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單註解

解密高難度英文縮寫  
  
1. CS 爲胎囊。月經規則的婦女,停經35天,B超就可在宮腔內看到孕囊。在懷孕1.5個月時孕囊直徑約2釐米,2.5個月時約5釐米。胎囊位置在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形態圓形、橢圓形、清晰爲正常;如胎囊爲不規則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婦同時有腹痛或陰道流血時,可能要流產。  
  
2. CRL 爲頭臀距,表示胎體縱軸平行測量最大的長軸,主要用於判定孕7~12周的胎齡。  
  
3. BPD 爲胎頭的雙頂徑。  
  
4. FL 爲胎兒股骨長徑。  
  
5. GP 爲胎盤分級,一般胎盤分爲0,I ,II,III級,有時還有III+級。  
  
6. AI 爲羊水指數,做B超時,以孕婦的臍部爲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區域,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數,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釐米。  
  
7. S/D 爲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供血相關,當胎盤功能不良或臍帶異常時此比值會出現異常,在正常妊娠情況下,隨孕周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下降,D升高,使比值下降,近足月妊娠時S/D小於3。  
  
8. LOA ,ROA,LOP,ROP;LSA,RSA,這是一組表示胎位的英文縮寫。  
  
L Left 左 R Right 右  
  
A Anterior 前 P Posterior 後  
  
O Occiput 枕骨 S Sacrum 骶骨  
  
SC Scapula 肩  
    
  
雙頂徑和股骨長徑的正常值  
  
雙頂徑臨牀上常用來判定孕13周以上的胎齡,孕晚期可根據雙頂徑的大小估計胎兒的大小和體重。  
  
股骨長徑可與雙頂徑一起估計胎兒大小和體重,當兩者相加大於17釐米時,有巨大兒可能。  
  
按一般規律,雙頂徑的大小在懷孕5個月以後,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雙頂徑約爲7.0cm,32周(8個月)時約爲8.0cm,以此類推。懷孕8個月以後,雙頂徑平均每週增長約爲0.2cm爲正常。  
  
股骨長徑:股骨長徑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它的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雙頂徑值差2-3cm左右,比如說雙頂徑爲9.3cm,股骨長徑應爲7.3cm;雙頂徑爲8.9cm,股骨長徑應爲6.9cm。  
  
  

 

 

 

 


  解惑B超Q&A  
  
1. 羊水過多過少都不正常嗎?  
  
答:胎兒是漂浮在羊水中的,羊水不僅能保護胎兒,而且它的量和色還能反映胎盤及胎兒在宮內的狀況。孕晚期的羊水主要來源於胎兒排出的尿液,然後再通過胃腸道吞入,當胃腸道發育異常,神經管發育畸形時可出現羊水過多,前者大多要在出身後明確診斷,而後者B超就能發現,但有一部分羊水過多胎兒發育是正常的。孕晚期羊水過少大多數是由於胎盤功能減退引起的,泌尿系統發育異常也會出現羊水過少,但很少見,有時候B超檢查能發現。B超測定羊水量有2種方法,其一是測定最大的羊水池,應該大於3cm,小於8cm;其二是測定羊水指數,正常範圍是8~18cm,當羊水指數小於5cm時,爲羊水過少,應儘快終止妊娠。  
  
2. 胎盤級別的意義是什麼?  
  
答:孕晚期(28孕周)開始,B超報告單上會出現胎盤分級,這個時候的胎盤級別多數是0~I級,到36周左右胎盤級別可以是I~II級,到40周左右胎盤級別可以是II~III級,一般來說II級以上胎盤提示胎兒成熟了。  
  
3. 胎頭雙頂徑(BPD)大就一定表示巨大胎兒嗎?  
  
答:臨牀上我們根據測定宮高、腹圍預測胎兒體重,可*性約70%,通過B超測定胎兒雙頂徑長度及股骨長徑預測胎兒體重,可*性也在70%左右,胎兒雙頂徑測定與胎頭位置及B超醫生的經驗有關,臨牀上我們也發現極少數胎頭較大而體重不重,可能與父母遺傳有關。    

 

 

孕早期胎兒發育的過程及B超所見
  妊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卵子受精後,進入宮腔,胚胎及附屬物迅速生長髮育直至成熟的過程中,每個孕周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在孕早期的各個周裏你的小寶寶會是什麼樣呢,下面的文章會詳細告訴你。
  4周:胎兒只有0.2釐米。受精卵剛完成着牀,羊膜腔才形成,體積很小。超聲還看不清妊娠跡象。
  5周:胎兒長到0.4釐米,進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擴大,原始心血管出現,可有搏動。B超可看見小胎囊,胎囊約佔宮腔不到1/4,或可見胎芽。
  6周:胎兒長到0.85釐米,胎兒頭部、腦泡、額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經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見,並見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兒長到1.33釐米,胚胎已具有人雛形,體節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統進一步發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約佔宮腔的l/3。
  8周:胎兒長到1.66釐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頭、體及四肢,胎頭大於軀幹。B超可見胎囊約佔官腔1/2,胎兒形態及胎動清楚可見,並可看見卵黃囊。
  9周:胎兒長到2.15釐米,胎兒頭大於胎體,各部表現更清晰,頭顱開始鈣化、胎盤開始發育。B超可見胎囊幾乎佔滿宮腔,胎兒輪廓更清晰,胎盤開始出現。
  10周:胎兒長到2.83釐米,胎兒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盤雛形形成。B超可見胎囊開始消失,月芽形胎盤可見,胎兒活躍在羊水中 。
  11周:胎兒長到3.62釐米,胎兒各器官進一步發育,胎盤發育。B超可見胎囊完全消失,胎盤清晰可見。
  12周:胎兒長到4.58釐米,外生殖器初步發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現,頭顱鈣化更趨完善。顱骨光環清楚,可測雙頂徑,明顯的畸形可以診斷,此後各臟器趨向完善。

 

 

孕中期B超檢查胎兒發育的正常值
  孕期通過B超判斷胎兒的發育的大小是較有參考價值的一種方法,孕婦在做B超的時候會看到檢查報告上有一些數值,這些數值就是告訴你寶寶的發育大小。要想讀懂這些數字,你需要仔細閱讀下面的文章。
  孕13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2.52士0.25'腹圍的平均值爲6.90士l.65'股骨長爲1.17士0.31.
  孕14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2.83士0.57'腹圍的平均值爲7.77士1.82'股骨長爲1.38士0.48.
  孕15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3.23士0.51'腹圍的平均值爲9.13士1.56'股骨長爲1.74士0.58.
  孕16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3.62士0.58'腹圍的平均值爲 10.32士1.92'股骨長爲 2.10士0.51.
  孕17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3.97士0.44'腹圍的平均值爲11.49士1.62'股骨長爲 2.52士0.44.
  孕18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4.25士0.53'腹圍的平均值爲12.41士l.89'股骨長爲2.71士0.46.
  孕19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4.52士0.53'腹圍的平均值爲13.59士2.30'股骨長爲3.03士0.50.
  孕20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4.88士0.58'腹圍的平均值爲14.80士l.89'股骨長爲3.35士O.47.
  孕21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5.22士0.42'腹圍的平均值爲15.62士1.84'股骨長爲3.64士0.40.
  孕22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5.45士0.57'腹圍的平均值爲16.70士2.23'股骨長爲3.82士0.47.
  孕23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5.80士0.44'腹圍的平均值爲17.90士1.85'股骨長爲4.21士0.41.
  孕24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6.05士0.50'腹圍的平均值爲18.74士2.23'股骨長爲4.36士0.51.
  孕25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6.39士0.70'腹圍的平均值爲19.64士2.20'股骨長爲4.65士0.42.
  孕26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6.68士0.61'腹圍的平均值爲21.62士2.30'股骨長爲4.87士O.41.
  孕27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6.98士0.57'腹圍的平均值爲21.81士2.12'股骨長爲5.10士0.41.
  孕28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7.24士O.65'腹圍的平均值爲22.86士2.41'股骨長爲5.35士0.55.

 

孕晚期B超檢查胎兒發育的正常值
  孕晚期的準媽媽一定也想知道你的寶寶發育的是否正常吧,那你一定要讀這篇文章,仔細與你做的B超結果對照一下。
  孕29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7.50士0.65,腹圍的平均值爲:23.71士1.50'股骨長的平均值爲5.61士0.44.
  孕30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7.83士0.62'腹圍的平均值爲:24.88士2.03'股骨長的平均值爲5.77士0.47.
  孕31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8.06士0.60'腹圍的平均值爲:25.78士2.32'股骨長的平均值爲6.03士0.38.
  孕32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8.17士0.65'腹圍的平均值爲:26.20士2.33'股骨長的平均值爲6.43士0.49.
  孕33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8.50士0.47'腹圍的平均值爲27.78:士2.30'股骨長的平均值爲6.42士0.46.
  孕34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8.61士0.63'腹圍的平均值爲:27.99士2.55'股骨長的平均值爲6.62士0.43.
  孕35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8.70士0.55'腹圍的平均值爲:28.74士2.88'股骨長的平均值爲6.71士0.45.
  孕36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8.81士0.57'腹圍的平均值爲:29.44士2.83'股骨長的平均值爲6.95士0.47.
  孕37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9.00士0.63'腹圍的平均值爲:30.14士2017'股骨長的平均值爲7.10士0.52.
  孕38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9.08士0.59'腹圍的平均值爲:30.63士2.83'股骨長的平均值爲7.20士0.43.
  孕39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9.21士0.59'腹圍的平均值爲:31.34士3.12'股骨長的平均值爲7.34士0.53.
  孕40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爲9.28士0.50'腹圍的平均值爲:31.49士2.79'股骨長的平均值爲7.4士0.53.

 

怎樣看孕期B超檢查單


  懷孕期間,孕婦將做2-3次的超聲波檢查,你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報告單上的各種數字都說明了什麼?醫院超聲檢查報告單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胎囊、胎頭、胎心、胎動、胎盤、股骨、羊水和脊柱。它們各說明什麼問題,什麼情況下正常,而什麼情況下又屬異常呢?這裏提供一些參考指標:
  1、胎囊:胎囊只在懷孕早期見到。它的大小,在孕1.5個月時直徑約2釐米,2.5個月時約5釐米爲正常。胎囊位置在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形態圓形、橢圓形、清晰爲正常;如胎囊爲不規則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婦同時有腹痛或陰道流血時,可能要流產。
  2、胎頭:輪廓完整爲正常,缺損、變形爲異常,腦中線無移位和無腦積水爲正常。BPD代表胎頭雙頂徑,懷孕到足月時應達到9.3釐米或以上。按一般規律,在孕5個月以後,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爲7.0釐米,孕32周(8個月)時約爲8.0釐米,以此類推。孕8個月以後,平均每週增長約爲0.2釐米爲正常。
  3、胎心:有、強爲正常,無、弱爲異常。胎心頻率正常爲每分鐘120-160次之間。
  4、胎動:有、強爲正常,無、弱可能胎兒在睡眠中,也可能爲異常情況,要結合其他項目綜合分析。
  5、胎盤: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釐米之間;鈣化一項報告單上分爲Ⅲ級,Ⅰ級爲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懷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盤越成熟,回聲的不均勻。
  6、股骨長度: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它的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BPD值差2-3釐米左右,比如說BPD爲9.3釐米,股骨長度應爲7.3釐米;BPD爲8.9釐米,股骨長度應爲6.9釐米等。
  7、羊水:羊水深度在3-7釐米之間爲正常,超過7釐米爲羊水增多,少於3釐米爲羊水減少。
  8、脊椎:胎兒脊柱連續爲正常,缺損爲異常,可能脊柱有畸形。
  9、臍帶:正常情況下,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可能爲臍帶繞頸。

  附註:
  專用術語——胎位縮寫
  胎位爲先露部的代表在產婦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後、右後。
  頂先露的代表骨爲枕骨(occipital,縮寫爲O);臀先露的代表骨爲骶骨(sacrum,縮寫爲S);面先露的爲下頦骨(mentum,縮寫爲M);肩先露的代表骨爲肩胛骨(scapula,縮寫爲Sc)。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爲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爲“枕”,即“O”,臀先露爲“骶”,即“S”,面先露爲“頦”,即“M”,肩先露爲“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爲左枕前(LOA),爲最常見之胎位。
  各胎位縮寫如下:
  頂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枕前(LOA) 左枕橫(LOT) 左枕後(LOP) 右枕前(ROA) 右枕橫(ROT) 右枕後(ROP)
  臀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骶前(LSA) 左骶橫(LST) 左骶後(LSP) 右骶前(RSA) 右骶橫(RST) 右骶後(RSP)
  面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頦前(LMA) 左頦橫(LMT) 左頦後(LMP) 右頦前(RMA) 右頦橫(RMT) 右頦後(RMP)
  肩先露有四種胎位:
  左肩前(LScA) 左肩後(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後(RScP)

 

孕期各階段的宮高和腹圍參考值


懷孕中後期腹圍正常值 單位:cm  
孕月 腹圍下限 腹圍上限 標準  
5        76               89          82  
6        80               91           85  
7        82               94           87  
8        84               95           89  
9        86               98           92  
10      89               100          94  
注:是平躺着量的  
  


宮高正常值表  
妊娠週數:手測宮高   尺測宮高     
滿12周  恥骨聯合上  2—3橫指     
滿16周  臍恥之間     
滿20周  臍下一橫指  18(15.3—21.4)釐米  
滿24周  臍上二橫指  24(22—25.1)釐米  
滿28周  臍上三橫指  26(22.4—29)釐米  
滿32周  臍劍之間   29(25.3—32.0)釐米  
滿36周  劍突下二橫指 32(29.8—34.5)釐米  
滿40周  劍臍之間   33釐米  


通過測量宮底高度,如發現與妊娠週數不符,過大過小都要尋找原因。如做B超等特殊檢查,有無雙胎、畸形、死胎、羊水過多、過少等問題。 

 
測腹圍是通過測量平臍部環腰腹部的長度瞭解子宮橫徑大小,對應宮底高度以便了解官腔內的情況及子宮大小是否符合妊娠週數。

  
測體重,若妊娠期間體重增加每週平均超過0.5千克時,多有水腫或隱性水腫,是妊高徵的先兆,應及時給予處理。  

還有一個計算公式:(月份*3)+7=-3<宮高<3均爲正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