前面的示例输出,多个证据证明有JAVA进程占用了大量CPU资源,之后的性能调优就可以针对应用程序进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