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學習(2)——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課程參考:

數據結構——浙江大學

9.1.2 冒泡排序;9.1.3 插入排序;

算法可視化:

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Algorithms.html

史上最容易理解的《十大經典算法(動態圖展示)》


這篇文章所有的代碼都是參考浙江大學陳越老師數據結構課程內容。建議觀看視頻理解更詳細。

一、冒泡排序

1.1算法簡介

原理:重複地走訪過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如從大到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元素的工作是重複地進行直到沒有相鄰元素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元素已經排序完成

1.2 算法描述

  •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它們兩個;
  • 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這樣在最後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 針對所有的元素重複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一個;
  • 重複步驟1~3,直到排序完成。

1.3動圖演示

1.4代碼實現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Bubble_sort(int A[],int N) {
	for (int j = N - 1,flag=1;j > 0&&flag;j--) {
		flag = 0;
		for (int i = 0;i <= j;i++) {
			if (A[i] > A[j]) {
				swap(A[i], A[j]);
				flag = 1;//標識發生了交換
			}
		}
	}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int *a = new int[n];
	for (int i = 0;i < n;i++) cin >> a[i];
	Bubble_sort(a, n);
	for (int i = 0;i < n;i++) {
		cout << a[i] << ' ';
	}
	system("pause");
	delete[]a;
	return 0;
}

二、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基本思想是每一步將一個待排序的記錄,插入到前面已經排好序的有序序列中去,直到插完所有元素爲止。

動圖演示:

#include<stdio.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Insertion_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p = 1;p < N;p++) {
		int temp = A[p],i;
		for (i = p; i > 0 && A[i - 1] > temp;i--)
			A[i] = A[i - 1];
		A[i] = temp;
	}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int *a = new int[n];
	for (int i = 0;i < n;i++) cin >> a[i];
	Insertion_sort(a, n);
	for (int i = 0;i < n;i++)
		cout << a[i] << ' ';
	system("pause");
	return 0;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