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刀科技評論】對話周鴻禕:紅衣大炮與“微創新”

4年的時間,周鴻禕這個曾經“調戲”過用戶,甚至留下過污點的猛人,把用戶體驗創新當做一個偏執狂式的方向,內部稱之爲“拜用戶教”,靠一種持續的、被專業人嘲笑的“微創新”,360成功引爆了億級用戶的能量。一個無心插柳的產品,一個沒有殺毒技術的外行,一個沒有革命性商業模式的小產品,360因何很快速實現了從0到2億用戶的跨越,甚至成爲行業“公敵”?

【中國企業家網】“紅衣大炮”周鴻禕的好鬥性格,從他辦公室的擺設都能透出一二。牆上貼着十幾張靶紙,靶心位置被射的一片狼藉,周告訴我,他學的是類似於《槍王之王》的近戰快射,他認爲,長距離遠射沒什麼實戰價值,“15米是我的最佳距離”。周的“好鬥”已經成爲一種標籤,最近,他的備受關注,就是因爲和金山、瑞星等的戰鬥。

但是,這種江湖之戰不是我關注的重心,我想關注的是:一個無心插柳的產品,一個沒有殺毒技術的外行,一個沒有革命性商業模式的小產品,360因何很快速實現了從0到2億用戶的跨越,甚至成爲行業“公敵”,顛覆了殺毒行業20年的牢固基業。

微創新!沒錯,這種應用驅動的微創新,是“紅衣大炮”再度發射的真正內核。4年的時間,周鴻禕這個曾經“調戲”過用戶,甚至留下過污點的猛人,把用戶體驗創新當做一個偏執狂式的方向,內部稱之爲“拜用戶教”,靠一種持續的、被專業人嘲笑的“微創新”,360成功引爆了億級用戶的能量。這是一顆有着革命性力量的種子,不少公司靠着這顆種子,進入到競爭力的更高境界。

“微創新”可能是我最近幾年都會深度關注的創新話題。最近,跟周鴻禕進行了一個長時間的對話,挖掘一下360的“微創新”,以及這種“微創新”的動機及難題。

1、無心插柳:專攻流氓軟件。2006年中,正值流氓軟件橫行,大小互聯網公司都在通過流氓插件的方式植入用戶的電腦,市場需求非常明顯。不過,對殺毒軟件公司而言,這部分需求卻被嚴重忽視。

360安全衛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推出,沒有防火牆,也沒有實時防禦,只幹一件事:殺流氓軟件。

周鴻禕推出360,沒有野心(周當時的工作重點是行業大趨勢社區搜索,這後來被證明是失敗的),卻有私心。“當時這個流氓軟件太可惡了,他們把老百姓禍害以後,把屎盆子扣在我頭上,讓我一個人來背黑鍋。我就是爲自己討一個公道。”

爲了給自己正名,周鴻禕好鬥本性暴露,以殺流氓軟件的名義,把自己放在了互聯網大小網站、跨國公司的對立面,他的盟友只有一個:用戶。

2、確立公司基因:解決問題最重要。2006年下半年,360的名聲大噪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官司和口水戰。周鴻禕因爲殺流氓軟件,得罪了不少公司,一時間,口水戰,謾罵,法律訴訟等亂花漸迷離人眼,甚至驚動了央視參與報道。

另一個原因是周鴻禕做對了一件事:技術不重要,應用纔是關鍵。正因爲缺乏安全技術積澱,周鴻禕採取了和傳統安全廠商截然不同的思路,“殺毒廠商總是把安全定義成一個很狹隘的殺毒,然後殺毒就意味着高深的技術,而我們覺得,解決問題比做什麼技術更重要,所以思考用戶有什麼問題比思考我們技術還有什麼不足更重要。”

早期,360的技術人員很鬱悶,一方面要遭受對手的嘲笑,一方面底氣也不足——大家覺得是爲了周鴻禕的喜怒哀樂而做的產品,只是個小玩意。周鴻禕就鼓勵技術人員說,“這個世界上技術沒有高下之分,產品沒有大小之分,最後你只有一個市場大小之分。那怕你就寫了幾行代碼,你能解決中國幾億人的一個事,這事就是一個大事兒。你寫了一億行代碼,最後這產品就只有一個人用,這事也沒意義。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無意中,周鴻禕這句鼓勵的話卻成爲360用戶體驗創新的一個基因。

3、一個不起眼的微創新:清理垃圾。2007年,360經常遇到用戶的抱怨:電腦運行太慢。事實上,用戶電腦裏的流氓軟件、插件問題解決之後,用戶仍然感覺到運行速度很慢,一個關鍵原因就是註冊表垃圾、磁盤垃圾太多。

360就做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功能:清理垃圾。這一功能竟然成了360用戶的殺手級應用,因爲用戶不可能每天都遇見病毒,但是每天都會使用電腦,就會製造電腦垃圾,就會影響電腦速度,“清理垃圾”因此大受好評。受這個思路的啓發,360做了一系列跟安全無關的功能,比如清理痕跡、軟件管家等,也備受專業人士嘲笑。

嘲笑聲中,360的裝機量卻是直線上升。

4、用戶參與創新:惡評軟件投票。2007年,360與CNNIC的口水仗引人關注,但打擊流氓軟件的運動似乎陷入僵局,安全廠商查殺惡意軟件也面臨法律風險。360也遭遇了不少訴訟,而且基本以敗訴結束,每輸一次,周鴻禕就要賠10萬。“鬥士”周鴻禕開始鬱悶起來。“儘管老百姓都認爲叫這個軟件是流氓軟件,但是我們沒什麼法律依據管人家叫流氓軟件,這樣我就傷害了人家的名譽權”。

360技術人員在和用戶交流時,受到啓發,以全新的評價方法規避訴訟:放棄“惡意”,引入“惡評”機制。2007年3月,360放棄“惡意軟件”的稱呼,不再由自己對軟件做出判定,而是引入廣大網民的參與和互動,由他們對軟件的好壞進行評判,將“惡評軟件”的判定權完全交給網民。

這時候,360安全衛士的裝機量已經突破了4000萬。

5、又一個關鍵之“微”:木馬反擊戰。2007年下半年,流氓軟件開始出現兩種變化:一種是洗手不幹了;還有一種開始轉作病毒和木馬。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木馬產業鏈開始形成。“當時,我們呢,用戶希望我們把木馬問題也解決了。當時,木馬剛剛纔出來,殺毒公司對木馬也不重視,這也是一個微。”

這時候,周鴻禕做殺木馬的時候,技術上剛起步,他們就想有沒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傳統的思路是木馬病毒進入到電腦之後,安全軟件能把木馬殺掉,有否其他的路徑?周鴻禕發現,電腦中木馬,是因爲你的電腦有漏洞,但是沒有人關注這一點,殺毒廠商也沒有動機去做這件事,因爲它漏洞都補了之後,它就不中毒,誰還買殺毒軟件呢?

我問:“打補丁竟然成爲360一個引爆點,有點匪夷所思?”

周鴻禕:“我們實際上投入了很多服務器和帶寬,來打補丁,也就是說這事不能做得淺嘗輒止。微軟也打補丁,但是速度很慢,而且很技術化,很多用戶不知道怎麼打補丁。當時是我們第一個專門做打補丁,在市場上遙遙領先。當時很多人就嘲笑我們太不專業了,其實是這麼小的一件事,你把它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做到世界第一,是不容易的,要下很大的功夫。”

在一片嘲笑聲中,2007年10月, 360安全衛士用戶量超過瑞星、金山,成爲國內用戶量最大的安全軟件。

這就是周鴻禕通往2億之路的又一個“微創新”,就像山谷裏的野百合,春天到來之前,完全被技術派無視。

6、一個更加沒技術含量的微創新:體檢。2008年,周鴻禕又做了一個“微創新”,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這就是360的一個功能:體檢。它的出發點是,電腦可能亞健康狀態,有的電腦可能沒有病毒,但是它有很多漏洞,等到電腦漏洞很嚴重的時候再去修,有時候會很麻煩,應該隨時體檢,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體檢”功能的核心就是把電腦安全的狀況形象化,當然,這遭到了專業人士更猛烈的嘲笑。

我問:“有時候,應用創新的最大敵人好像是技術高手?”

周鴻禕:“實際上,很多殺毒軟件不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殺毒軟件是高級技術人員自己做給自己的一個高級玩意,它不是給普通消費者做的一個大衆消費品。傳統殺毒軟件的界面,無比複雜,術語滿天飛,然後各種按鈕你也不敢碰,只有技術專家纔敢點開去看。在這種微時代,這個理念已經落後了。”

7、第一次推出殺毒產品,結果:失敗!2008年7月份,360推出一款殺毒軟件產品,結果初戰失敗。周鴻禕反思說,傳統的殺毒軟件太重、太大,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後來,360殺毒做了幾個微創新。

微創新一:把殺毒軟件的保護級別重新做了改造,避免給用戶造成卡機的感覺。比如,木馬病毒只有在運行時纔會發作,你只是拷貝它,它其實是“死馬”。周鴻禕的思路是:你從盤上拷到一個木馬,我們並不報,但是你只要運行它,我就報,速度提高了很多。

微創新二:把殺毒軟件的界面給改了。360殺毒只有三個按鈕:病毒查殺、實時防護、產品升級。剛開始,很多人嘲笑這個界面太白癡,太簡單,跟傳統複雜的殺毒軟件界面不一樣。但是,這卻得到了用戶的追捧,甚至對殺毒軟件的界面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

微創新三:查殺病毒不打擾用戶。過去,殺毒軟件查殺病毒時會彈出一個窗口。但是,周鴻禕發現,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用戶正在打遊戲、做PPT演示,這一個小彈窗很具騷擾性。“我們就取消了彈窗,不打斷用戶吧”。

“微創新”之後的360殺毒大獲成功,周鴻禕事後總結,成功的關鍵是進行了“微聚焦”:把速度性能放在第一位,用戶用了這個殺毒不至於卡機。

8、顛覆性的殺毒“微創新”:白名單技術。2009年,360殺毒在技術上進行了一個突變:突出黑名單+白名單殺毒模式。周鴻禕認爲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

傳統上,查病毒主要靠黑名單,黑名單越來越大,病毒庫越來越大,對電腦的消耗也越來越大,而且木馬也容易變異,黑名單有時也容易失效。周鴻禕開始從用戶分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把用戶常用的軟件都收集齊了,建立一個白名單。打個比方,來了一個不認識的病毒或木馬,它不在我的黑名單裏,又不在我的白名單裏,十有八九不是好人。”

9、微創新文化:像白癡一樣去思考,像專家一樣去行動。這是周鴻禕在公司內部最喜歡講的一句話,基本成了360的一種文化,這甚至是360諸多微創新的源頭之水。

周鴻禕認爲,在衆多微創新裏,並不是誰靈光一現,也不是創始人高瞻遠矚,“更多的是我在教育我的人要模擬用戶,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要調整心態,放下身段。像白癡一樣去思考,像專家一樣去行動。我很喜歡這句話,它不是說用戶都是白癡,而是說大多普通用戶在電腦安全上,的確是小白用戶,你要用他們的思維方式去構造你的產品,但是開發的時候,你要像專家一樣,你可千萬別再像專家一樣去思考,你做的產品非專家看不懂。大道至簡,簡單就是美。”

360有個很受歡迎的功能“軟件管家”,就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在中國,很多軟件都是免費下載,這些軟件經常被掛上流氓插件。周鴻禕就把那些常用的下載軟件,進行專業審覈,提供帶寬,保證安全、快速的軟件下載。

爲了理解這些小白用戶,周鴻禕甚至有個怪癖:幫人修電腦。樂此不疲,甚至有點上癮。不管是買東西,還是候機,周鴻禕抓住一切機會先幫用戶下載個360,然後修補下電腦漏洞。360有個“開機加速”的功能,就是周鴻禕在這種愛好下的產物。

10、“微創新”執行:如何跟用戶深度溝通。2008年下半年,360的用戶進入高速發展期,周鴻禕自己重新調整了方向:親自披掛上陣領導360。

用戶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是周鴻禕給技術人員和產品經理的一個要求,就是你不僅要幫用戶解決問題,還要站在用戶角度看問題。
爲了做到這一點,周鴻禕的做法甚至有點極端。
做法一:周鴻禕有一個不錯的社區搜索技術,被用在了用戶反饋上,它可以把所有論壇上關於360的帖子收集起來,用關鍵詞匹配,用戶的抱怨,產品的使用問題,基本一目瞭然。

做法二:成立一個用戶中心,專門有一個隊伍在360的產品論壇上爲用戶提供服務,跟進用戶的批評和建議。

我問:“用戶導向其實對傳統的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戰,你如何看這種衝突?”

周鴻禕:“公司內部肯定會存在着資源調配的衝突,優良級判斷的衝突,我覺得很簡單,不惟權,不惟上,也不惟資歷,就惟用戶至上。這個東西對用戶有什麼價值,給用戶帶來什麼感受和影響,比如我們的體檢,專業人士很看不起,但從用戶角度來看非常科學。”

11、周鴻禕的“微教訓”。周鴻禕第一次被用戶教訓是24歲左右,當時在西安交大管理學院讀研究生,開發了一款軟件產品,得了大獎,在學校也得了不少榮譽。周鴻禕想把這個軟件當產品賣出去,走街串巷搞推銷,但是這個軟件裝在用戶電腦上跟實驗室的運行完全不一樣,有的客戶甚至把周鴻禕臭罵了一頓。深受打擊的周鴻禕,才明白技術和用戶是兩個概念。

另一個深刻的用戶教訓是3721。在做3721時,周鴻禕有過兩個“微創新”,也是後來的兩個大污點:一個是騷擾性的彈窗。另一個是跟百度、CNNIC競爭,搶佔地址欄,率先引入驅動技術,多個進程和文件互相守護,讓對手刪不掉,用戶也很難卸載。

周鴻禕反思說,“當時眼裏沒有用戶,只有打敗競爭對手。這兩個小創新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安裝率,但是忽略了用戶,甚至招致用戶的反感。等於兩個很小的點,變成兩個很大的污點。這個教訓非常之大,做微創新,不僅要從公司的角度考慮,更要從用戶角度考慮。”

12、用戶體驗原教旨主義。把用戶體驗從一種工具,變成一種信仰,這是周鴻禕正在乾的事情。周鴻禕也把自己的CEO職位改成“首席體驗官”(此前這麼幹的是馬化騰),他認爲,用戶中心的文化是沒法靠獎懲制度建立的,而是靠員工對產品的“熱愛”,對用戶的熱愛。而CEO這個首席體驗官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言傳身教。

周鴻禕甚至在公司內部強調,一切用戶利益高於公司利益,贏得用戶,這個公司才有價值。“當我們的用戶利益和商業利益衝突的時候,我們寧可放棄商業利益。”

說是這麼說,當週鴻禕真這麼幹時,還是給內部很大沖擊。360原來的主營收入,是代銷國外殺毒軟件卡巴斯基和nod32,2009年大概有1.5億收入,推出免費殺毒後,這部分基本歸零了。

周鴻禕的另一個決策是把360殺毒軟件右側幾條文字廣告鏈給取消了,這個一年大概有5000萬的收入。

我問:“你們內部有個說法:拜用戶教,用戶體驗原教旨主義,你認同嗎?”

周鴻禕:“我認同,我本人不斷在灌輸這個東西。普通員工可以推翻周鴻禕的話,只要你說的對用戶有價值。我們內部推崇,靠積累小勝,達到大勝,而不再迷信十年磨一劍的大創意。公司的進步,就是靠‘微創新’不斷累積起來的。”

就這樣,一個安全領域的“微殺手”迅速崛起,最關鍵的是,它甚至建立了另一種門檻:不同於傳統的技術性門檻,這是一種應用創新門檻。這是一個“微創新”的系統工程,周鴻禕的創新冰山上面是“免費殺毒”,冰山下面卻隱藏着N多關鍵因素。看起來觸手可及,伸手卻發現咫尺千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