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階層固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折騰自己

歲月不曾饒過你,希望你也不要饒過自己。

打破階層固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折騰自己

朋友晚晚曾經跟我說: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龍門就好了,人一跳過去就能成龍,那就不存在什麼階級固化了,該多好。

我笑着對她說:這個世界上當然有龍門,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時刻,人想要變成龍就需要跳過一座又一座的龍門。

蛻變這種事情不存在一蹴而就,而是痛苦且漫長的,是需要不斷的折騰自己,讓自己跳出舒適區,精益求精,挑戰困難極限才能夠實現的。

這讓我想起了有“日本經營之神”美譽的稻盛和夫。他曾臨危受命,挽救京瓷這家瀕臨破產的小企業,並最終把它帶進了世界500強。

這個蛻變的過程,就是稻盛和夫帶領京瓷不斷折騰自己,面對困難迎頭挑戰的過程。

主業是生產高密度陶瓷零部件的京瓷,曾經接到過一筆來自IBM的超級大單。

這個訂單極具挑戰性,稻盛和夫回憶說,當時京瓷的生產標準往往只用一張圖紙就能寫下,而IBM的生產標準有詞典那麼厚,工程師們別說生產這種產品,就連工藝說明都看不太懂。

當時好多員工都認爲像京瓷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應該知難而退。但是稻盛和夫偏偏認爲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帶領工人吃住在車間整整兩年,最後竟真的圓滿完成了這個訂單。

後來稻盛和夫回憶說:只有挑戰這種泰山壓頂的困難,你纔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是無限的。

01  折騰成就可能:“行不行”是下一段人生的起點

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曾經說過:“不論你認爲自己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

好多人對戰勝困難之後的結果夢寐以求,但是面對困難本能做的,不是想辦法戰勝困難,而是說“我不行”。

也有很多人,面對困難,懷着一腔孤勇,鑽研問題找方法,緊緊地抓住這個實現夢想的機會,不斷的折騰自己。

困難是人生的“賽點”,誰能順利跑完下一程,靠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越挫越勇”。

和菜頭曾經講過一個故事,馬化騰曾經提出在某個產品頁面上增加一個功能,能夠大大避免用戶的繁瑣操作。

和菜頭問過幾個技術人員以後,得到的答覆都是“根本做不了”,無奈之下只能如實彙報。

兩分鐘之後,馬化騰回覆了四個字:“你說什麼?”和菜頭趕緊回信說“抱歉,我們去想辦法。”後來馬化騰專門寫了一封長信告誡和菜頭:凡事不要先說做不到,還列舉了好幾個部門的HTML高手,推薦去找他們。

絕大多數人生的無限可能,都是在“不可能”和“做不到”後被扼殺的。

1978年,在咸陽棉紡廠做輔助工的張藝謀突然急了,因爲他聽說這是大學最後一年面向社會招生,以後都只招應屆生了。只有初中學歷,原本想自學兩年文化課再考大學的張藝謀突然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了。

朋友田鈞勸他:你拍照拍得好,可以考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可是張藝謀帶着作品進京後,招生老師卻告訴他:拍的是很好,但是你年齡超了,沒辦法,年齡是條硬槓槓。

垂頭喪氣的張藝謀回到陝西,所有人都勸他放棄的時候,田鈞又建議他把作品寄給當時的文化部長黃鎮,沒準他一惜才就破格錄取你呢?

很多人對這個點子不屑一顧“人家大領導,哪有時間管你這點破事。”但是張藝謀偏偏也是個愛折騰的人,他硬是在暗房裏待了七八天,給黃鎮寄去了一組作品。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看到照片的黃鎮真的起了愛才之心,批示北影“立即通知張藝謀入學深造,可以以進修生或其他名義解決年齡問題。”

如果沒有一開始的折騰,後面的所有故事,都不會發生。

 02  折騰成就稀缺:高價值人羣的共同道路

我認爲能讓人取得世俗意義上成功的,最重要的就是價值稀缺性。

稀缺分爲兩種,一種是橫向的稀缺,儘管未必精,但有的人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把自己的護城河挖到寬的難以想象;一種是縱向的稀缺,在一個領域裏玩到極致,把自己的護城河挖到深的難以想象。

不管是哪種稀缺,都是源於你對自己的“難爲”,化用木心先生一句話就是:歲月不曾饒過我,我也不曾饒過我自己。

要麼你不斷跨界,利用多元化的能力成就自我;要麼你就不斷深挖本領域,利用極致專業化的能力成就自我。

前者是讓你不斷去是自己去打破邊界,不斷的探索各種可能;而後者則是讓你不斷探索領域的上下游,極盡鑽研,成爲最專業的那個人。

但不管是哪種,都需要你不斷地折騰,不斷地難爲自己。折騰不息,稀缺不止。

很多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儘管我畢業沒多久,但是收入卻在不斷翻番,而且還經常接到獵頭的電話,詢問跳槽意向。

好多朋友問我:爲啥別人都在找工作,而工作都在找你呢?

我常常會告訴他們,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敢折騰唄。因爲我愛折騰,很早就進入了新媒體這一賽道,不斷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用這兩項稀缺能力實現了收入的火箭式上升。

我正在嘗試把折騰從自律變成一種本能,因爲我知道,有好多通過折騰創造出來的優勢並不是持久不變的。

因爲落後你一兩個身位的人可能馬上就追上你,領先你一兩個身位的人也需要你不斷“難爲”自己才能追上。

 03  折騰成就巔峯:最難的事情才能留下回憶

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曾經說過,真正能夠定義我們人生的,是那些困難的事情。

這句話對我們普通人也同樣適用,跌宕起伏的才叫人生,每天都一樣的生活的那隻能叫過日子。

好多人回首往事,會發現真正定義我們人生的恰恰就是那些能折騰自己、挑戰困難的時光,那些日復一日機械勞動的時間,從來都不會給你留下任何印象。

打破階層固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折騰自己

知名的商業顧問劉潤就曾說過,他參加的一次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讓他自己脫胎換骨,銘記一生。

那個挑戰賽要求參賽者在4天內徒步穿越112公里的無人戈壁。聽起來並不遠,但是實際比賽異常艱辛。劉潤回憶說:

在戈壁裏走了2天后,膝蓋和腳踝都受了重傷,幾乎寸步難行。他膝蓋受傷,小腿不能邁;腳踝受傷,腳掌不能擡起。每挪動一步,都會刺骨鑽心地痛。

第三天,體能師警告劉潤不能再走了,讓他回到收容車。但是劉潤不聽,噴了一瓶雲南白藥繼續走。

最後一天,劉潤離終點還有16公里的時候,主辦方宣佈結束比賽。但是劉潤還是不想放棄,他對體能師說,“求你陪我繼續走完吧,每走1公里,我給你1萬。我給你16萬,求你陪着我,我一定要自己走完。”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可能無法理解,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瘋子,花錢到戈壁去摧殘自己。

但是劉潤說:沒有親身體驗的人,可能無法體會,跨過終點那一瞬間,我就像完全跨出了自己,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醍醐灌頂。

類似這種的折騰,很多時候看不到直接的收益,但是對你人生的影響卻是深遠的。能夠定義你人生的,給你留下回憶的,也恰恰就是這種不斷地折騰自己,不斷挑戰自我的事情。

喜歡折騰自己的人,不斷的逼迫自己進入非舒適區,不斷的讓自己挑戰極限,明面上是知識、技能的提升,更核心的是精神層次的提升。

所以,如果有可能,請你盡情的爲難自己、折騰自己,不斷的去開拓人生的可能性,爲自己挖掘一條既寬又深的護城河,不斷的挑戰自我,成就人生巔峯,打破階層壁壘吧。

還是那句話,歲月不曾饒過你,希望你也不要饒過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