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OSPF等路由協議嚴格意義上講屬哪一層?

3c16ad20149def90b5500c7fcb200619.png


1.RIP基於UDP,BGP基於TCP,OSPF和EIGRP基於IP。這些在TCP/IP協議棧中定義的路由協議用於發現和維護前往目的地的最短路徑。你可以認爲它們不屬於網絡層協議(注意,是用,based on,而不是實現了,BGP用TCP,所以BGP是應用層的,TCP用IP,所以TCP是傳輸層的,OSPF用IP,所以OSPF更應該是歸類到傳輸層裏比較合理。與書《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方法與Internet特色》意思基本一致),但它們計算出來的路徑最終爲網絡層提供服務。(在TCP/IP協議棧中,Routed Protocol(eg. IP)工作在網絡層,而Routing Protocol(eg.BGP)工作在傳輸層或應用層,他們之間的關係爲:Routing Protocol負責學習最佳路徑,而Routed Protocol根據最佳路徑將來自上層的信息封裝在IP包裏傳輸。)

當然,你也要理解,TCP/IP的定義本來就比較模糊。另外一種爲OSI提供服務的路由協議就不一樣了,IS-IS。它直接封裝在數據幀中,自然是一種網絡層協議了。這也可以看出OSI的定義比TCP/IP嚴謹許多。


2.一個協議的實現需要依賴協議所在層次的下一層功能。簡單的說,如果TCP需要依賴網際層協議IP,那麼它就是傳輸層的協議。同理,如果RIP需要依賴傳輸層的UDP,那至少它應該是被定義在UDP之上的協議,但我認爲它並不能算是應用層協議。舉個例子,ICMP是網絡層協議,但它需要依賴IP承載,那麼ICMP是傳輸層協議嗎?不夠嚴謹的TCP/IP啊。


3.嚴格意義上說,根本就沒有明確定義過這些協議的位置。學習這些協議關鍵是掌握它們在網絡中的功能和如何應用它們。至於它們到底是哪一層的協議,你覺得重要嗎?


4.如果一定在劃分的話.單純地從層次上講的話,RIP,BGP應該在應用層,OSPF,EIGRP在傳輸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