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篇中文圖像去霧論文閱讀筆記

《利用大氣光圖改進暗原色去霧效果》

對於景深變化大或亮度較低的圖像,容易出現去霧後圖像較暗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選取的大氣光值對於近處的景物不適用。

 

① RGB2GRAY

② 閾值分割(Otsu)

③ 計算亮區域的重心,與圖片中心計算亮度方向

④ 四個方向,→,↗,↑,↖。靠近哪個是哪個

⑤ 在這個方向上將圖像等分三大塊

⑥ 每個塊內計算亮度均值作爲A

⑦線性插值,形成一張大氣光圖

這篇文章中的A是單通道的,容易引起偏色,特別是在霧不大的圖片中。
可以學習的地方:景深變化較大的圖像中,近景的亮度比較小,並且向高亮區域逐漸變大。高亮區域一般是天空。
若圖片中的天空區域佔比不大,反而別的高亮度區域面積比天空大,可能會出現問題。

 

《基於引導濾波改進的暗原色去霧算法》

傳統的暗原色先驗去霧算法在處理含天空等大面積明亮 區域的有霧圖像時效果並不理想。
在有霧圖像中,暗原色失效區域的像 素具有亮白的特徵,其像素值近似於大氣光A的取值,並且 該區域不包含任何場景信息,霧對視覺效果的影響較弱。因 此,可利用大氣光的估計來減弱暗原色失效區域對透射率估 計的干擾,使其能夠合理地處理含天空等大面積明亮區域的 有霧圖像,進而得到理想的去霧效果。 

 

(1) 對透射率圖進行引導濾波

(2) 通過像素值與A的差距,設置閾值,設定失效區域即高亮區域,

(3) 算高亮區域站全圖的比重W

(4) 設定閾值V,若W>V則調整他,將這區域中的透射率放大,K/(I-A)*t。其中K設置爲50.

(5)去霧,轉換成hsi顏色模型,對I通道進行均衡化處理。

更多思考:適用於天空部分,若能較好的選出天空部分,則可以通過放大透射率的方法處理天空部分

 

《圖像去霧中的大氣光強度自適應恢復算法研究》

(1) J=ti Ri l(x)+(1-ti)A,基於局部區域平滑特性ti和Ri不變(參照retinex)

(2) 分塊,統計像素是否分佈在一條直線上,若是則下一步,並稱其爲RGB線(有部分塊並不符合,並且塊的大小應有嚴格規定)

(3) RGB線與(1-ti)A相交,讓其與原點形成平面

(4) 兩兩平面相交的線稱爲候選方向

(5) 計算每一個塊到這個塊i的候選方向j的歐式距離dij

(6) 取所有dij中的中值,其中i作爲選出的塊

(7) 對於這個塊i選出其dij最小的候選方向j作爲最終方向。

以上僅僅是方向估計。

接下來是模估計。

引入懲罰因子a

那麼aA就是我們最初所估計的大氣光值,之後需要對其進行修正。

這個公式,我理解爲J與I都沒有變,那麼每個平面的交線還是沒有變的,所以可以認爲其相等。

在5中,t和l分別表示的是透射率和明暗係數,R表示圖像表面反射係數,即物體的反射性質,物體本該有的樣子。

所以Rx=R

可以發現當時,la是小於l的,說明圖像偏暗。因爲l代表的是明暗係數。

在成霧公式中可以判斷出,當J=A的時候,無論t爲何值,I也爲A。

作者通過這一發現,並且結合自然圖像的統計,將整個過程轉化成了一個最小化的優化目標函數。

光是看這篇文章,在A方向的算法上比較清晰,但是在對模估計時,我並沒有看的很明白,特別是自然圖像的統計之後的公式轉換。我也沒有寫出來。

這篇文章基於《Automatic recovery of the atmospheric light in hazy images》。

更深入的瞭解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博客https://blog.csdn.net/yinhou1771/article/details/8107080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