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分离开发

为什么选择前后端分离

  • 在以前传统的网站开发中,前端一般扮演的只是切图的工作,只是简单地将UI设计师提供的原型图实现成静态的HTML页面,而具体的页面交互逻辑,比如与后台的数据交互工作等,可能都是由后台的开发人员来实现的,或者是前端是紧紧的耦合后台。比如,以前淘宝的Web基本上都是基于MVC框架webx,架构决定了前端只能依赖后端。所以他们的开发模式依然是,前端写好静态demo,后端翻译成VM模版,这种模式的问题就不说了,被吐槽了很久。
  • 而且更有可能后台人员直接兼顾前端的工作,一边实现API接口,一边开发页面,两者互相切换着做,而且根据不同的url动态拼接页面,这也导致后台的开发压力大大增加。前后端工作分配不均。不仅仅开发效率慢,而且代码难以维护。而前后端分离的话,则可以很好的解决前后端分工不均的问题,将更多的交互逻辑分配给前端来处理,而后端则可以专注于其本职工作,比如提供API接口,进行权限控制以及进行运算工作。而前端开发人员则可以利用nodejs来搭建自己的本地服务器,直接在本地开发,然后通过一些插件来将api请求转发到后台,这样就可以完全模拟线上的场景,并且与后台解耦。前端可以独立完成与用户交互的整一个过程,两者都可以同时开工,不互相依赖,开发效率更快,而且分工比较均衡。

如何做到前后端分离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后端仅返回前端所需的数据,不再渲染HTML页面,不再控制前端的效果。至于前端用户看到什么效果,从后端请求的数据如何加载到前端中,都由前端自己决定,网页有网页的处理方式,App有App的处理方式,但无论哪种前端,所需的数据基本相同,后端仅需开发一套逻辑对外提供数据即可。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 ,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相对较低。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我们通常将后端开发的每个视图都称为一个接口,或者API,前端通过访问接口来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