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網易的轉型之路1:選擇測試之路-路上的迷茫

Infoq發佈了文章,這裏我還是吐槽原文,未修改的,讓大家品味下:

1、選擇測試之路-路上的迷茫

2010年12月31日,在網易從事了多年開發之後,依依不捨地離開,面臨的是一個完全從零開始的全新職位:SQA,也就是tester。

當 時對爲什麼選擇做軟件質量保證,而不是繼續在研發上進取,持有保留態度,正如:三國演義中,封五虎將,關羽是對黃忠被列爲五虎將不滿意,當然這個例子不一 定恰當,但是,心略存此意,憑什麼要我轉,不是別人?這個時候,雷叔(多年的夥伴,領隊),就把我的優點暴露出來了:認真、心細、負責;好吧,基於以上幾 點,只有我行,只能給力了。

打心底,對質量管理、SQA等概念,我並沒有多想,因爲根本想不了,腦子裏面沒有太全面的認知,即使雷叔講過一些,我還是覺得那不夠全面,不知道業界是如何做的?所以心裏多多少少有點擔心!

話說回來,幾個人成立一個新團隊,什麼都是從零開始?關鍵還是要有一些流程,這幾年開發中也積累了些經驗,總結了些問題:在12月底,提交了:軟件質量保證第一季度計劃,大概綱要:

1、搭建項目管理平臺

2、搭建持續集成平臺

3、規範開發流程

4、制定軟件質量保證規範流程

5、建立缺陷管理

6、建立風險管理庫、經驗教訓庫(長遠計劃)

注:後來成爲了core

2011年1月25日,苦於沒有規範的流程,做起事來還是不夠順暢,在奮戰多日之後,制定了《產品研發質保流程手冊》,簡單來說,劃分了:需求、開發、發佈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定義驗收的產物。爲什麼要制定這個?必須有章可依,否則步伐不穩健,走的再遠,也會亂。

wps_clip_image-3113

圖:早期的開發、測試流程原型圖,現在已經改變了。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個人方向感偏差,雷叔指出(感覺有人知道自己工作的重點,偏離方向的時候拉一把,是好事),我反思總結:

首先:個人這陣子存在一定問題,心態方面,在一個新的道路上,沒有學會爬,就想跑,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做法,應該學習《熱血教練》裏面的卡特教練的方式,先把基本功練紮實了,纔能有勝算。不然,就得做很多次“俯臥撐”和“自殺”。

其次:個人價值應該迎合集體價值,不應該存在分歧,更不應該誇大個人形象。如果想做的更高、更有成就,就得付出的更多,這個我非常認同。

再次:我相信,圓圈,已經畫好了,只要認真實施決策,圈將會被填充成餅圖,即使填充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是可以溝通解決的。而這個填充的力度,在於每個人的付出程度。

爲什麼這個時期容易發生偏差?因爲,剛開始做測試有點浮躁、摸不清思路,看不見遠景,並且很着急找到成就感!

既然選擇了測試,就必須突破它!!!

終 於到了春節,可以緩一口氣了,感覺自己還沒有ready,需要充電,趕緊追上去,爲了摸清楚業界是如何去做,2011年春節,我放棄了一切活動,呆在家 裏,認真研讀之前買的幾本書:質量管理、缺陷預防、軟件測試、持續集成等等之類,並且通過互聯網瞭解一些公司是如何開展測試和質量管理的。可能有很多人不 理解,難得放假,何不好好玩玩,放鬆呢?

有些時候,犧牲了,反而收穫更大,懂得人,自然明白。確實犧牲了一個長假期,是多麼可貴!

或 許大家會覺得到這個時候都很順利,其實不是,春節期間,再一次迷茫了,憑什麼放棄了開發的樂趣,測試的樂趣究竟在哪裏?如果我繼續研發,會越來越接近塔 尖,而現在,完全從零開始折騰了。(後來證明,如果你堅持了一件事情,你不能證明它是對的,那你就是錯的),後來跟雷叔在電話上發生討論一番,最終把目標 定了下來,也許是這個時候,更加堅定了決心。

這件事,讓我想起:

人的一生有許多難以取捨,
    困惑不已的瑣事所糾纏着,
    這時所需的就是斷然的捨棄與明智的抉擇,
    唯一會限制我們的,
    是我們自己的決心。

同時,在調研期間,意識到持續集成很重要,按照當前的需求,關注幾點:持續測試、持續審查、持續反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