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NFS服務器

NFS(network file system)

工作原理:

    1、首先用戶訪問網站程序,由程序在NFS客戶端上發出NFS文件存取功能的詢問請求,這時NFS客戶端(即執行程序的服務器)RPC服務(portmap rpcbind服務)就會通過網絡向NFS服務端的RPC服務(即portmaprpcbind服務)的111端口發出NFS文件存取功能的詢問請求。

    2NFS服務端的RPC服務(即portmaprpcbind服務)找到對應的已註冊的NFSdaemon端口後,通知NFS客戶端的RPC服務(即portmaprpcbind服務)。

    3、此時NFS客戶端就可獲取到正確的端口,然後就直接與NFS daemon聯機存取數據了。

    4NFS客戶端把數據存取成功後,返回給前端程序,告訴用戶存取結果,作爲網站用戶,我們就完成了一次存取操作。

 

注意的幾點:

1、由sun公司發展,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不同的主機,分享文件,類似文件服務器(file server

 

2NFS 是使用(遠程過程調用協議)RPC傳輸協議協助NFS本身的運行

 

3NFS主要管理分享出來的目錄,而本身沒有提供資料傳遞的協議,所以當NFS需要資料傳遞的時候,就會讓RPC協議進行運作。所以也可說NFSRPC的一個program,換句話也可以說是NFS是一個RPC server

 

4、如果要跑NFSSERVER 需要激活RPC服務,而掛在NFS partiionCLIENT的機器,也需要激活RPC服務

 

5NFS需激活RPC的兩個daemons

Rpc.nfsd:管理client端登陸主機的權限

Rpc.mountd:管理NFS的檔案系統

 

 

6、激活nfs需要兩個套件:

Portmap:將自己管理的port mapping告知Client端,讓Client端能夠鏈接Server端傳輸數據。

nfs.util:提供 rpc.nfsd rpc.mountd 這兩個 NFS daemons 與其它相關 documents 與說明文件、執行檔等的套件

 

7、NFSrpc服務,在CentOS5.X下名稱爲portmap,在CentOS6.x下名稱爲rpcbind

 

NFS配置

SERVER端配置


1、安裝nfs的套件和rpc

2、Linux內核版本高於2.2(查看內核方法:cat /proc/version | uname -a

3、修改配置文件exportsvim /etc/exports

配置文件exports的格式

分享的目錄  主機名稱或IP地址,子網(參數1,參數2) 主機名稱或IP地址,子網(參數1,參數2

具體參數:

rw:可讀寫權限RX:可讀執行權限

no_root_squash:登入NFS主機分享目錄時,如果是以root用戶身份登陸的話,則具有root權限

root_squash:登入NFS主機分享的目錄的使用者身份是root用戶的話,則權限將壓縮成爲匿名使用者身份。

all_squash:無論登入主機分享目錄的使用身份爲何,都會被壓縮成爲匿名使用者,nobody

anonuid:匿名使用者的uid

anongid:匿名使用者的gid

sync:資料同步寫入內存和硬盤中

async:資料暫寫入內存,而非直接寫入硬盤中

4、激活服務(service rpcbind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

5、重新掃描exports配置文件(exportfs -rv

6、觀察主機開放的目錄文件showmount -e IP地址)

 

Client端配置

1、打開rpcbind服務(service rpcbind start

2、掃描可以使用的目錄(showmount -e IP地址)

3、掛載目錄(mount -t nfs 192.168.118.128:/home/lsk /home/lsk

 

 

配置時注意事項:

1、如果只設置all_squash時,客戶端上沒有同樣uidgid的用戶,就無法進入nfs服務共享的目錄;反之如果設置指定的uidgid,則客戶端可以以設置好的uidgid身份進入目錄,進行操作。

2、如果服務端關機時沒有將nfs,服務關閉,則會導致關機速度很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