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搞科研的一點感受

經過一年的忙碌終於將第一篇文章發出去了,經過和老師的深度的討論最終文章的題目爲《DBN feature learning based on multi-scale representations for audio event classification》,這片文章還不知道能否能夠中,但是先貼這裏,這裏貼論文的名字好像有點二,就這樣吧!沒錯是和深度學習有關係的。從做這方面的研究到最後發出文章來總共用了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總結起來有下面幾點。

一、做的東西太過於老。在科研的道路上,選對一個方向確實是非常之重要的,如果將科研比作吃飯,那麼一個錯誤的方向就像一根硬骨頭,在啃也不會有什麼非常新的東西出來的,性價比實在非常之低。但是一旦選對了一個正確的方向,那麼後面的工作就只能用勢不可擋兩字來形容了,這樣出成果,得到老闆認可的成果的速度非常快。

二、並不是老的東西是沒有用的,相反上面的大片的貶低也是不對的,陳舊的東西反而是最閃耀的鑽石,是經過千錘百煉之後得出的真理。這些方法,這些理論反而是我們進行創新的baseline或者理論基石。當我們對這些非常經典的問題熟悉了之後,後來看問題會發現看的更加清楚,而不是像盲人墨香,更能體會到科學的美妙之處。

三、個人的問題。持之以恆的問題。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真的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problem,如果在短時間之內,並沒有得到有用的結論,我們就放鬆自己,那麼前期的工作可能在第二天就會煙消雲散了,一切前功盡棄,這裏就是說要講究可持續性,可發展性。


先總結這幾點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