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網中信息共享機制的重要性

電子政務信息共享是指通過跨部門、跨地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對政府信息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以實現公共服務和管理的政策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電子政務作爲政府工作的重要載體,發揮着關鍵作用。

我國電子政務信息共享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電子政務信息共享已具備一定的基礎並進行了一些探索。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中央和省級部門主要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已經達到70%,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在地市級的覆蓋率達91.3%,金關、金審、金稅等重要業務系統已經發揮出重要作用。政府網站覆蓋率大幅提高。我國“.gov”域名下的政府網站已經超過5萬個,政府網站2009年底就實現了在部委和省級100%、地市級95%、縣區級85%的覆蓋率。各部門、各地區在電子政務信息共享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北京市圍繞應急指揮、行政執法等主題開展地理空間、法人、人口等基礎信息共享,有效支撐了民生保障和城市管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在電子政務跨區域信息共享合作機制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實踐。

 但是,信息共享工作滯後仍是深入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工作的瓶頸。

一是,信息孤島現象依然突出。由於在電子政務建設初期主要關注各部門業務的電子化和垂直管理的便利化,使得跨部門的橫向信息共享存在困難,數據顯示部委專網實現橫向交互的比例不到0.1%

二是基礎資源信息庫未得到充分共享利用。人口信息庫等基礎信息庫的使用多侷限於主管部門或牽頭部門,其他相關部門在共享和利用這些信息時面臨制度障礙。造成資源信息的浪費,合理的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是信息共享缺失嚴重阻礙政府公共政策目標的有效實施。經濟運行、食品藥品監管、能源安全保障、國土管理、住房管理、信用監管等涉及國計民生的綜合性業務成爲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工作的重點,這些業務難以依靠單個部門來實現,而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信息聯動與共享不足成爲阻礙上述公共政策目標實現的重要障礙。從而使得上下政策不統一,嚴重出現偏差現象。

 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這個老大難問題,已經嚴重製約了電子政務效益的充分發揮,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信息聯動的深層次需求,難以適應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協同政務的現實要求。

該如何解決這個共享機制的問題呢?

政府的網站都是非常注重安全和嚴謹性的,所以在“十二五”計劃出臺後,我們也研究了很多市場上的平臺,更符合現在政府電子政務中心運用以及擴展性的平臺有西部動力We7網站羣平臺,從上到下把各個單位的網站統一管理起來,然後在統一平臺的基礎上實現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機制非常靈活實現多對多的形式。比如說,市政府主站上的政策法規欄目需要與轄區下的各個區縣網站上的政策法規欄目對接,We7站羣系統是先把這2個站點間的共享機制設置建立起來,然後把欄目間的共享機制建立好就可以共享信息了,簡單的兩步解決了目前信息孤島、資源不能共享的問題,目前北京西城區政府、北京延慶縣政府、通遼市政府、烏海市政府、河南建設廳、國家住建部等等很多區縣政府都是他們的客戶,We7政府網站羣系統還是很值得信賴的。

各地電子政府實現了信息共享的機制就等於是做好了爲廣大人民服務的平臺,更快捷的在網上處理事情了,真正的把政民互動納入了電子政務發展的範疇之內。當然前提是我們要有一個統一的網站羣平臺來支撐我們的電子政務發展的平臺包括以後的擴展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