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選擇好信息化手段

國內中小商業企業面臨着內外夾擊的困境。一方面,國內大型商業企業在近幾年加快轉型,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管理;另一方面,國外連鎖企業涌入中國市場,憑藉規範的管理和品牌策略在國內紮根發展。
  日益嚴峻的競爭壓力,使得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對於尋求差異化經營的企業而言,如何能在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上佔得優勢,就成爲企業發展的主要挑戰。
  這其中,對於衆多尋求低成本經營的中小企業,如何優化採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經營環節的流程來降低經營成本比率成爲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被廣泛認爲是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有力手段之一。通過進行有效的規劃和設計,信息化系統是能夠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實現差異化經營和成本控制的。內外夾擊之下,能否使供應鏈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則成爲國內中小商業企業的生存發展的命門。
  供應鏈管理對於商業企業來講尤爲重要。商業企業處於供應鏈的中間環節,商業企業一方面要與製造商進行價格、銷售模式、結賬日期、服務支持的談判與競爭,一方面要快速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多樣化、變化越來越頻繁的需求。商業企業要實現從商品到貨幣的轉變,難度越來越高。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決定因素就是目前國內中小商業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
  國內中小商業企業在近十年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壽命普遍不長;中小商業企業經營靈活,但管理手段落後,大部分依靠經驗和簡單的賬務處理工具,還有相當一部分採用手工記賬。中小商業企業信息化還很少從供應鏈的整體目標出發進行規劃,偏重商品管理,忽視流程優化;偏重成本導向,忽視顧客導向;偏重單品或大類的成本和價格管理,忽視存貨的訂貨成本、存儲成本、交付成本;偏重數據處理,忽視信息共享和集中控制;偏重業務管理,忽視決策分析。
  國內中小商業企業要得以生存和發展,最爲核心的能力是對市場和經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正確的決策能力。而要實現這兩點,必須要有一個能快速配置、快速實施、快速應用、快速見效的強大的供應鏈應用平臺,將中小商業企業的管理從傳統的手工方式或低水平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升到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方式。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正好爲當前的商業供應鏈管理需求提供了技術基礎。在以往,針對中小商業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成熟而適用的軟件並不多,而且雖然各有特長,但大多並沒有抓住中小商業企業的獨特需求和管理特點。許多企業都曾面臨着難以解決整體規劃與分步實施的矛盾。整體規劃與分步實施是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的內在要求,但資金緊缺、基礎管理薄弱、專業人員不足往往使整體規劃失去戰略目標,整體規劃淪爲系統設計,分步實施失去戰略目標的依託,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多中小商業企業的信息化由此陷入了泥潭。
  而在近幾年中,隨着中小企業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深入,相關的信息化手段也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改觀。由於中小企業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衆多國內外的IT廠商也都陸續推出了適合中小企業部署、應用的系統軟件或解決方案。從目前市場來看,可供中小企業選擇用於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手段還是多樣化的。
根據功能和特性上的差異,可以把這些產品大致分爲系統平臺軟件、應用軟件和集成服務三類。

  系統平臺軟件
  作爲典型的軟件平臺供應商,IBM和微軟都有針對中小企業的產品。IBM Express易捷系列解決方案專門爲中小企業客戶設計和定價,它由新的硬件、軟件、服務解決方案和融資租賃服務組成。而軟件產品包含Websphere Express系列中間件產品,DB2 Express等等,旨在功能、易用性、易管理性和價格等方面滿足中小企業的具體要求。Microsoft Small Business Server是開拓中小企業市場的全功能網絡應用軟件,其設計目的在於協助擁有50 臺個人計算機以下的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以藉助Internet 開啓企業商機、管理及加強客戶關係並提高員工產能和工作效率。在系統平臺軟件之上,獨立的軟件提供商(ISV)或者解決方案提供商(SP)可以開發具體行業的應用軟件。

  應用軟件
  相對系統平臺軟件,應用軟件往往提供企業管理所需要的某種特別功能,比如SCM和ERP。SCM產品市場分額最大的是i2,一些傳統ERP廠商也紛紛推出SCM的模塊。而對中小企業市場,衆多的應用軟件供應商也都陸續推出不同的產品,比如:Oracle e-Business Suite Special Edition、SAP Business One等等。這些應用軟件就是我們所說的打包軟件產品,旨在滿足中小企業級應用軟件“易買”、“易實施”、“易維護”的需求。它們不一定要基於某些特定標準的系統平臺軟件,但是往往系統平臺軟件會提供集成這些應用軟件的能力.

  集成服務
  作爲企業級信息系統,用戶所需要的不再是單純的軟件產品,而是由管理諮詢、解決方案、系統實施等組成的一系列增值服務。而集成服務提供商掌握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與系統設計,憑藉及實施經驗,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進行系統規劃和實施。而IBM Business Consulting Service、神州數碼都屬於此類提供集成服務的廠商。
  系統選型成功的三要素是:環境要求、目標合理、需求推動。信息化是中小企業迎接新經濟的挑戰、大幅提高運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把握新的商業機會的必由之路。當然,在很多領導眼裏,信息化並不是主要着重的,因爲中小型企業主要面臨的是增強競爭力的問題,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在生產設備改進、工藝改進上加大投入。於是,對於企業信息化系統,就有領導問能否把銷量提高30%--其實這是很難的。在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存在着諸多的結果知識和過程知識的轉移,任何一個企業信息化系統在短期內,除了能幫助培養和轉變員工觀念外,收益一般爲負。至於長期利益,則爲效率的提高與成本的降低,同時更根本的一條是企業管理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走上結構化的自我優化之路。因此,中小企業在保留靈活的彈性運作的前提下,既要加強內部培訓,強化內部管理“系統化”程度,盡力降低管理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最好的辦法是將管理信息化,這樣,不但可達到管理系統化的目的,而且可培訓出執行力強複合性高的幹部,一舉多得。
  因此,不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大型企業實施ERP系統一般都是爭取在物資、營銷、財務系統方面有所突破,然後在生產計劃和設備方面進一步完善;而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目標應定位於“有效監管企業物流”,把實施的重點放在企業內部的物流(內部供應鏈)--進銷存管理。這能夠最大限度、最快速地爲企業帶來效益,同時也爲將來的ERP整體上馬做好基礎準備。
  除此之外,在提升企業整體供應鏈管理水平時,行業、區域,上下游的大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如果這些中小企業能夠在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同時,教育或學習、借鑑上下游合作伙伴、會員,共同強化企業運營信息化管理,將會獲得更大的收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