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體系

一、框架

  SW-CMM爲軟件企業的過程能力提供了一個階梯式的進化框架,階梯共有五級。第一級實際上是一個起點,任何準備按CMM體系進化的企業都自然處於這個起點上,並通過這個起點向第二級邁進。除第一級外,每一級都設定了一組目標,如果達到了這組目標,則表明達到了這個成熟級別,可以向下一個級別邁進。CMM體系不主張跨越級別的進化,因爲從第二級起,每一個低的級別實現均是高的級別實現的基礎。

  1.初始級

  初始級的軟件過程是未加定義的隨意過程,項目的執行是隨意甚至是混亂的。也許,有些企業制定了一些軟件工程規範,但若這些規範未能覆蓋基本的關鍵過程要求,且執行沒有政策、資源等方面的保證時,那麼它仍然被視爲初始級。

  2.可重複級

  根據多年的經驗和教訓,人們總結出軟件開發的首要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因此,第二級的焦點集中在軟件管理過程上。一個可管理的過程則是一個可重複的過程,一個可重複的過程則能逐漸進化和成熟。第二級的管理過程包括了需求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個方面。其中項目管理分爲計劃過程和跟蹤與監控過程兩個過程。通過實施這些過程,從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個按計劃執行的且階段可控的軟件開發過程。

  3.定義級

  在第二級僅定義了管理的基本過程,而沒有定義執行的步驟標準。在第三級則要求制定企業範圍的工程化標準,而且無論是管理還是工程開發都需要一套文檔化的標準,並將這些標準集成到企業軟件開發標準過程中去。所有開發的項目需根據這個標準過程,剪裁出與項目適宜的過程,並執行這些過程。過程的剪裁不是隨意的,在使用前需經過企業有關人員的批准。

  4.管理級

  第四級的管理是量化的管理。所有過程需建立相應的度量方式,所有產品的質量(包括工作產品和提交給用戶的產品)需有明確的度量指標。這些度量應是詳盡的,且可用於理解和控制軟件過程和產品。量化控制將使軟件開發真正變成爲一種工業生產活動。

  5.優化級

  第五級的目標是達到一個持續改善的境界。所謂持續改善是指可根據過程執行的反饋信息來改善下一步的執行過程,即優化執行步驟。如果一個企業達到了這一級,那麼表明該企業能夠根據實際的項目性質、技術等因素,不斷調整軟件生產過程以求達到最佳。

  二、結構

  除第一級外,SW-CMM的每一級是按完全相同的結構構成的。每一級包含了實現這一級目標的若干關鍵過程域(KPA),每個KPA進一步包含若干關鍵實施活動(KP),無論哪個KPA,它們的實施活動都統一按五個公共屬性進行組織,即每一個KPA都包含五類KP。

  1.目標

  每一個KPA都確定了一組目標。若這組目標在每一個項目都能實現,則說明企業滿足了該KPA的要求。若滿足了一個級別的所有KPA要求,則表明達到了這個級別所要求的能力。

  2.實施保證

  實施保證是企業爲了建立和實施相應KPA所必須採取的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制定企業範圍的政策和高層管理的責任。

  3.實施能力

  實施能力是企業實施KPA的前提條件。企業必須採取措施,在滿足了這些條件後,纔有可能執行KPA的執行活動。實施能力一般包括資源保證、人員培訓等內容。

  4.執行活動

  執行過程描述了執行KPA所需求的必要角色和步驟。在五個公共屬性中,執行活動是唯一與項目執行相關的屬性,其餘四個屬性則涉及企業CMM能力基礎設施的建立。執行活動一般包括計劃、執行的任務、任務執行的跟蹤等。

  5.度量分析

  度量分析描述了過程的度量和度量分析要求。典型的度量和度量分析的要求是確定執行活動的狀態和執行活動的有效性。

  6.實施驗證

  實施驗證是驗證執行活動是否與所建立的過程一致。實施驗證涉及到管理方面的評審和審計以及質量保證活動。

  在實施CMM時,可以根據企業軟件過程存在問題的不同程度確定實現KPA的次序,然後按所確定次序逐步建立、實施相應過程。在執行某一個KPA時,對其目標組也可採用逐步滿足的方式。過程進化和逐步走向成熟是CMM體系的宗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