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五主而不衰的風流皇后:南朝蕭皇后

歷經五主而不衰的風流皇后:南朝蕭皇后
2010年07月08日
   歷史是鏡子,歷史也是藝術。它可以借鑑,更可以欣賞。正是因爲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了那些非常女性美麗而生動的身影,歷史才具有了知性的美感與可玩味的資鑑……
  歷史上風流一時、迷君傾國的紅顏女子不計其數,然而能像蕭皇后那樣數經改朝換代,總伴君王之側的女人卻是寥寥無幾。她自13歲做了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隋煬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歷盡千般滄桑,盡展萬種風流,道不盡的艱辛,說不完的榮耀。
    蕭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兒,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時出生於後樑國都江陵。當時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綱曾爲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後得出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蕭氏剛滿九歲入隋宮,在宮中讀書、作文、繪畫、彈箏、唱歌、跳舞等。
    在開皇13年,隋文帝與獨孤皇后商議決定,爲其兒子楊廣和蕭氏女完成了婚事。楊廣這年是25歲,新娘纔剛滿13歲。以現在的習慣看來13歲的新娘實在太小了,但在古代,十三四歲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
    楊廣得到如花似玉的蕭氏女,千般愛憐,萬般情懷,也抱着無窮的希望,因爲替他們合婚的人袁天綱曾經私下向楊廣透露說:“蕭女命中註定要入主中宮,母儀天下。”楊廣想,蕭氏女既然要母儀天下,那麼他這個做丈夫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了嗎?楊廣是個野心勃勃的人,雖然他此時不是太子,但他仍然覺得希望就在前方。
    但是,要想當皇上,必先當太子。因爲有了蕭妃這顆希望之星,楊廣開始有計劃地與大哥楊勇展開儲位之爭。楊勇是太子,卻因冷落了正房而寵愛偏房,引起了大權在握、正在嚴治後宮的母親――獨孤皇后的不高興,並對楊勇有了不好的看法。楊廣非常聰明,看出了其中的奧祕,立即乘虛而入,故意在母親面前極力裝出一副仁孝正派、言聽計從的樣子,還有意做出疏遠蕭妃不戀男女之情、專心政務的姿態;而聰明識體的蕭妃也一本正經地與他配合,假戲真唱,還不時到獨孤皇后那裏哭哭啼啼,說楊廣只顧政務冷落了自己。他們夫妻一唱一和整整演了7年的“苦情戲”,終於使得獨孤皇后下決心,廢除了楊勇太子之位,把楊廣推上了太子寶座。
    楊廣登太子位一年後,鐵腕治後宮的獨孤皇后因病去世。這個獨孤皇后是位標準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崇尚者,她不許自己的丈夫納妾。她死後沒有了約束的隋文帝開始沉溺於酒色,無心管理朝政,把行政大權託付給了太子楊廣。事實上,從仁壽二年以後,太子楊廣就開始掌有皇帝之權,行使皇上的權力了。
    楊堅到底年老,經不起聲色折騰,不久染病在牀,楊廣趁機調戲父親的寵妃、風華絕代的宣華夫人,楊堅聽說後哀嘆道:“畜生何足託大事,獨孤誤我!”隋文帝要廢楊廣,結果被楊廣用毒藥害死。不久,楊廣即位,即歷史上最荒淫無道的隋煬帝。短短十幾年間,楊廣便將其父楊堅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大隋帝國折騰得搖搖欲墜。
    蕭妃隨着楊廣水漲船高自然升爲了皇后,印證了袁天綱說她將“母儀天下”的預言,這時楊廣36歲,蕭皇后才24歲。隋煬帝覬覦已久的皇位終於到手,至高無上,再也沒有誰能約束他了,因此就徹底露出他貪歡好色的面目來。
    爲了飽覽江南秀色,隋煬帝下令鑿通了連及蘇杭的大運河,然後帶領蕭皇后及衆多佳麗浩浩蕩蕩遊江都。隋煬帝下江南時,運河中舢艫相接綿延二百餘里;騎兵沿岸護衛,旌旗蔽野;龍船搖櫓拉縴的都是年輕的宮女,柳腰款擺,姿態曼妙,讓隋煬帝大飽眼福,謂之“秀色可餐”;而宮女們梳妝洗下的脂粉流滿了運河,香氣數月都沒散盡。
  然而,這種豔麗奢侈的享受,不知耗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引得民憤四起。因而,大業十二年秋天,隋煬帝準備偕蕭皇后第三次遊江都時,衆大臣苦苦勸諫:“若再縱情遊樂,天下恐生變故!”隋煬帝不以爲然地說:“人生自古誰無死,年過半百不爲天。”他覺得只需自己享盡了繁華,即使國破人亡也不足惜。
    隋煬帝還下詔廣徵天下美女,更選三千童貞女子輪番入閣值夜,隋煬帝任意寢宿,真可謂是日日做新郎,夜夜入洞房,把一切軍國大事全忘了。蕭皇后對此實在是看不過去了,就作了一篇《述志賦》,婉轉地勸規皇夫有所節制,注意身體,用心國政,然而一點效果也沒有。
    蕭皇后後來也明智了,順着他,因爲位極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正因爲蕭皇后的忍讓,所以隋煬帝對她一直還十分禮敬,自己享樂也不忘了蕭皇后。
    隋煬帝風流萬種,蕭皇后卻寂寞度日。這時蕭皇后方纔30來歲,雖然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她的心卻空蕩蕩的,非常壓抑。
    不久,海山殿的護衛校尉宇文化及年輕英俊、魁梧的身影深深映入了她的眼簾,也逐漸激盪她孤寂的心底,於是她無所顧忌,不時對他遞送秋波,施以恩愛。
    宇文化及其實也早就被這位美麗而孤獨的皇后迷住了,但礙於她高貴的身份,不敢輕舉妄動。一個風狂雨驟的夜晚,宮女們都已歇息,因心情煩躁而不能入眠的蕭皇后起身踱步來到大廳,正好遇上值夜的宇文化及,四目相撞,如干柴遇到烈火,兩人心通曲款,自此後便常常幽會。
    好景不長,天下大亂。太原留守李淵舉兵攻下長安,宇文化及與其兄長宇文智及在揚州起兵造反,率兵進入離宮,隋煬帝在寢殿被縊殺,那年他剛滿50歲,這就是昏庸無道之君的悲慘下場。
    這時宇文化及已經升爲右屯衛將軍了,好幾年不曾單獨與蕭皇后相處相歡,他迅速殺死隋煬帝,也是出於迫不及待地想與蕭皇后重續舊好。但是,蕭皇后萬萬沒有想到,也不會想到,領兵作亂、殺死皇夫的是自己昔日的情人。她責備宇文化及恩將仇報,憤怒地要求他爲隋煬帝按天子之制舉行葬禮。宇文化及滿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當之後,蕭皇后無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宇文化及得到了蕭皇后,竟然忘了政治擴張。這時,在中原一帶起兵的竇建德,勢力快速增長,其兵馬長驅直入,節節勝利,直逼江都。宇文化及抵擋不住,連連敗退,最後帶着蕭皇后退守魏縣,急忙自立爲許帝,蕭皇后被封爲淑妃。但很快,魏縣又被攻破,他們倉皇退往聊城,竇建德率軍緊追,最後攻下聊城,殺死了宇文化及。
    竇建德俘獲了蕭皇后。蕭皇后的美豔姿容和高貴氣質以及溫柔情懷立即把取得暫時勝利的竇建德迷住了,竇建德立即收她爲妾,縱情於聲色之娛,把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幾乎忘到了九霄雲外。
    竇建德的原配妻子曹氏醋意頗重又十分厲害,常常給他們一些難堪。在他們兩人沉浸於溫柔鄉中時常常不期而至,攪亂竇建德和蕭皇后的好事,但竇建德毫無辦法。
    這時北方突厥人的勢力迅猛地發展起來,大有直取中原的勢頭。原來遠嫁給突厥可汗和親的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后的小姑義成公主,聽到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又打聽到蕭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來到樂壽迎接蕭皇后。
  竇建德不敢與突厥人正面對抗,只好乖乖地把蕭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給來使。
    戰亂使蕭皇后日夜不寧,她的丈夫及情人相繼被殺使她膽戰心驚,夜夜做噩夢,更時常被噩夢驚醒。她心灰意懶,幾乎沒有活下去的意念了。當小姑來接她時,她願意遠走高飛,飛到大漠,離開這令她傷心的地方,更希望在完全不同的環境裏,開始自己新的生活。於是,她隨突厥使者離開中原,走向野蠻之地。
    突厥可汗見到了蕭皇后,渾身差點酥了。他頓感天下之美都集於此女一身,勾起他的無限慾望。當天夜裏,蒙古包中春情洋溢,無可奈何中,蕭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變成了番王的愛妃。到了這種地步,生命已經不屬於她了,命運已經不能由她自己掌握,那也就只有聽天由命吧!反正當初袁天綱就預言她命帶桃花,在劫難逃。
    後來,老番王死了,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突厥人的風俗,老番王的妻妾――義成公主與蕭皇后姑嫂兩人又被新任番王接納,成爲他的妻妾。雖說蕭皇后比義成公主年長,但由於她有一股中原人的新鮮汁味,還有那綽約迷人的風韻,頡利可汗更鐘情於她。
    10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派大將李靖打敗突厥,要回了蕭皇后。
    這時蕭皇后已是48歲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33歲。蕭皇后入朝時,李世民見她沒有一絲老態,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萬千,依然吊人口味、誘人心絃,令李世民一見傾心。才華蓋世、一世英明的李世民望着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了一分成熟、多了一分大方、多了一分深沉、鮮果般誘人的蕭皇后,不禁爲之心旌搖曳;蕭氏飽經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更加令李世民愛憐。
    李世民在蕭皇后身上體會到成熟女人的一種風韻、一種魅力、一種激情、一種實實在在的浪漫,更感受到一種類似姐姐與小母親般的溫馨,這使他爲繁重國事所累的心得到撫慰。他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說三道四,就這樣,唐太宗封蕭皇后爲昭容,蕭皇后又成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愛姬。
    李世民畢竟是一代明君,他爲了避免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勤政廉潔,勵精圖治,日子過得十分節儉。但是蕭皇后來到宮中時,他還是破格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以表達對她的重視和愛意。唐太宗以爲這種場面已夠豪華了,因此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爲眼前場面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差得遠了!對此,蕭昭容只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
    這一句話,說得唐太宗萬分驚訝。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他不僅被她的容貌所深深吸引,也深爲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
    蕭皇后在唐宮中度過了18年平靜的歲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