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ci+luci集羣

一、安裝

上次實驗中做到了主備nginx,需要這兩臺主機進行實驗server6,server7
在server6上安裝luci與ricci
passwd ricci設置ricci的密碼,建議攝製成一樣的密碼,這樣在配置的設置的時候會方便一點
在server7上安裝ricci
開啓兩臺主機的兩個服務,並且一定要將他們都配置成開機自啓
在開啓luci服務時,會有一行網址,值瀏覽器中輸入此網址即可進行訪問redhat的高可用套件,默認端口時8084

二、基本設置

1、先創建一個集羣
2、再在集羣中創建節點
3、我在這個集羣套件中加入一個fence設備,在某一個節點出現故障時,不管此節點是真正的掛掉了,還是暫時性,均給此設備進行斷電設置,以避免出現用戶使用時出現故障情況。
加入fence服務後,查看此服務是否是正常工作的,只需要在一臺虛擬機執行這樣的操作,看被執行的操作是否是出現重啓。fence_node server7
4、將nginx服務加入了,需要nginx的腳本文件。
大概出來就是這樣的情況。
ricci+luci集羣
在luci上的/etc/cluster目錄中,有相關設定的配置文件
ricci+luci集羣
集羣在實驗中必須保持是健康的,所有配置均是在集羣的基礎上進行設置的。
查看集羣是否健康
可以看到,集羣上的兩個節點都是好的,並且現在nginx服務是工作在server6上的。
ricci+luci集羣

三、使用集羣實現共享存儲(使用到了iscsi)

在一臺虛擬機上共享出一塊硬盤或者分區都可以
共享的主機上server2:vim /etc/tgt/targets.conf
ricci+luci集羣
開啓服務:/etc/init.d/tgtd start
兩臺server6與server7進行登陸並使用共享出來的此分區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72.25.99.2 <br/>查看是否此ip有共享的分區<br/>iscsiadm -m node -l<br/>登陸
ricci+luci集羣
在server6與server7就可以進行使用了。
將分區格式話成gfs2模式的:mkfs.gfs2 -j 3 -p lock_dlm -t laozhao_ha:mygrs2 /dev/sda1 laozhao_ha是我集羣的名字,必須與集羣的名稱是一致的。
格式話成gts2格式的話,只需要在集羣的一個節點進行操作。
ricci+luci集羣
將此分區進行掛載後,在集羣的一個進行了一個操作,在集羣的所有節點上均會有此節點所進行的操作。
在進行共享分區時,儘量將分區搞成lvm格式。以便以後在此不夠用時,可以即使進行擴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