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兩年,新起點,新徵程

工作兩年多了,其實醞釀這篇文章很久了。直到近期,第一份工作終結,也算畫上圓滿句號了。得來閒暇,發發牢騷。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第二次跳槽了,第一次是大學畢業,直接該行了,不知到老師們怎麼想。

工作第一年,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習,提高也很大。工作第二年,逐漸成爲一個熟手,負責的工作任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忙,加班也加了不少。第一份工作,C公司給我帶來的好,我也很好的回報了。深深的表示感謝,這種感激不止在離別之際。就像你的大學一樣,就算有種種的不好,但是回味起來……。

工作兩年,感悟到第一份工作,不要計較太多,努力學習提升技能,積累經驗纔是最重要的。

開始注重代碼質量,開始不自覺的關注設計模式,開始關注代碼的整潔和效率,變得有些代碼潔癖。

學技術也不再是只懂得表面,太站不住腳了。這一年也面了不少試,面試官說我學得淺,各種技術都會一點,但是蜻蜓點水,問深層次就不懂。所以覺得,學技術,不再是隻知道怎麼用它,而應該搞清楚原理,來龍去脈,必要時研究研究源碼。開源就是好。

漸漸的不再特別迷戀於各種框架,而是更加註重基礎。萬丈高樓也是從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大家通常把那些技術能力很強的程序員稱爲大牛,更牛的叫大神。而很多程序員也自嘲碼農。我也是萬千碼農的一員啊。如果只會玩玩各種框架的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寫代碼總是隻會copy,那麼永遠都是碼農,成不了大神。我們需要有堅實的基礎和完善的理論知識。再次感謝lifetragedy同志,時刻提醒不忘基礎,無私的奉獻,分享知識,致敬。對了,還有一本書沒有還你。孔乙己說讀書人竊書不算偷,我借書不還算啥?

很希望向lifetragedy那樣,和大家分享知識,共同進步。但是我目前依然屬於才疏學淺,濫竽充數,偶有心得,做做記錄而已。

我也加入了一些所謂技術交流羣,希望和大家交流學習,共同進步。結果發現,這些羣裏的人大多數都是在校學生,真正的大牛通常不發話。羣裏聊得正歡時,我知道,不少大牛估計還在加班吧!而小夥子們常常問些神馬框架之類的東西,整合拋異常啦神馬的。我說在校大學生,不趁時間多學習數據結構算法,學習操作系統,學習計組網絡,整天搞那些框架幹什麼?沒出息,出來都是碼農啦,找個工作餓不死人而已,成不了大神。還有很多培訓機構,一批一批的碼農從這裏走出來。

我也感受到這個行業,各種技術更新很快。幹這行不能墨守成規,永遠保持謙虛好學,不停的學習。良好的學習能力纔有好未來。有一次面試,問了我一個技術,問我會不會。我說有聽過,沒用過,不會,但是如果項目要用這個,那我有把握幾分鐘就會用。我對自己的自學能力還是很自信的。沒有學不會的技術,只有不願意學的人。一項技術或工具,如果很難學,那這個肯定是要被淘汰的。真正好的東西,應該是簡單易學易用的。

有很多人問我,爲什麼要放棄大學的專業,而選擇毫不相干的IT行業。我總是簡單的回答爲感興趣,我對這個感興趣。現在我又覺得我性格適合幹這個,至少我還沒有想到更適合我的工作。事實上,大部分人畢業後2年從事的工作和原來專業關係應該不大了。走上這條路,我也不能確定一定會有什麼出色的成就,但我認爲如果我當初走的原專業的道路,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但我也從不後悔當初我所選擇的專業,我甚至有些慶幸,農學的專業學費真的很便宜,讓我花了比軟件專業少很多的錢上完大學,現在卻做着同樣的工作。

我也遇到很多同事,朋友,他們認爲大學沒有什麼意義,上大學沒有用。我認爲,通過比較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區別去判定,那麼上大學真的沒有什麼意義。比較本身就是沒意義的。人生太像一場旅行了,旅途中會經過各種各樣的風景,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上大學就像是領略一處與衆不同的風景。非得要談意義的話,那就是我去過,我經歷過。如今我走的這條路,也正是在經歷和領略另一途風景。這條路上,有的人覺得枯燥無味,有的人覺得很累很苦,有的人中途退出了,但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跋山涉水,樂此不疲,津津有味。而我,只是平常心,不知前方是什麼路途和景色,不停止前進步伐,走着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