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門外漢”網路知識筆記二 交換技術vlan

    本來不想說很多理論的東西的,但是筆記一的OSI是學習網絡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就羅嗦了一篇,下邊咱們講一些實用的東西。

    交換技術:筆記一說到交換機是屬於OSI模型的第二層 數據鏈路層,它主要是作用是使同一網段的設備之間的通信。

    交換機的一些常用功能

    vlan技術:可以將同一交換機接口上的設備邏輯的分離開來

    VTP技術:通過配置vtp服務端和客戶端,使多臺交換機能夠同步服務端交換機的vlan配置(交換機之間必須是trunk鏈路)

    以太網通道技術(etherchannel):交換機之間的一種連接方式,可以將多條(小於等於8)物理鏈路邏輯的捆綁在一起,增加帶寬的同時增加了網絡的穩定性。(簡稱trunk鏈路)

    等等~~嘿嘿 自己先自學了這麼多,關於三層交換的技術以後再放。    

    vlan(虛擬局域網)的介紹和配置

一、分割廣播域:

   1. 物理分割: (缺點:將來也無法通信)

   2. 邏輯分割:使用VLAN技術。

 

二、VLAN的優點

   1.控制廣播量!!!(主要優點)

   2.增強網絡的安全性

   3.簡化網絡管理

 

三、VLAN的種類:

   1.靜態VLAN

     基於端口劃分的靜態VLAN

VLAN號範圍:

VLAN ID範圍

範圍

用途

04095

保留

僅限系統使用

用戶不能查看和使用這些VLAN

1

正常

Cisco默認VLAN

用戶能夠使用該VLAN,但不能刪除它

2-1001

正常

用於以太網的VLAN

用戶可以創建、使用和刪除這些VLAN

1002-1005

正常

用於FDDI和令牌環的Cisco默認VLAN

用戶不能刪除這些VLAN

1006-1024

保留

僅限系統使用

用戶不能查看和使用這些VLAN

1025-4094

擴展

僅用於以太網VLAN

 

靜態VLAN的配置:

1.     創建VLAN

2.     將端口加入到VLAN

3.     驗證(show  vlan  bri/ show vlan-switch  bri)

 

1步命令:

兩種方法:方法一:在vlan數據庫模式中配置:

                  Sw1> en

                  Sw1#vlan  database      //進入VLAN數據庫

                  Sw1(vlan)#vlan  2 [name  sc]創建vlan 2組

                  Sw1(vlan)#exit          //退出vlan數據庫模式

 

           方法二:在全局配置下配置:

                    Sw1# conf  t

                    Sw1(config)# vlan  2

                    Sw1(config-vlan)# name  sc

                    Sw1(config-vlan)# exit

                    Sw1(config)# vlan  3-10,15     //創建vlan310,及15

                    Sw1(config-vlan)# exit

       

 

2步命令:將端口加入到VLAN:

      int  f0/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f0/1加入到vlan2

         sw  a  vlan 2      //縮寫

         exit

 

      int  range  f0/1 -  10       //進入一組接口

         sw  a  vlan 2          //f0/1f0/10加入到vlan2

 

 把接口重新放回到VLAN1 中:

 Int  f0/1

No  sw  a vlan  2

 sw  a  vlan  1

 

2. 動態VLAN

     基於MAC地址劃分的VLAN,自己還沒學到,等學完再發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