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實習第三週個人感受

  發現在上班的大部分時間效率都很低,總結一下原因有幾個:

    1.會議太多,除了正常做事,就是開會了,而且經常做事情做到一半就被叫開會,開會的時候廢話太多,目標不明確,只是單純的磨時間,時間沒到繼續說廢話,時間到了還沒說完的也忽略。感覺可以定一個固定的開會時間,這樣不容易影響到正常工作。

    2.工作協調不順利,有時候可能不是你自己效率低,但是你自己的工作需要基於別人的工作,那別人一直拖着你也沒辦法了。這個其實還是工作計劃太模糊,開發的週期基本上都是一週或者一個月,那就很容易出現前期吃吃喝喝拖着,快交付的時候忙的要死加班到凌晨,這是個怪圈。


   另外就是QA的工作內容,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多事情。當初的職位描述是全程參與整個產品的流程,確實是這樣,不過這個全程變得很雞肋。PM提出MRD參與需求評審,但是說實話,QA只是去聽一下,基本上發表不了什麼意見;RD開發的時候,就要開始看代碼,這個我感覺真的不比開發簡單。不知道到底是寫代碼容易還是讀代碼容易。快上線的時候就忙的要死。最可笑的是,上週測了一週的一個功能,自己測又和RD聯測,但是上線後因爲展示效果不美觀,被PM一句話給回滾了。可能是我剛開始做,覺得上週的工作全部白做了,但是導師告訴我這些不是我該管的事情。確實,軟件成不成功,RD能不能開發出來,那都不關QA什麼事,就算我發現一個BUG,那也是RD去調試解決,這周工作白做了,工資也照樣領。但是對於公司來說,這周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產出的一週,所以我感覺PM的作用簡直太大了。

  原來經常聽師兄說PM和RD是甲方乙方的關係,覺得沒有那麼嚴肅,但現在即使站在QA的角度,作爲一個技術人員,仍然感覺有些想法真的很荒誕,就算邏輯上實現了,我作爲一個普通用戶都能分分鐘把這軟件玩壞,感覺其實PM的技術也必須過關才行,否則只能說天方夜譚。

  原來在學校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發現慢慢能感覺出來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