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調研的技巧 -- 調研內容及需求整理

對於用戶界面來說,需求調研除了瞭解用戶功能需求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途徑瞭解用戶的“思維模型”,也就是在現實情境中,用戶是如何工作的。


調研時可採取的工作內容有:

請用戶更具使用類似產品表達出完成任務的過程(競爭對手)
觀察用戶在自然狀態下完成任務的方式,並進行各種方式記錄。
請用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隨口說出當時思考
記錄用戶在完成任務中遇到的問題和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

上述內容,是教科書的內容,但給我很好的指引。明白了界面需求調研的工作重點。減少調研交叉帶來的浪費。

假設,我現在要到房產部門做需求調研,我還需了觀察的內容

正常的業務流轉下,是如何工作的?
存在什麼異常情況
如何判斷異常
出現異常如何解決
是否存在紙質和電子辦公的現象?如果是,是如何處理這些工作的?
過程中需要查看些什麼資料?
需要輸入些什麼信息?重點、次重點、非重點
是否習慣使用快捷鍵?
鍵盤+鼠標輸入還是純鍵盤輸入?
觀察在過程中遇到的麻煩和困難?
留意用戶的抱怨
。。。。
這些內容主要是針對窗口人員,因爲窗口是信息輸入的主要場所,提示窗口的辦事效率,是系統首要解決的問題。


信息獲取後,對任務進行處理

[img]http://hiphotos.baidu.com/maomaoma/pic/item/b2592a290d3ecfeb98250a42.jpg[/img]

1區:用戶需求性高,但當前用戶滿意度低,這是影響用戶綜合滿意度的關鍵

3區:用戶需求較高,同時當前的滿意度也高,因此要注意保持,這一部分其實是我們常說的要沿用的老系統的使用習慣,以滿意度來作爲是否替換新方式的標準。避免新設計導致的不習慣和體驗倒退。


任務權重分析完畢,進行任務描述也就是windy常說的講故事


一個完整的故事描述包括:人物、目標、現狀、環境、步驟、策略、感情


至此完成界面調研的工作及基本的分析工作。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行爲呢?一般一個人完成任務包含以下的步驟

1、確定目標或目的

2、產生動機

3、確定行動方案

4、執行行動方案

5、觀察行動對象的狀態

6、理解行動對象的狀態

7、評價行動的結果


如果行爲的某個環節缺失,可能就是導致用戶體驗不佳的因素。


本文是《人機交互: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和評估》中“任務分析”一章內容,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整理,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