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移動應用自動化測試

 一 、移動自動化測試的現狀與開發商面臨的挑戰

不可否認,軟件測試在整個軟件生命週期都極其重要,是軟件生命週期不可缺的一環,其實並非發生在編碼結束之後,而是更早的介入將會降低軟件開發後期維護,修改的成本,對提高軟件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自喬布斯開啓了智能手機時代,讓手機從簡單的只能打電話,發短信變成了個人的信息處理中心,兼顧了通信,娛樂,資訊查閱,甚至辦公信息處理的功能,智能手機改變了個人通信時代,並且衍生出新的產業與生態,各種開發商在生態鏈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對於一個方興未艾並欣欣向榮的產業,似乎大家都奔着佔有市場的方向去的,希望儘快開發出產品,快速去市場推廣,然後改進。

新興市場國家中國似乎在這一次浪潮中不甘於成爲跟跑者,希望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開發者與開發商們似乎想的更多的是產品的設計,構思,未來的運營,甚至更多關注的是商業模式。筆者在此又要提到的是“中國製造”的詬病;質量問題,要想從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首先創新當然不可少,其實中國不乏有創新的產品,這是首次,但是最重要的基礎是產品的質量。德國的產品大家都用過,其實最重要的是德國工程師的嚴謹鑄就了高質量的產品,當然首先是核心技術,筆者認爲一個產品的質量關係到消費者的口碑。

現狀是移動互聯網大潮下開發商更多的關注在產品的產出率,如何更快的發佈移動應用,將產品推向市場,更多的產品研發團隊關注的是技術實現與產品的創意,甚至產品創始人不確認這個產品是否還有明天,卯足了勁拼的是開發速度,儘快佔有市場。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商面臨的問題是:人力資源不足,團隊規模小,現有的團隊資源都集中在產品設計與代碼開發上了,留給質量控制的人力資源寥寥無幾,甚至沒有,最大的問題是團隊面臨Android的碎片化問題:市面Android 設備多,屏幕尺寸,分辨率大小不一,據粗略統計光是市面常用的幾大手機商的手機型號就是有300種,移動應用開發團隊大多是敏捷是開發,如何在短的迭代週期內做到在這麼多種手機上測試?就算是能測試,還有Android 1.5到 Android 4.2.2版本的問題,再加上有的手機語言不同, 電信運營商的不同帶來的不同Android版本(如果是產品要做海外市場), 確實是對移動產品開發團隊的最大挑戰,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在Apple App store上的應用收費的多於在Android Market上的, 開發iOS上的App收益好過在Android平臺上的。因爲開發商不能確保App在所有的Android 手機上都是沒有問題的。

二, 移動測試解決問題的思路

在軟件開發過程中能解決以上問題的途徑是要找到各種手段的綜合整體解決方案,其中針對敏捷開發模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採用自動化測試。最有效的迴歸測試,將大量重複性的,繁瑣的勞動交給機器去完成,有限的自動化測試資源放在產品的易用性,用戶體驗方面的測試,包含模擬的性能測試都可以由機器去完成,最重要的是可以模擬人工在所有的手機上去測試,並且是同時,這將是徹底解決Android碎片化問題,開發團隊人力資源短缺的手段,在Google沒有解決碎片化問題之前,相對開發商來說花費的成本是一套自動化測試軟件,加上自動化測試工程師的成本(想想一個自動化測試工程師可以以一當十,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至少測試工程師們不再做面對一堆手機進行全覆蓋測試這樣的僵夢),甚至自動化測試工程師可以將測試時間定在下班以後讓PC自動運行測試腳本在各種手機上。那開發團隊需要配備什麼人呢:自動化測試工程師+自動化測試軟件+用戶體驗工程師(兼手工測試),搞定那一大堆的各種型號上的測試不成問題。

三,移動應用自動化測試的實施

1. 前提條件:自動化測試軟件,自動化測試工程師已經參加過培訓,購買或者租賃了需要測試的設備

2  測試準備:確定自動化測試的範圍(無法自動化測試用例交由用戶體驗工程師完成)

3. 制定自動化測試計劃:包括測試前提,測試實施的範圍,人力資源,風險,風險控制措施,用到的測試技術,策略

4.設計自動化測試用例

5. 編寫,調試自動化測試腳本

6. 自動化測試腳本執行

7  測試報告與結果的評估

四,總結:

無論是手工測試還是自動化測試, 目的都是控制產品質量,找到移動應用的測試與PC端應用的測試不同纔是關鍵,不同的開發模式也註定了移動應用的測試需要具備自動化測試的基因,當產品的質量成爲開發者重要關注的時刻,一個成熟的開發商已經完成了團隊專業人員素質的提升與團隊自身的強大的華麗轉身,在一個大魚吃小魚,快速成長,爆發的市場環境下已然在向同行展示着自己的強大與快速反應,快速反應本身就將註定企業是市場的強者。

 

下一篇將介紹自動化測試軟件的選擇與評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