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放棄自己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我有一個學渣朋友,他有一個很好的天賦,就是聲音。


以前高中的時候就經常會主持一些學校的晚會,或者被市裏省裏邀請去朗誦,參加比賽之類的。


在藝術這方面他很有優勢,而且很有天賦,每次都是老師稍微指點,他就能掌握髮聲技巧,屢屢被誇獎。


而且他藝術方面的優秀,掩蓋了很多其他的不足,例如他文化課特別差,考試成績總是墊底這個事實。


但是他好像不是很愁這方面的問題,高考的時候,在他文化課水平不達標的情況下,就被某高校的播音主持系破例錄取了。


那時候他都是我們羨慕的對象。


我們都以爲特長只要足夠長,就可以去“爭霸天下”了。


最近在一次聚會裏又重新遇上了他,得知他目前已經在讀某高校的博士,讓我們驚歎不已。


而且不是播音系,跨繫了呢,還是文科哲學專業。並且他的英語過了八級,把我們都嚇壞了,簡直就是逆天。


回想當初高三的時候,他可是連一到十的單詞都寫不完的呢。


從一個學渣到一個學霸,中間需要經歷些什麼。


我們都非常好奇的時候,他淡淡地說了一句,其實沒什麼的,就是到了大學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水平實在太差了,身邊的人都太厲害了,自己不進步,就會跟不上。


例如一條英文資訊,人家拿到手就能很流利地念出來,口語還很好,自己卻要不停不停地練習,而且還不敢開口說。


他後面說的話,感覺像是一把刀一樣,插在我們的心口。


以前覺得自己特別牛,就算成績不好,還是可以上比別人好的大學,但是真的接觸了這個層次的人之後才知道,那些不僅聲音條件好的,而且學習成績也好的人,多的去了。


接觸越多人,越覺得自己渺小,要是還覺得自己不可一世,那麼就真的混不下去了。


知識力量不夠的情況下,人真的很難有十足的自信。就會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些。


當你見識了更高層次的人之後,你就會越想去奮鬥,看到了這些厲害的人離自己那麼近的時候,就越想去靠近。


但是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厲害的話,根本就靠近不了。


這樣的推動下,就會讓自己愈加的發奮。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


記得有一位老師曾經跟我說過,身邊太多厲害的人值得學習了,現在都覺得自己活的時間不夠長,太多想要知道了解的東西還沒去學習,一輩子的時間太短了。


層次越高的人,越覺得時間不夠用,越是會覺得人生太短,因爲他們找到了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好奇心催使不停地去探索未知領域,心裏不斷地獲取到滿足感,幸福感也驟然上升。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而那些曾經讀書非常厲害的同學,他們現在又在做什麼。


小鄭是我讀高二的時候班裏的班長,她的數學特別厲害,當時老師都極力推薦要她以後大學去讀理工科,覺得她會在這方面有很好的作爲。


但是沒想到小鄭在大學畢業後馬上就結婚生孩子了,回到了我們當地的小城市生活。


想進入一個穩定的事業單位工作,無奈公務員考了幾年也沒有考上,上一次問的時候,她說她放棄了,不打算再考了,反正都考不上,不想再掙扎了,而且書也看不進去了。


對於她的情況我是非常痛心的,本來大學的時候她已經被保研了,可是自己卻放棄了,我問她就這樣過一輩子了嗎?


她跟我說,其實看着身邊的人,覺得自己受教育水平還是挺高的,應該足夠我這輩子用了,本來我也想要不要再去深造的,但是我老公說,讀書沒用,還不如想想怎麼去賺錢。


放眼身邊,那些對自己的知識水平滿意的人,認爲目前的情況已經足夠自己生活一輩子的,身邊跟着的都是一羣平庸的人,他們就像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裏,自我陶醉,這種井底之蛙的感覺他們特別享受。


其實對於他們本身而言,這樣的生活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因爲他們不知道天外有天的天是什麼顏色,人外有人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但是他們會對生活這方面有更多的怨氣和不滿,那些說一輩子很長的人,其實都是沒有找到真正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們沒有認清自己,他們是沒有體驗過真正的人生。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


而層次越高的人,越會覺得生活有趣,越是會對生活有好奇心。


見識越多,想知道的就越多,自然就會想要自己提升得更多。


層次低的人,反而很容易放棄自己,放棄人生,因爲他們找不到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只是一昧盲目地活着而已。


所以思想底層的人,更容易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意義的陽光總是照不到思想底層的人身上去,是因爲他們就沒有想過要冒出來去見見太陽。


而這樣的惡性循環,讓人失去了對生活奮鬥的意義,他們會覺得,只要我活着,有飯吃有地方住,還能賺一些錢讓自己花,生活就滿足了。


更可悲的是,他們覺得奮鬥,是一件會讓自己很累的事情,並不值得爲之付出時間和精力,反正自己已經活得很好了。


可是這些處在思想底層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這樣的心態,將會禍害下一代。


他們放棄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還是自己後代的人生。


爲什麼那些越好的家庭就越過越好,因爲他們給予後代的不是財富,而是一種追求精神。




陽光普照的人生是怎麼樣的?


他們都是很忙碌的,沒有時間去惆悵,沒有時間迷茫,更沒有盲目一說。


我知道一位作者,她就是爲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一直在奮鬥,從來不說累,她一直都活得很開心。


大學年輕的時候,她看着時尚界的人很光鮮,自己也很羨慕,就逼着自己也要成爲這樣的人。


最後她的確也做到了,走入了時尚圈,還進入了娛樂圈,差點還做了明星。


一輪打拼下來之後,覺得自己的知識水平不是很夠,又回去讀了一個博士。


博士畢業之後,覺得寫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埋頭開始寫作,出了一本超級暢銷書。拿到了一筆超大稿費。


然而這還不是她奮鬥的終點,現在她又一頭鑽到攝影裏去了,拿着相機,周遊列國,拍出了各種讓人覺得驚豔的照片。


她說,這個世界真的有太多有趣的事情了,我要在我有生之年多學一些,多體會一些,這樣纔沒有浪費我的這一生。




她也是一位從農村走出來的姑娘,大學後,接觸了她的一位英語老師,又美又時尚,人還特別好。


告訴她很多關於時尚的事情,香奈兒的品牌故事、OMEGA的故事,老師還給她看了她自己的各種名牌。


這個作者說,當手裏拿着一個十幾萬的包包的時候,就覺得,以前遙不可及的東西現在觸手可及了,原來就是那麼近,那些所謂的有錢人,其實也只是人,他們也是正常生活着的人,當出現了一種覺得自己也可以有機會擁有這一切的感覺的時候,奮鬥的心就來了。


這位老師跟她說了一句話:


不要把這些都想得那麼遙遠,你覺得這些東西離你都很遙遠,那是因爲你還活在你以前的層次範圍裏,而我現在把這一切都告訴你,給你最真實的物品,是把你從你的層次裏拉出來,去真實地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而不是用幻想去想象一個十幾萬的包包是怎麼樣的。


她說,是她的老師讓她看到了這個社會的層次,讓她衝出了原有的固有思想。


越是體驗過美好的人,就越是想要留住美好,然後自己就會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更好,能沐浴到更多的陽光。


而那些層次越低的人,越是會覺得生活是一潭死水,激不起一點的波盪,因爲他們看不到陽光,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就更容易放棄自己,失去了奮鬥的動力。


社會從來都不是平等的,它對勤奮向上的人都特別照顧,而那些越是生活艱難的人,就越不會去想怎麼提高自己,他們會用一種“就這樣、就可以了”的思想麻醉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所以當你想要衝出自己的層次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聲音:


折騰那麼多幹嘛?累死自己。


學那麼多又有什麼用,可以賺錢嗎?


給你擁有全世界又怎麼樣,最後還不是要死。


那些花幾十萬去買一個包包的人,真是有病吧,還不如拿這些錢去......


他們不是給你人生建議,他們是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人生了,還來建議你也一起放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