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一個流行的謊言

主力--一個流行的謊言
     (別總拿主力說事或者告訴誰你就是主力


     1997年11月我開始研究股票市場,那時候莊股盛行,最開始半年好像把所有的時間都用於找黑馬,這本身看似沒什麼不對。順理成章。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莊家也失敗了,套牢了,我怎麼辦?

   3年多以後,憑藉我研究的全息未來線體系,我一步登天,去了機構,絕對是現在散戶們所說的所謂的主力。主力真的那麼呼風喚雨嗎?2003年德隆系的崩潰,宣告了莊股時代的結束。所謂莊股,是靠犧牲流動性攫取超額壟斷利潤的。每個國家證券市場發展初期一般都經歷過這個時期。2003年以前,包括券商自營。理財也基本上靠坐莊模式盈利,好聽的話叫做項目。由於長期的市場低迷,流動性遭到挑戰。

    機構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盈利模式,由於風險控制對流動性的需要,開始組合投資。
    2003年以後,基金快速發展壯大,發動了以鋼鐵,石化,汽車,金融,電力爲代表的5朵金花行情,價值投資興起。

待續。。。。。。

    價值投資在資金使用方面不再是靠高度控盤操縱股價來盈利,而是靠衆人拾柴火焰高,靠投資者的廣泛認同,讓後來者買單來盈利的。(或者極少數人長期持有,享受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回報)

   這幾年對監管越來越嚴格,被過去機構普遍使用的拖拉機賬戶(衆多散戶不交易的虛設賬戶)已經被清理殆盡,這從制度上也基本上限制死了以對敲(自買自賣)拉昇股價股價,吸引跟風的這種莊股出貨的主要手法。不是說目前在二級市場,沒有控盤的股票,只是現在已經很少了。

   如果你聽某某說,那隻股票是他拉停的,你可以信,但已不是原來莊股時代那樣高度控盤任意控制股價的時代了,只能認爲他在借勢、造勢而無法任意控制這隻股票的走勢了。所以自稱是某某股票主力的人,你最多隻能相信他是其中的參與者之一,否則他就是在公然承認自己在違法,大家去查查相關的法律條文就清楚了。

   可以這樣說,目前的基金,券商。私募,大戶。都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主力,只能說特定時期的主流,用主流這個詞是恰當的,因爲有順應的含義。5月末,一個朋友跟我說,他認識一個掌控幾百億資金的一個投資總監要發動某某板塊的行情,我說你跟他說,就說我說的,他在找死。因爲大盤要暴跌。今年可不是去年,再玩那一套,等着下崗吧。後來我查了那個基金的席位,別說拉一個板塊,就是大舉進場的一隻股票,也被另一個重倉持有該股的另一家基金砸的再創了新低。
    全流通以後,市場又出現了一個不可忽視的新主力,那就是產業資本在市場上絕對的主力地位,這代替了基金以前的話語權。這羊羣裏來了一匹狼的情況以前還沒有過,我想只有時間以及高度的政治智慧才能使各方利益達到均衡,開始新的牛市征程。當年 7國央行曾干預過匯市,無功而返。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多次救市,現在市場創了新低,中國2245之後4年多熊市,政府不知道出臺了多少救市政策,照樣跌跌不休。坦率地說,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我都承認有能力救市,不是不能救的問題,而是爲什麼要救市的問題。

    逐利是資本市場所有參與體的本性,價值投資也好,投機也罷,從這個意義上說政策的出臺是各方利益均衡的結果。站在利益博弈的高度看待這個問題,你就不會總寄希望於政策是否救市,政策市這個假設,對一般投資人我認爲沒有一點好處,因爲你無從知道什麼時候達到了利益均衡而引發政策出臺。何況政策出臺也未必真能救得了呢,真要到了非救不可得時候,情況可想而知。

   總而言之,政府這個能被冠以主力之名的你一輩子能遇上幾次就當是幸運,大多時候可能你根本就不知道。所以別太對這個主力抱太多幻想。

   主力那麼呼風喚雨,就不會有那麼多機構在一次次金融風暴中破產。資本市場2.8定律更是顯然,只有少數人賺錢,每年這個能賺錢的2--少數人也在不停地更換。合計下來不比實業投資成功率更高,只是門檻低,大家覺得容易。牛市賺,熊市還。曾在牛市中跟我說過賺錢是硬道理的人,現在都有想跳樓的了。原因是他知道內幕的一個股票重倉借貸持有,停牌三個月,一開盤連續跌停,直接爆倉,還不如散戶呢。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跟經常來論壇人說明一個道理,別輕信誰說他是主力,就算他是在某某機構的,也未必說了算,就算他說了算,也不能對抗由多種因素形成的系統性風險。主力這個詞在我看來,是個流行的謊言,就算他存在,也太不可信!

真正的主力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場本身,始終對它充滿無比的敬畏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