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經濟學”持續演進

“軟件經濟學”持續演進

【CNW.com.cn 專稿】自2009年首次提出“軟件經濟學”理論之後,藍色巨人IBM一直努力將這一理論向更深入、與企業業務戰略結合更緊密的方向推進。“軟件計量經濟學”的誕生便是其努力的最新成果。

作爲一種區別於傳統“軟件工程學”的新理論,“軟件經濟學”在推出伊始即因其強調組織從經濟角度衡量軟件開發的投出產出比而受到廣泛關注。具體來說,“軟件經濟學”關注組織在軟件投資和業務戰略兩個方面的有效結合,致力於通過具體的方法指導軟件開發過程中各項工作與資源的配比,從而獲得最高的ROI(投資回報率)。

伴隨這一創新理論的誕生,IBM Rational軟件開發解決方案也在產品開發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策略調整。從2009年至今,Rational相繼推出了Rational Insight、MCIF(Measured Capability improvement Framework)、IPM(Integrated Product Management)等產品,以及面向雲計算的軟件交付服務。讓人欣喜的是,在“軟件經濟學”理論之上不斷進化的Rational開發平臺已經爲機構在實際的產品開發層面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以及可觀的收益。以汽車行業爲例,通用汽車基於Rational平臺實現了高效率的軟硬件開發,產品從設計到上市僅用了29個月。而在過去,同樣的新車項目需要花費5~10年的時間。

衍生新理論

隨着“軟件經濟學”在實踐層面被用戶所接受,IBM由將這一理論進一步延展,提出了“軟件計量經濟學”理論。這一衍生理論致力於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度量標準,幫助企業在軟件項目開發中系統化地管理成本、改善流程,從而保證得到預期的結果並規避失敗,最終實現可持續度量的創新。在8月26日舉行的IBM Rational軟件創新論壇(Innovate 2011 China)上,IBM軟件集團首席軟件經濟學家Walker Royce重點強調了“可度量的軟件改進能力”爲軟件開發組織所帶來的價值。

作爲一位在軟件開發領域深耕30餘載的技術專家,Royce分別在1998年和2009年撰寫了《軟件項目管理:統一框架》、《軟件開發經濟學》兩本在業界頗具影響力的著作。1994年到2009年,Royce是負責Rational全球服務部門的副總裁兼總經理。他領導一支由500名技術專家組成的團隊,利用迭代生命週期、行業最佳實踐以及架構優先等軟件管理方法爲可以提供軟件諮詢服務。

 

IBM軟件集團首席軟件經濟學家  Walker Royce

“軟件交付的轉型正在發生,而推動這一進程的關鍵力量就是對軟件價值的量化。”Royce說。他表示,軟件開發在過去的20年間從本質上說沒有革命性變化,其演進的內容主要體現在,開發的協作、溝通和推廣能力的提升,具體的工具、方法和支持能力的升級,還有就是通過可度量的方式評估軟件的價值,並進行開發改進。談到基於雲的軟件開發時,Royce認爲,把軟件開發和測試能力置於雲端,正在成爲一種趨勢。

在回答現階段軟件開發方法還需要進行哪些重大改進的問題時,Royce認爲,把集成測試放到單元測試之前,或者兩者並行,應該是一種革命性的想法,這樣也有望營造最敏捷的軟件開發方式。不過目前,大多數的軟件開發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從“軟件計量經濟學”衍生理論出發,Rational從自身做起,在軟件交付進行了新的嘗試。日前,Rational特別推出了一種名爲“代幣”的全新許可模式。代幣許可模式中的一個令牌包含一定的價值,可以反覆用於兌換預先確定的功能池中的一組軟件許可證。基於該模式,用戶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換成不同的產品或用戶,無需購買永久軟件許可。Royce表示,與傳統許可證模式相比,代幣許可更經濟、更靈活,適合中小企業用戶選用。

軟件無處不在

作爲一年一度的軟件開發盛會,“Rational軟件創新論壇”吸引了衆多的技術專家和開發者。這樣的會場人潮涌動的場景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軟件應用領域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我們正處在一個‘軟件無處不在’的時代。軟件被用戶創建更高能效的世界,駕馭信息爆炸,與數以萬計的設備實現通信。同時,軟件還不斷促進產品差異化,爲全球市場提供服務。”IBM軟件集團Rational總經理Kristof Kloeckner在大會主題演講中講道。

 

IBM軟件集團Rational總經理 Kristof Kloeckner

Kloeckner指出,今天全球經濟體的創新越來越依賴於軟件的創新,無論是在系統工程領域,還是在其他科學研究領域,全球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軟件的開發、變更和監控爲基礎的。“因此,在支持業務創新方面,Rational正在不斷努力,將全球先進的商業管理理念和技術研發能力融入Rational軟件開發平臺,同時不斷增加針對不同行業領域的服務和支持能力。”他說。

以嵌入式軟件爲例,包括國內汽車廠商在內的多家汽車廠商利用Rational汽車系統軟件開發平臺開發嵌入式應用,藉助技術管理客戶和市場需求,進行建模編程,完成自動化的功能測試,並且有效實現開發過程中投資回報的最大化。“現在一輛普通汽車都有數百萬行代碼,比過去一架航天飛機擁有的代碼還要多。而一輛功能先進的醫療急救車甚至需要超過5000萬行的軟件代碼,且在交付使用的15年內還有約10000個軟件構件需要更新、測試、部署和維護。因此,軟件開發的質量、敏捷性、協作性以及重用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Kloeckner說。

談到Rational在中國市場的開拓,Kloeckner強調,“軟件園”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軟件企業集羣式發展的新模式。在未來,Rational將持續加強與中國各地軟件園的合作力度,爲軟件園區內企業提供靈活、高效的軟件開發平臺。2011年6月,IBM面向中國高新技術園區及軟件園的“慧谷羣英計劃”已經推出,目前南京高淳軟件園已經率先加入其中。

獲取最優IT績效

爲了滿足企業在軟件開發方面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Rational也在不斷與其他領域融合,推出整合性的解決方案。在本次會議上,Rational重點介紹了基於其開發平臺的IBM企業現代化解決方案。據悉,這一綜合解決方案有IBM全球服務諮詢專家提供支持,涉及從發現、分析、建模、設計到System z、System i以及分佈式平臺的組合、測試、部署和管理等整個應用程序現代化過程中的方方面面,能夠爲企業提供從實施、諮詢到技術支持的全面服務。

“IBM企業現代化解決方案爲企業在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從IT投資中獲取最大的價值和績效提供了路線圖。”Kloeckner說。他指出,該方案能夠以經濟的方法把核心IT系統演化爲現代架構和技術,從而降低IT系統維護的負擔,節省更多資源,從而讓企業的IT團隊集中力量開發新的業務需求和功能。另外,該方案中還包含了Rational應用程序遷移解決方案。藉助這一遷移解決方案,企業可以將舊有代碼和數據自動地轉換成現代化的語言、開發工具集和數據庫。此舉方便了企業對舊有應用的改造,並且降低了與老化的技術、架構和開發環境相關的運營成本、風險和不靈活性。

另外,在基於網絡的開發協作方面,Rational在2011年新推出了JazzHub社區。據介紹,JazzHub社區面向高校教育用戶羣體,爲軟件與系統工程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相關的工具,並以社區協作的方式,將軟件開發和部署轉變成一種社交體驗。該社區由IBM Rational Team Concert提供支持。藉助這一開放環境,學生們能夠直接在Jazz.net網站上免費開發創新型軟件應用程序,同時還可以利用所有的Jazz.net項目儀表盤來評估項目狀況。目前,全球已有數所高校參加了JazzHub的測試項目。

“對軟件而言,更大的價值意味着更高的產品複雜度。Rational將持續發展‘軟件經濟學’理論,同時爲軟件開發者提供更加敏捷、便利的開發工具和平臺,讓軟件真正成爲支撐企業業務發展的強大基石。”Kloeckner說。

 

本文轉載自企業級IT信息服務平臺-網界網-CNW.com.cn
原文地址:http://www.cnw.com.cn/weekly/htm2011/20110922_234481.s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